逻辑关键词有哪些(关于洞察的那些关键词)

#寻找头条生活家#

前文说到了认知洞察与情绪洞察的区别和注意事项。本文来聊聊认知洞察的关键词。

我觉得单是陈述这些关键词,写出我对它们的理解,就是非常好的学习途径,有输入有输出,而且还能联系到我以往的生活中。

逻辑关键词有哪些(关于洞察的那些关键词)(1)

第一,非理性思维

是指个人对其生活事件或个人成长的偏见。比如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所以在贾府过得不开心,是因为她坚信舅舅家里的人,大都讨厌她,话中总有话。

孩子要学习好,才能有好未来,缓解我的焦虑。别人应该对我友好。有的人坚信,只有他做一件事情,是对孩子有帮助的。

一个人的想象,创造了他的现实。在他的想象里,他们会不喜欢我,那现实就是不喜欢的。他的想象力,他只能这么做,没有其他的方法。

比如生病,心理学认为人是因病获益的。症状是有着意义和象征的。疾病的英文叫disease,意思是不自在。

疾病就是身体的一部分自我,在说不,如果你没有倾听、感知到这个信息,它下次就会用更具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逻辑关键词有哪些(关于洞察的那些关键词)(2)

第二,认知误区

指个人对其生活事件的扭曲见解和认知模式。比如尤二姐之所以要做贾琏的秘密夫人,并后来听信王熙凤搬进贾府,是因为她有一个误解,就是一旦为贾琏生了儿子,她的地位就保住了。

在学认知行为疗法时,老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标准,就是是不是有效?符合事实?是不是有用?有助于达成目标?

比如尤二姐的例子,生了儿子地位就保住了。那之前生儿子的人,地位保住了吗?需不需要做一个统计,评估一下概率?

这个观点是不是有用呢?能不能让她在贾府更好的活下去呢?如果生儿子地位就能稳,那应该就没有那么多冤死鬼了,没有那么多离婚案了。

第三,认知风格

是指个人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思考模式。如史湘云在贾府,尽量从乐观视野来看待周围的人物和事件,这与林黛玉的悲观事业形成鲜明对比。

逻辑关键词有哪些(关于洞察的那些关键词)(3)

对周围发生事件的解释风格。他跟人格一样有很多种,这行有个大师,把它归类为16种,就是乐群性、稳定性、怀疑性、幻想性等等。

一个人对事情不同的解释风格,会有不同的倾向性。可以对应的扩大自己对一件事情的解释能力,想要这样的风格,就在生活中,对事件选择这个倾向的解释。

对于人格,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说:使蜡烛融化的那把火,会使鸡蛋变硬。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的世界又扩大了,我是有选择的,是有自由的。

我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我可以训练和塑造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真好。

第四,认知归因

是指个人理解和分析其生活事件因果关系的观点和想法。如王夫人把宝玉学坏归结为晴雯的诱惑,所以强行将晴雯驱赶出大观园。

逻辑关键词有哪些(关于洞察的那些关键词)(4)

心理学认为归因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外归因,一种是内归因。前者表达的意思是,这件事儿不好,都是这个世界的原因,都是他人的原因。

这种归因的好处,是不会自我谴责,不会抑郁;坏处是没有什么悟性,不太容易成长。因为他始终觉得,都是别人不好,都是世界不好,我是对的。

后者表达的意思,是这件事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好。好处是爱反思,成长速度很快。坏处就是容易纠结和愧疚,自我攻击,有可能抑郁。

成长让我遇见了复杂,单一个方向一直走,可能会遇见不那么美好的事情。复杂就是兼容,是对一件事情思考的深刻。

逻辑关键词有哪些(关于洞察的那些关键词)(5)

真理的反面是另一个真理。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变化的,也都是不变的。而人要在这种完全相反的世界里,生活很久。

突然想到了那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里直通天堂,这里只坠地狱。

今天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欣赏,明天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