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物女解锁(当干物女也是有门槛的)

最近,有不少网民转发或自诩为“干物女”,这干物女又是日本动漫里流出来的文化符号,它的意思是指那些怎么舒服怎么来,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儿坚决不干的女孩儿们。

郎郎先生说,当“干物女”没什么不好的,但你得先了解在人家日本这个词儿或称谓的真正内涵,要是只学其表,不谙其理的话,就很容易让自己变成网络附属物了。

我最近听身边小朋友们的嘴边儿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儿,叫干物女,而且在微博里也曾看见过这个词儿。

于是,就问了问年轻朋友,这干物女是什么女。现在弄明白了,这干物女是从日本动漫里流出来的叫法,意思跟宅男差不多,只不过人家是小姑娘,怎么舒服怎么来,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儿坚决不干。

干物女解锁(当干物女也是有门槛的)(1)

▲干物女的生活状态

日本文化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一提到日本吧,我就想说点儿什么。因为之于我,虽然日本赶不上北京、香港和美国,但也算很有渊源的地方,我姐姐和弟弟现在都定居在日本,我差不多隔一两年就会去一趟。

说到影响中国年轻人颇深的日本文化,其实很多都是高僧东渡从中国带过去的,所以现如今日本文化的不少切面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再发展,或者说是一种现代化。

那原本同生一脉的两国文化,为何现在看起来差异如此巨大呢?这是因为中国这40年来一直求发展、求富强,往好处看就是态度上非常积极,可积极里边一定就会有浮躁,社会一旦浮躁起来,人就会脾气大,脾气大了就什么冲动的事儿都会干出来,比如近期轰动全国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不就是因为乘客和司机的脾气都不小嘛。

反过来咱们看日本,你很难在日本找到这种场面和气氛,日本人甚至都不会在公共交通上大声说话,所以在日本就很容易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日本简单化的含义是,追问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原本在日本文化里还有在乎对方的意象诉求,可现在人家把在乎对方都简化成了在乎自己,把在乎对方的事情也简化得越少越好了。

由此看,在日本无论宅男,还是干物女,他们的特点都是简约,这种简约不只是物质上的,连心理上都简约,他们只关心什么事情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什么事情对我是真正有影响的,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他们才会去做。

这种文化和社会心理上的不同,也体现在中日两国的料理风格上。日本料理可以说是千篇一律,很简单,量也很少,不过很精致,吃的人自己吃舒服了就满足了。

而咱们的饭桌呢?一桌上摆了8道菜,其实这里面只有1道菜是我感兴趣的,可这8道菜还是必须得上。这就是典型的区别。

徒有其表的宅只会让自己成为网络寄生虫

两种文化确实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很大不同,但并不意味着谁更高级。中国人好热闹,爱说豪言壮语并没啥错,大家聚在一起为了吹出来的牛干杯,明明知道实现不了,可先热闹完了再说,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日本呢?日本人好返回自我内心,问自己的都是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儿去这种最基本的问题,可问来问去还是无解,所以自杀率就是比中国要高。

再举个例子。像我这种不爱吃、不爱喝、不爱热闹的人,当然会对日本的环境感兴趣。可要是换成我那位美食家朋友,你让他去日本过日子,他还不得感觉自己要被苦死啦!所以说,环境和人的个性及需求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

最后我再说一个观点:其实现在很多中国的年轻人,本质意义上并不是真正的日本文化里流行的干物女或宅男。

他们完全没有自我,在他们身上既看不到古代式的豪迈派性情,又看不到现在的自甘寂寞派追求,他们其实就是典型的网络附属物,或者再说得严重一点儿,他们是虚无网络上的寄生虫。

因此说,在如今这个时代里,不怕你当干物女,当宅男,就怕你只有干物女和宅男之表,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自己想要或想做什么,只是在网络空间里随波逐流。

干物女解锁(当干物女也是有门槛的)(2)

▲日本干物女房间的写真照


郎郎先生在各个平台的账号都是:郎郎尚口欢迎各位前来交流、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