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张忠艳体验式作文(观点张忠艳体验式作文)

体验式作文——在陌生化策略中寻找突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观点张忠艳体验式作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观点张忠艳体验式作文(观点张忠艳体验式作文)

观点张忠艳体验式作文

体验式作文

——在陌生化策略中寻找突破

张忠艳(江苏徐州青年路小学)

导 读

DaoDu

体验式作文的主旨,就是让学生浸润在生活之中,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身心去感受,将“陌生化理论”这一池活水引入体验式作文的研究与实践,可以使其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陌生化”策略体现在:一是活动策划的陌生化,让创意掀起风暴;二是写作技巧的陌生化,可细化为平中见奇,寻求题材的独到点;曲径通幽,凸显思维的波折点;慧眼独具,聚焦细节的生发点;三是评价交流的陌生化,让创见穿越时空。

新课程标准关于小学阶段习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三学段尤其强调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再次审视课标中对学生的习作要求,不难发现,无论是观察习惯的养成,还是所见所闻的丰富,亦或是独特感受的获得和习作素材的积累,其核心和根基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体验。

体验式作文的主旨,就是让学生浸润在生活之中,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身心去感受,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厚的程度,习作的内容就能充分展现个性,也就是说,体验式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积蓄到临界点后的一种自然表达与释放。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奠基人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认为,由于经常使用日常语言,我们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自动化或习惯化的状态,再也感觉不到事物,处于一种麻木状态……陌生化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在某种程度上,“陌生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背离与超越。

“陌生化”策略,让我们换个思维重新思考,换种步伐再次感知,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和捕捉美,从平淡无奇中发现惊心动魄与感人肺腑,从细枝末节中发现重大意义与深刻蕴含……

一、活动策划的陌生化——创意,掀起风暴

若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习作素材,就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积累。由于年龄的关系,学生的观察往往粗枝大叶,体验也常常浮光掠影;为此,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体验是最有效的途径。体验活动的策划若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就要在“陌生化”上做足文章,这样才能让体验“刻骨铭心”,从而获得心灵上的触动、震撼与洗礼,甚至会变成童年时光中的永恒回忆。

一是节日体验的创意要层出不穷。比如三八妇女节,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是给妈妈做贺卡、买礼物、给妈妈洗脚,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表达一下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不妨创新点花样:主题可定为《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因为高年级的孩子情感虽然越来越丰富,但却变得更加含蓄,羞于表达;因为是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妈妈的表情变化及倾听自己的内心世界,故而学生写起来细腻而感人。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的体验,教师也可预设学生喜闻乐见且富有挑战性的小主题。比如,对于春游,学生无非是吃吃喝喝,看看玩玩。针对学生大吃大喝提出的“5元钱踏青聚餐”活动如春风拂面,细则是每人活动支出只能为5元,看哪个小组的聚餐有声有色。学生惊讶、兴奋、沮丧,又有所期待,买哪些食品能吃好吃饱?还要兼顾组员的喜好,每个成员忙着出主意,忙着精打细算,有了体验的作文,自然会情趣盎然。

二是情境体验的创意要别出心裁。教师要善于运用智慧创设宽松、开放、和谐的体验活动,引领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未知情境中一路前行,诱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易于表达。如《火烧孙悟空》的实验从一开始就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孙悟空的本领,然后将画像浸泡在酒精里,让学生猜测他的命运如何?整个过程都在悬念中一点点展开,学生的情绪随之起伏变化。教师巧妙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学生下笔成文,余兴未尽。

二、写作技巧的陌生化——创练,别出心裁

有了鲜活的习作素材,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妙笔生花,写出一手好文章,它还需要具有创新的思维、独特的视角、细节的描写和运用自如的写作技能。“陌生化”策略要求教师的习作指导既要避俗,又要避熟,也就是既要在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新亮点,消解乏味感;又要在陌生的生活中寻找闪光点,增加新鲜感,让创练于平淡中见新意,独树一帜。

