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周梦蝶(庄子寓言十七庄周梦蝶)

本次要赏析的是《齐物论》中的第九个寓言“庄周梦蝶”:,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庄子 庄周梦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庄子  庄周梦蝶(庄子寓言十七庄周梦蝶)

庄子 庄周梦蝶

本次要赏析的是《齐物论》中的第九个寓言“庄周梦蝶”:

昔(通“夕”,晚上)者庄周梦为胡蝶,栩(xǔ)栩然(生动逼真)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突然)觉,则蘧(jù,应为‘遽’)蘧然(分明貌)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应删去)此之谓物化(万物皆在变化,因化而相通、而一体,理解到这一点就可进入化境)。【物化者,万物一体之化也。】(注:据文意补足。李白《古风》云:“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说的是:“一天夜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一只欣然自得、翩翩飞舞的蝴蝶,自己感到很适合自己的志向,不知道是庄周。突然醒过来,才发现分明还是庄周呵。不知是庄周做梦化为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庄周?这就叫“物化”。【所谓“物化”,就是万物由于变化所达到的万物一体的化境啊。】(注:这就是天籁啊!)”

这个寓言是庄子最著名也最美丽的寓言。中国人对这个寓言几乎耳熟能详、家喻户晓,但要准确理解其涵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庄子所要表达的主要涵义是:只有做到了“无己”、“无待”,即进入“天籁”的境界后,才能感受到万物的变化、万物的相通、万物的一体,从而进入一种化境,从而才能感受到人在平常情况下所感受不到的体会。这种体会,有人称其为“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本人认为,不如称为“庄蝶合一”“物我两化”或“入化”(注:我甚至认为,“物化”二字或许就是“入化”经讹传而成),而这就是“无待”的境界,是对物和我的超越:物我融为了一体。这样的状况,正是《齐物论》开头描述的“丧其耦”“吾丧我”的必然结果。“丧其耦”是出神,“庄周梦蝶”是入化。所以,这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出神入化过程,正因为做到了“吾丧我”,同时又通过“达道”懂得了“道通为一”,体会到了“物我一体”,从而才无需区分庄周之梦为胡蝶,或者胡蝶之梦为庄周,庄周和蝴蝶已合为一体。

关于为什么庄子选择蝴蝶作为自己梦化的对象,美国学者爱莲心认为,蝴蝶既是美丽的象征,又是由丑(蛹)至美提升转化的象征,而且转化的结果是自由的获得。(《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80-8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我同意这样的解读。后来人们将这类转化称为“化蝶”,非常形象也非常贴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