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鸡架发源地(鸡架的精髓是咂巴)

铁板鸡架发源地(鸡架的精髓是咂巴)(1)

溜达的鸡

#沈阳鸡架#突然有朋友问我,你们东北人真的特别喜欢吃鸡架吗?你们东北是不是很穷呀?我问朋友为什么这么说,朋友说#沈阳新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发布#里的鸡架上了热搜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性的美食小吃是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天然气候,民风民俗等密切相关。“众口难调”呀,美味小吃的形成,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考验,吃货们的严格检验。

说是东北穷而吃鸡架的话,有些牵强,八十年代初,东北一盆君子兰,价格就是几千,上万。喜欢吃鸡架在那之前便已经开始了。就像南方人喜欢吃的臭豆腐,南方朋友说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做着吃,腌二斤豆腐做出来的臭豆腐,可以让一家人吃的畅快淋漓。南方的雨总是给北方人带来诗意,可是,到了南方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南方的潮湿,让身上的汗出不来,身上跟捂了棉被一样,可别有提多难受了。可是,你到街边卖臭豆腐的摊位,让摊主整得辣辣地,吸吸溜溜地慢慢吃完,汗也出透了,就感觉一身的爽快。现在,臭豆腐遍布全国的大街小巷了。

还有,南方的鸭脖子,卖得比鸭子都贵,别说国内的大街小巷,都卖到国外上市了,南方的鸭子确实要比北方的鸭子肥,味道好,是不错的下酒小菜。

铁板鸡架发源地(鸡架的精髓是咂巴)(2)

鸭头鸭脖子

东北人,爱吃些筋头巴脑的食物,这和气候有着极大的关系,零下三十度寒冷的天气,冰天雪地的,这极寒环境里的人,都喜欢喝两口暖暖身子,喝酒,自然就少不了下酒菜,做下酒菜自然就首选那些耐嚼而又入味的食材。耐嚼,不是抠唆,怕人吃。山农家外屋地里的土灶上,炖着的、烀着的,都是满满的一大锅,酸菜白肉啊,酸菜血肠什么的,等着你可劲地造呢。耐嚼是为了延缓喝酒的速度,东北的小烧锅,都叫“烧刀子”,一听名字就知道,酒的度数可高了,酒烈着呢,只有慢慢地喝才不冲,不会呛着,才能不上头,酒就能喝得多,菜也能吃的多,这就是东北人的风俗。

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砸巴着筋头巴脑、一边抖着包袱里的天南地北、奇闻轶事。人们争论着,调侃着。遇到一个杠头杠不过一群人的时候,脸红脖子粗地,冷不丁憋出那么一句,任何人都听不懂得嘎咕话来,众人马上安静下来,稍微地一愣怔,便哄堂大笑起来。然后,人们端起酒杯,抿上那么一口酒,夹一块筋头巴脑放到嘴里,一边咂巴着,一边又开始了下一幕新的演出,东北人的酒桌上,就是一场接一场的“二人转”,那家伙,喝酒都能喝得热火朝天的。窗外的冰雪,依旧静静地站在窗外,偷偷地听着里面热火朝天的人们,起伏不断的欢声笑语里,春风盎然。

铁板鸡架发源地(鸡架的精髓是咂巴)(3)

鸡架

东北的鸡,尤其是山里人放养的鸡,身上几乎没有太多的那层油。鸡架,是筋头巴脑里的上品,有肉,不多,不会咬一口满嘴流油,第一,容易呛酒,第二,不会叭叭几口,就吃饱了。你说,人都吃饱了,还吃啥,喝啥,哪里还会有那一出接一出的“二人转”看呢。鸡架的骨头较软,咬到了,也不怎么伤牙。鸡架的骨头还比较薄,烹饪的时候很容易入味。当你啃鸡架的时候,不小心磕掉一小块骨头,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呢,那一小块骨头,已经被牙齿咬碎,霎那间,骨头里混合着骨髓和肉的汁液的香味,快速地波漾开来,让味蕾带着你的身心,迅速地沉浸在鲜美的漩涡里。

此时,呷一小口酒,让酒香和温暖,带你升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