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熬过最艰难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敢于直面苦难)

当一个人熬过最艰难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敢于直面苦难)(1)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提前路演,好评如潮。我觉得同《不期而遇的夏天》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大人与小孩的双重内心世界为线索,诉说真挚父子情的感人故事。当我们习惯了高大上的商海沉浮、霸道总裁、浪漫爱情时,却发现上层群体的纸醉金迷只是极少数人的盛宴而已,底层人物的辛酸苦辣,才是社会常态,影片在情节上的设计更容易引起观众心里的共鸣。

一、超越亲情的父子之爱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台湾的一部影片《让妈妈再爱我一次》风靡大陆,其中的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脍炙人口。《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其实超越了同类题材的影片,超越了人性,不是父子,胜是父子。曹炳琨导演拍摄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在细节的真实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上互相交织,互相印证。以外卖员曹德望(曹炳琨饰演)与儿子曹生(田浩宁饰演)内心最为纯粹的良善作为主线,贯彻影片始终。曹生希望爸爸一直陪在身边,曹德望希望曹生健康成长,就这么简单的愿望却步履艰难,父子俩无任何血缘关系,却上演出超越亲情的父子之爱,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

当一个人熬过最艰难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敢于直面苦难)(2)

二、曹德望直面苦难的勇气

外卖员曹德望希望儿子被福利院收养,这个要求似乎并不难办到,但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却似乎成了一座大山,难以逾越。这就是苦难!这就是现实!经济的压力让身患脑癌时日不多的曹德望没有放弃,仍然咬紧牙关坚持送外卖,为了曹生未来能活的有尊严,无私奉献。也许曹德望更看透了人性之冷漠,人性之残酷,社会强者对于弱者的排斥

对于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来说,没有成年人的呵护,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有可能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是毁灭性的打击。爸爸希望曹生成为社会栋梁之才的愿望也将化为泡影,对于这么有爱心舍不得花零花钱的孩子无疑是残酷的事实。如果没有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将成为曹德望心中永远之痛,无法弥补。为了提早准备,曹德望借助通过劳动才能给零花钱的方式,早早培养曹生的独立性,自己洗衣做饭,在以后没有父亲的日子里,能自食其力。

当一个人熬过最艰难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敢于直面苦难)(3)

三、曹生不符合其年龄的成熟

曹生内心纯真善良,贫穷的孩子早当家。简陋蜗居的小窝,屋外奔驰而过的火车,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可怜玩伴,让他深刻地体会到曹德望赚钱不易,偷偷地把爸爸给自己的零花钱都积攒了起来,给爸爸提前做好饭菜,把自制的冰棍放到爸爸的啤酒杯里,舍不得爸爸多花钱,让卖高价冰激凌的小贩把钱退回来,替爸爸看电动车,却惨遭另外一位外卖员摔碎小猪佩奇时的无助……。

种种的不易,在曹生幼小的心灵里深深体会到了人性中的丑陋与社会的黑暗正因为处于社会最底层,在温饱线上挣扎,才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艰难。越是环境恶劣,对爸爸的爱就越真挚。只有爸爸才是这个世界上他惟一可以信任的人。毫无疑问,谁会对于一个孤儿去承担抚养成人的义务呢?

当一个人熬过最艰难时(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敢于直面苦难)(4)

四、心中有爱人生才有意义

可贵的是电影并没有因为社会的残酷现实让中心人物自暴自弃,让边缘人物一错再错,曹德望与曹生都表现出了内心强大的一面。曹生同父异母的姐姐以对待社会人那一套,对付曹德望,不停的勒索钱财,为了孩子,曹德望默默忍受。懂事的曹生预感到会发生什么,为姐姐亲自画了一副肖像,让姐姐看到了人性中的良善,毅然改行,自食其力。审核资料的大姐走特殊程序,为曹生申请下福利院的宝贵名额。曹德望的徒弟帮助师傅处理他住院后,有关曹生的一切事宜。这是因为父子二人激发出了他们内心的良善。

当曹生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就想起了最爱他的爸爸,这也在曹生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永远活在他的心中。只要心中有爱,人生才有意义,这种爱超越时空,永驻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