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却话巴山夜雨时)(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一种相思叫李义山。

李义山,名商隐,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杜牧等人把唐风已颓的垂暮之年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实现了唐诗的回光返照。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首诗是与李诗典雅华丽深隐曲折的诗风截然不同的一首七言绝句: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却话巴山夜雨时)(2)

大中五年春夏间,李商隐爱妻王氏病逝。这位出身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悉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而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很长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他对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作为追求仕途的人却仕途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这感情是源于李商隐对妻子王氏的挚爱。从李商隐的很多诗文里可以看出,他们两人感情非常好。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宦海沉浮,长年漂泊在外,夫妻分居,对妻子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如蜡炬流泪,春蚕不死,思念不尽,蜡炬成灰,泪流方止。只要一息尚存,思念不停!

也是妻子病逝的这一年的秋天,柳仲郢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邀请李商隐随他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在简单安排家里的事情之后于十一月入川赴职,在四川梓州幕府呆了四年,这四年里大部分时间李商隐都是郁郁寡欢,对于仕途他已心灰意冷,无心也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

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却话巴山夜雨时)(3)

在李商隐入蜀后的一年秋天,阴沉的浓雾弥漫了巴山楚水凄凉地,淫雨连绵,诗人一夜听雨,凉欺客枕梦频醒。那雨绵绵密密, 淅淅沥沥,滴在池塘里,更是滴落在诗人的心里,溅起了思念妻子的水花。也许他的好友温庭筠的一首《更漏子·玉炉香》能表现此时他的几分心境: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孤独,寂寞,凄冷,悲伤,是不能道尽李商隐的心意。想起亡妻,悲伤早已逆流成河,想起亡妻的贤淑温良,十二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李商隐已是心灰意冷。十二年来两人聚少离多,如今阴阳两隔,永不相见,各自受着痛苦的折磨,他已不忍妻子独受孤独寂寞悲凉的生活,他似乎听到到妻子询问他的归期,可理智又告诉自己不知何时归去,秋雨连绵,池塘水满,雨冷风凄,阴冷潮湿,早已罗裘不耐五更寒。家的温暖,妻子的爱召唤着他!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既然现实无法相聚,就在梦乡里相会吧。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西窗下,梦里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模糊,诗人仔细端详妻子面容,激动兴奋中难掩憔悴情态。窃窃私语,共话情话,情深意长,彻夜不眠,诗人悉心听妻子漫话,说不尽的家庭琐事,娇儿的可爱,妻子的牵挂……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也许后悔了一生对仕途的追求,与妻子聚少离多,让妻子受相思煎熬之苦。

夜已深,灯光摇曳,诗人拿起剪刀,剪掉灯花,光线亮了许多。妻子问起诗人羁旅巴蜀的生活,诗人自然而然说起巴山夜雨,绵绵密密,淅淅沥沥,那思念犹如秋雨不绝……

这是诗人想象之景,是对未来团聚的幸福想象,心中的满腹思念,寄托在梦里,这是何等的寂寥,何等的孤独,何等的悲伤,乐境衬悲情,虚事衬实景,怎一个惨字了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的一生似乎总在错过,错过清风,错过月光,也错过了你。

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却话巴山夜雨时)(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