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情境教学策略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情境教学策略深度融合)(1)

开展课题研究,是提高校本教研质量,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根据上级关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的精神和要求,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等文件,结合我学校的实际教研工作,现就组织各教研组参加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课题

主课题:

关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情境教学策略深度融合的研究

子课题:附后。

二、组织领导

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由各教研组负责人组成。

2.、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组织成员申报。

3、为避免立项课题因负责人的变动而影响课题研究,课题组实行双负责人制,即每个课题组在申报时应明确两名课题负责人,其中一名为教研组长,一名为教研组骨干教师。

三、课题申报以及研究要求

1. 把握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立足于学校和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突出对教书育人有效方式和途径的探索与研究。

2、突出全面育人研究。聚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围绕如何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重点问题,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等研究。

3、加强关键环节研究。加强对教学、作业和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立足新时代、贯彻新理念、利用新技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不断优化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加强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与研究,有效发挥评价的诊断、反思、改进和激励功能。

四、实施办法

1、各教研组要高度重视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工作,认真谋划,科学组织,严格要求,做好课题申报工作。

2、各教研组应在主课题研究重点中精心选择具体研究的子课题,在切实做好课题论证和研究设计基础上,认真填写《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和《课题设计论证》。教务处将参与申报的课题材料(包括纸质稿及电子稿)收齐后,集中填写《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校本教研质量,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学校内涵发展。不断深化课题研究成果,并逐步推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与情境教学策略深度融合的研究》子课题

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学科融合

一、学情分析

1、 信息技术支持的情境化测验与练习

2、 如何做好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学情分析模型

二、教学设计

3、 数字教育资源管理、获取与评价

4、 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

5、 微课程制作与预习、复习等家庭学习环境的融合

6、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7、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

8、 校园文化情境课程的创设与研究

三、学法指导

9、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10、 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

11、 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12、 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

13、 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与互相评价

14、 家校交流与合作

15、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学困生和优秀生)学习情境

四、学业评价

16、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17、 评价数据的伴随性采集

18、 数据可视化呈现与解读

19、 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20、 技术支持的课堂即时评价

21、 应用数据分析模型(教学质量的分析模型)

五、学科融合(自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