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是大自然既定的法则,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可以在“死”面前无所畏惧,正所谓“慷慨成仁易,从容赴死难”,爱国志士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义辞;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发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感慨;李大钊在临死时讲道:“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1)

假如你现在不得不死,你敢不敢从容赴死?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在临死之时发出“你砍我的头,我逗你玩”的诙谐话语,谈笑间表现出他那种慷慨从容的“自然”心态。今天就由老回为大家讲述这位“怪侠”金圣叹。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2)

“怪侠”金圣叹幽默了一辈子,尽管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不改英雄本色。刑场上,从容自若,向监斩官索酒畅饮,大笑道:“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畅饮过后,对刽子手说:“有要事相告。”

令人可笑的是,监斩官们以为这位“怪侠”会透露出什么传世之宝或是什么惊天秘密,赶紧拿来笔墨伺候。可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位“怪侠”告诉了他们一句哭笑不得的“秘密”:“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此技能传下去,死而无憾也!”这是金怪侠留于后世的最后一句话。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3)

更令刽子手哭笑不得的是,刀起头落,从“怪侠”两边耳朵里分别滚出两个纸团,打开一看:一个是“好”字,另一个是“疼”字。这是这位大侠在人生舞台上的最后一次“出演”。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4)

话说慷慨赴死,金圣叹在临刑游街示众之时,高声吟了绝命诗:“天悲悼我地亦忧,万里河山带白头。明日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长流。”天地悲怆,日月吊唁,金圣叹在赴死之时,毫无半点儿女情长,想的只是慷慨悲壮之行罢了!

刑场上,见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悲痛不已,则笑道以对联慰之,见上联“莲(怜)子心中苦”,无奈对之下联“梨(离)儿腹内酸”,他以临终作联告诉儿子,哭是没有用的,不是因为我读了太多的书而惨遭杀身之祸的,书!是要读的,而且要多读!“今后书可读,官可不做也!”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5)

金圣叹惨遭砍头是因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吴县县令任维初刑讯催逼钱粮,造成人命,吴县有识之士召集千余民众,到文庙孔子牌位前痛哭抗粮遭镇压。金圣叹与十八名秀才在江宁被处斩,谓之震惊江南的“哭庙案”。

金圣叹一生放诞不羁,自谓“自古至今,止我一人是大材”,曾因恃才傲物,讥讽考官,游戏科场,而多次被逐出考场。正因为他有着与世人不同的感悟,言谈怪诞,常发惊世骇言,借此批判社会,所以他自然就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眼中钉,这也正是他的悲剧所在!

历史上还有哪些人死得重于泰山(此人幽默了一生)(6)

廖燕的《金圣叹先生传》中这样评价他:“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金大侠虽然命丧刑场,但他的“英雄”事迹却流传于世永不凋亡。“脑袋掉了,碗大的疤,没什么大不了的。老子三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金圣叹就是这样一位“幽默”但不失“侠心”的好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