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众探险秘境(Discovery纳米比亚快到沙子里去撒点野)

一粒黄沙,在都市里不过是最为普通的尘埃到了海边,与细碎贝壳耳鬓厮磨,在浪花的不断洗礼中,变得柔软而温和;到了沙漠,与历尽世事的同伴相逢相依,在疾风的磨砺之下,变得苍凉而有力盛夏正是纳米比亚的最佳旅游时节,一边是海洋,一边是沙漠,等着热爱自然的人们前来,与每一粒沙亲密接触,与每一个精灵不期而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夏日小众探险秘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夏日小众探险秘境(Discovery纳米比亚快到沙子里去撒点野)

夏日小众探险秘境

一粒黄沙,在都市里不过是最为普通的尘埃。到了海边,与细碎贝壳耳鬓厮磨,在浪花的不断洗礼中,变得柔软而温和;到了沙漠,与历尽世事的同伴相逢相依,在疾风的磨砺之下,变得苍凉而有力。盛夏正是纳米比亚的最佳旅游时节,一边是海洋,一边是沙漠,等着热爱自然的人们前来,与每一粒沙亲密接触,与每一个精灵不期而遇。

苏丝斯黎,初见最古老的沙漠

没有哪里的沙漠比纳米布(Namib)更令人称奇了。在当地Nama部族的语言里,Namib的意思是“遥远的干燥平地”。8000万年来,本格拉寒流在非洲西南的大西洋压迫着海面,留住了湿气,任由热风将沿岸雕琢成绵延2000公里的纳米布沙漠。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海相交奇景,造就了世界上最惊艳的旅行目的地——纳米比亚。

纳米布•诺克卢福(Namib Naukulft)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它集中了纳米布沙漠的精髓,旅行者们魂牵梦萦的苏丝斯黎(Sossusvlei)红沙漠也在其中。从首都温得和克出发,两边的风貌渐渐荒芜,低矮的灌木稀稀落落插在灰黄沙地上,偶尔掠过几棵高大的树木,上百只织巢鸟筑起了巨大的群居巢穴。

烈日烤得人昏昏沉沉,索利泰尔(Solitaire)就像沙漠里的神迹,让人瞬间清醒并爱上这个小小的驿站。它是首都与沙漠之间的唯一休息点,饱餐一顿之后,逛逛小工艺品店,与萌萌的多肉植物和废旧汽车合影,或是在树下捡几个耳朵般的果实,找找地松鼠、小蜥蜴和各种鸟儿的踪迹,沙漠又恢复了活力。

只有入住Sossus Dune Lodge的人才能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呆在苏丝斯黎公园之中。这个豪华的帐篷酒店似海市蜃楼,沿着一面小丘而建。在每年降雨量不到100毫米的不毛之地,25间沙漠小屋被长长的栈道连成一片,感觉就像是马尔代夫的水上屋忽然被挪移到了另一个,代替海景的是夕阳下远处一片片深红的沙漠,在露台上看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端起香槟向着远方致敬,轻抿一口,太惬意。

45号沙丘,黎明前的号角

每一个来到沙漠探险的人,都必须向45号沙丘进发!五点离开营地,月亮还高挂着,大巴一路飞奔,每个人都想在太阳升起之前,赶去那座梦寐以求的沙丘,如同虔诚的朝觐者那般迫切。为什么是45?因为这里离公园门口恰好是45公里,而沙丘的弧度也是45度,它不是最高,也不是最大,却是身形最美的一座。深色的沙丘挺立在鱼肚白色之中,伟岸肃穆,游人们沿着狭窄的沙脊向高处攀登,微风吹来,细细的沙掠过脸庞和脚踝,日出之前的寂静里,是一脚高一脚低的喘息。

太阳从左手边远处的沙丘之间跳出来,一片红光由远及近,停下脚步看日出,成群的黑白乌鸦在四处盘旋,在巨大的金色圆球中间留下剪影。沙丘开始慢慢变幻颜色,成了摄人心魄的红,不是明艳的朱红,也不是跳跃的橘红,是厚重的红褐色,然后变亮变浅,成为金红。光影在沙丘上游弋,丝缎般的优美曲线突显出来,红、褐、蓝分割者画面,将苏丝斯黎沙丘群变成了摄影者的天堂。45号沙丘最受关注,但每个人都会在这里找到心仪的那一座,举起镜头之时,也许正有一群长角的剑羚路过,这里并非毫无生机,恰恰相反,一棵树,一株草,一头羚羊,一只蜥蜴,都在展现着沙漠暗涌的顽强生命力。