(一)题材选择:平中见奇,寻求独到点

写作是一门创造的艺术,唯有独辟蹊径,方能平中见奇,不落俗套。

一个感动亿人的微视频《回家的方向》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回家过年的儿子因单位有事不得不提前回去,晚上和父母聊天说“下次来,我一定要吃酸菜饺子”。为了让儿子吃上自家口味的酸菜饺子,母亲冒着严寒,走了十几里的雪路,半夜三更从小姨家要来了酸菜;老俩口挑灯夜战,借着微弱的烛光包起了饺子。晨曦渐亮,小屋里弥漫着热气和香味,儿子咬了一口,禁不住泪光闪烁。微视频的选材本是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酸菜饺子,却产生了一种强大的艺术张力与魅力。小中可见父母恩情之大,平中却见父母用心良苦,一个小小的愿望,一句不经意的回答,在父母那里却惊天动地。故事轻轻柔柔地、一点一滴把爱融化到了心里。

“药材好,药才好”,好药出自好药材,同样,好文章自然也要好材料来支撑。学生的选材往往不尽人意。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有篇习作教学是让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的插图是四张表情各异的脸谱,代表喜怒哀乐。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这篇习作的选材,无论喜怒,无论哀乐,清一色地和考试、学习有关的居然占到了50%,生活中似乎再无其他,这难免不让人忧心忡忡。

生活如同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因为丰富和繁杂,学生作文常受其扰,不知如何调取有用的信息为我所用?选材的基本前提是确立主题,然后再围绕主题发掘、筛选有价值、有代表性、有表现力的素材。此篇习作,教师可这样点拨:喜怒哀乐是人最基本的情感表现形式,或深或浅、或强或弱的情感体验每天都与我们相伴,我们先来说说哪些词语或者成语可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高兴、愉快、欢喜、兴高采烈、惊喜若狂、眉开眼笑、心花怒放等)教师依次将其余三个中心词及学生生发出来的词语一一板书。这些词都是有温度的,哪一个词最能和你产生情感的共鸣?再想想,在众多往事当中,哪一件事情是别人很少经历过的或者对自己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如果你所选的事情比较常见,构思时就要在细节、情节、结局、心理活动等方面动动脑筋,抓住一点写出它的与众不同,写出它的新颖独特,写出它触动你心灵的感人之处。

(二)思维蝶变:曲径通幽,凸显波折点

“文以曲为贵”,文字的表达自然也应盘旋环绕,如同中国结一般韵味十足,丝丝入扣。相传大才子唐伯虎曾有这么一段佳话:一个贵妇老太太请其现场题首祝寿诗。唐伯虎大笔一挥:“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不禁失色;他笔锋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主客见之,化忧为喜。接着又写:“儿孙个个都是贼”,妇人和儿孙无不怒目圆睁;他微微一笑,妙语回天,“偷来蟠桃奉至亲”。众人开怀大笑,掌声轰然。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其情节随诗一波三折,悬念不断,看似山穷水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文似看山不喜平”。很多学生的习作索然无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马平川,平铺直叙。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食之无味,如同嚼蜡。拒绝平庸的捷径就是要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好文章离不开“折腾”。“折腾”是写作的一个秘笈。

如《童年趣事》是最常见的一个作文题目,可很少有人能写出新意。有个学生写自己给自己理发的事。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和突显事情的波折点,让趣味在“折腾”中有层次地展开呢?

师:为什么会选这件事?

生:我觉得很可笑很有意思,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会笑。

师:你觉得抓住哪些点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有趣?

生:第一剪最有趣,虽然笨手笨脚的,有点害怕担心可又感觉新奇、刺激;过程也有趣,有成就感,自以为是,沾沾自喜;剪完后也有趣,自己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头发那叫一个凌乱,活像个刺猬,刘海还秃了一大块,像豁了牙的老太太。

师: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

生:因为看到理发师给人理完发后,人就变了一个样,感觉很神奇,就像变魔术一样,心里很羡慕。

师:理发的时候爸爸妈妈怎么没有阻拦你啊?

生:我是瞒着爸爸妈妈跑到洗手间里偷偷做的。担心父母不同意,也想给父母一个惊喜。

师:说说剪下第一缕头发的动作和心情是怎样的?

生:我照着镜子,左手捏着一缕稍长一点的头发,右手拿起剪刀,“卡嚓”一下,头发就落下来了。看着手里的头发,心里真有几分得意。原来,剪头发一点也不难。

师:理发的过程怎么有“趣”的?