死亡盆地,有人就不会死亡

继续往沙漠深处开几十公里,碎石路到了尽头,必须换公园提供的越野车才可以继续前行,有些人选择徒步,这在日头高起的沙漠确实需要毅力,更何况要去的是“死亡盆地”。

几年前,专业摄影师弗兰斯•兰亭(FransLanting)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下了一张死亡盆地的照片却饱受争议,因为它太像一幅油画作品。“后面的沙丘在朝阳的照耀下金碧辉煌,和隐没在阴影中的前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照片中白色的土地有些发蓝,因为它映出了天空的颜色。”摄影师这样说。

沿着红沙漠中最高的沙丘Big Daddy的脊背一直向前,走过之字形沙丘,攀上高处,便会发现底下有一片U字型沙丘包围着一片灰白的盐碱地,这是昔日被封住了去路的河床。从沙丘侧面一路走向盆地,仿佛一下学会了凌波微步,又快又稳。数十棵枯死的骆驼荆棘树矗立其中,屹立不倒,把时间凝固在了数百年前的那一刻,令人联想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胡杨林。红色沙丘、黑色枯枝、蓝天白云,把人们带入了另一个时空,有种壮烈和凄美。这样的画面定格了六百年,盆地里依然燥热,但到了今天,人们穿梭其间,为每一棵树留下影像,等每一束光线。也许未来,它会因为人们的活动而鲜活起来,不再是死亡盆地了。

斯瓦科普蒙德,沙与海的奏鸣曲

离开沙漠腹地,当然要去海边。纳米比亚最美的海滨城市斯瓦科普蒙德(Swakopmund),曾经是德国殖民地,小小的城才有几条主街而已,却有大量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让人感觉好穿越。在精品店里购物很享受,在海边大啜生蚝也很舒畅,但都不如玩转沙漠更过瘾。

五人座的螺旋桨飞机一起航,就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先经过一片深褐色的山丘,经年风蚀后,在浅黄色沙漠中特别突兀,当地人称之为“月球表面”;接着是望不到边的沙丘此起彼伏,线条随意而柔软,有些特别深的是富含了磁铁矿。然后,就是海!当火热的纳米布沙漠遇上冰冷的大西洋,金黄与湛蓝,相互交融又各行其是,浪花如同海的裙摆,飘向沙丘。帅气的司机会在这时调转方向,一会儿离地很近,让你看清上世纪的沉船和成群的海狗,一会儿离地很远,让你感受盐田的五彩斑斓和泻湖中的火烈鸟。下了飞机还会觉得意犹未尽,恨不得再飞一次Day Trip,把纳米的沙沙海海尽收眼底呢!

纳米比亚旅行Tips:

因为纳米比亚大使馆没有网站,需要向使馆咨询有关签证信息,索取签证申请表和签证申请需要准备材料清单。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飞往纳米比亚的航班需要在南非转机,因此注意办理好南非的过境签证。

航班信息:

纳米比亚全国有2个国际机场,分别是位于首都的Hosea Kutako国际机场和位于港口城市的沃尔维斯湾Waivis Bay机场。目前国内还没有航空公司开通直飞纳米比亚首都温德和克(WDH)的航班。从北京(BJS)出发的旅客,建议乘坐中国国际航空,由约翰内斯堡(JNB)转机至温德和克;或是乘坐汉莎航空,由法兰克福(FRA)转机至温德和克。

语言文化:

虽然英语是该国的官方语言,但纳米比亚是个多语言的国家,公共标示以英语、德语、南非语和奥万博语写成。

特产购物:

在纳米比亚有手工编织的篮子(主要集中在纳米比亚北部的四个地区)、木雕(各种非洲野生动物的形状,在KavangoandCaprivi)、地毯、挂毯(用Karukul羊毛)和本土的首饰。还有用鸵鸟蛋壳、纳米比亚宝石、羚羊或豹毛皮制成的小工艺品。

编辑:YAO

撰文:Cookie

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视频剪辑:Rain

(Cookie,Lonely Planet资深中文作者,超级典型的射手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