生:第一剪让我找到了成功和自信。我喜滋滋地剪起来,东一下,西一下,左一下,右一下,看到哪儿长一点,我就卡嚓一下,也没有什么章法可言。“卡嚓卡嚓”的声音可真美妙,就好像是伴奏一般。

师:结果的“趣”体现在哪里?

生:当我停下手时,不由得傻了:我的天哪,帅小伙摇身变成了丑八怪。我手忙脚乱地赶快补救,用梳子想梳过来一点头发,可却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无济于事。爸爸妈妈看了又好气又好笑又着急。

师:请你把刚才说的理清思路写下来,建议穿插一些心理描写来推波助澜……

创新,源自思维的蝶变。学会“折腾”,才会让习作在波折中魅力四射。

(三)细节捕捉:慧眼独具,聚焦生发点

写作中,学生往往缺乏的不是把故事叙述完整的能力,而是捕捉细节、描写细节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提供细节,突出细节的指导,比如性格的刻画、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丰满、环境的描绘,等等,以便学生的摄取以及运用。大作家福楼拜曾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练就一双慧眼,用独特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用它去发现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捕捉一闪而过的美丽,同时赋予其自己的个性和思想,避免人云亦云。

如何指导学生关注细节,进行局部雕刻呢?于关键处驻足,在细微处慢绘,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步骤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的力量,调取现场的录像,截取最激动人心的场面用慢镜头播放,如,选手相持不下的白热化状态,胜利方的最后一搏,啦啦队的摇旗呐喊,等等。

步骤二,细察神韵,善用修辞:让学生定格观察几个典型的画面,比如选手比赛时的动作、神态,将特写镜头锁定他们的眉毛、眼睛、嘴巴、脖子、手上的青筋;教师稍作点拨,学生便能刻画的非常鲜活生动。

步骤三,细刻心理,真实入微:学生在文中可通过人物表白,直接展现内心世界,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以及环境、景物、氛围等,间接地折射,使文章更加真实、立体、丰满。

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作文就像生活一样富有情趣,精彩迭出。学生在一次次的习作训练中慢慢地学会捕捉、聚焦细节的生发点,举一反三,指日可待。

三、评价交流的陌生化:创见,穿越时空

传统的作文教学,相对来说比较封闭,学生很难体验和享受作文的乐趣。云平台的运用,为师生的创见开辟了穿越时空的通道,也为师生的平等交流打开了另一扇窗,大大拓展了作文学习的活动空间,原本苍白单一的内容变得丰富和厚重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师可以利用云空间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积累;还可以创建班级作文云空间群组,实现作文教学资源的共享及评价交流的即时反馈。比如教师进行《舌尖上的徐州》习作教学时,学生们走进大街小巷寻找、品味自己喜欢的美食,且人人均是有备而去,纷纷用照片记录并在云平台里“晒”出了自己的体验之旅,用眼睛观察美食的品相,用鼻子嗅嗅美食的香味,用舌头品尝美食的味道,用文字介绍美食的独特风味,还有的学生去采访厨师,了解美食的做法。从街边的小吃(蛙鱼、油炸臭豆腐、烤羊肉串……),到高大上的招牌菜(东坡肉、地锅鸡、红烧鱼……),足不出户,你就可以在云平台里遍“尝”徐州美食了,人人都是美食家,人人都是评论家,大家相互借鉴写作技巧,你一言,我一语,自由、真诚的评价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大家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习作带来的愉悦,忘却了习作原来曾让他们如此苦恼和烦心。

云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改变了评价的方式,师生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交流。 借助网络,学生可随时把习作发给教师,教师就可一对一地进行点拨指导;学生也可以在小组或者公共空间贴上自己的习作,供众人点评。在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中,自评、师评、他评都可以实现,既可就某一段、 某一句话指导评价,也可拿出一篇全班研究讨论。这种评价方式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一篇习作经过这样的评价立刻就变得多元起来,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插上了奋飞的双翼,评价形式的陌生化让学生习作的天空斑斓绚丽起来。

(本文选自《语文教学通讯C》,2015.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