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为什么会算命(左撇子更聪明些吗)

看到过一个资料,说生活中大多数的人习惯于用右手,而使用左手的人仅占世界人口的6%–12%,也就是说,只有6%–12%的人是左撇子。这个数字精确与否,不必计较,左撇子人数少,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有种观点,说左撇子大多是一些聪颖智慧、才思敏捷的人,特别是在一些需要想象力和空间距离感的职业中,左撇子往往都是其中最优秀的人才。这种说法,恐怕比计算多少人是左撇子更靠不住。我不是左撇子,本不大关心这类事情,可诵鸠摩罗什三藏所译《摩诃般若经》,看到一句话,引起我的“瞎想”。经中,佛对须菩提说:

譬如人之右手,所作事便。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如人左手造事不便,五波罗蜜亦如是。(卷二十一)

这是佛解释般若波罗蜜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波罗蜜之间的关系:比如人的右手,做起事来,非常便利,般若波罗蜜也像使用右手这样方便。又如人的左手,做事不方便,布施等五波罗蜜也是那样不便。佛教是追求智慧的宗教,解脱靠的是般若智慧,不是苦行或者纵欲。布施乃至修禅定,其他宗教都有,可佛教用般若作为其统领,把那些统统作为成佛的某种方便手段,所以,六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是最重要的。故《放光般若经》说:“般若波罗蜜者,譬如人之右手无事不为。五波罗蜜者,如人左手佐助右手。”这个话题,不是我要讲的,所以不详谈。

看了上面的经文,我忽然想到,看来佛陀不是左撇子,而当时的人,绝大多数习惯用右手。

佛陀为什么会算命(左撇子更聪明些吗)(1)

普通说来,中国古代崇右(后来有变化,居中为尊,其次为左,再次为右,此不详论),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位在廉颇之右,即指蔺相如位在廉颇之上。后来降职称为“左迁”。

老子《道德经》(三十一章)则“尚左”: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个意思,肯定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有所本。儒者因为《礼》的问题,对左右讨论得极多。选一处说法看看,就可以明白左右区分之大概:

以体而言,则左阳而右阴。如东西卯酉之序,阴阳之定位也。今世之所以尚左也欤。以用而言,则右阳而左阴。右常用事也,动者为阳,静者为阴也。古人之所以以右为尊也欤。(见《易经蒙引》卷五上,明蔡清撰)

不仅中国,印度古礼也以右为尊,比如见面绕你转一圈,表示尊重。绕的方向是顺时针的,称为“右绕”,体现恭敬、顺从。如果是左绕,意思就反了。佛教沿袭印度古礼,也是特别重视右边。佛教里面一项重要的礼仪,即是“偏袒右肩”。《金刚经》开篇即说: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出家人所穿着的袈裟很宽,就是一大块长方形的布,可以包裹住整个身体,一般的时候,袈裟覆盖住左右两肩,看起来很庄严,这被称为“通肩”。但遇到尊长的时候,就必须将右肩的袈裟放下,露出右肩右臂,这就是“偏袒右肩”。偏,是相对于“通”而言,袒,是相当于“覆”而言。

佛陀为什么会算命(左撇子更聪明些吗)(2)

为什么要“偏袒右肩”,值得研究一下。

先看中国。偏袒这个动作,有文字记载的甚早,《战国策·燕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樊于期是秦国重臣,当时的国君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据说,嬴政因为樊于期知道他乃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的秘密,而追杀樊于期。荆轲刺秦的时候,就是献上樊于期的人头,才得到近身秦王的机会。这里,樊于期偏袒扼腕(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是听说刺秦计划后,向荆轲表示出的激动、慷慨之情。接着他就自刎了。而后来陈胜“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天下从风。”偏袒表达的也是激愤和决心。到汉代的时候,吕后死,太尉周勃入北军,传令军中说,助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臂),助刘氏的左袒(露出左臂),全军将士皆左袒,以示效忠刘氏。周勃遂率兵尽杀吕党,夺回了刘氏的天下。后来把偏护一方,叫做偏袒,就是从这来的。但这些,和佛教的偏袒右肩,关系不大。

佛陀为什么会算命(左撇子更聪明些吗)(3)

中国人并不习惯袒胸露臂的,不到生死存亡的关头,轻易不脱的。所以偏袒虽古,却不常见。而印度不然。佛教戒律规定,见到尊长(出家人),必须偏露右肩。大概印度人要热情外露些。对于尊长,不仅要行礼问讯,还要为他敷座,奉上洗脚水,等等。宋道成《释氏要览·礼数》解释说:“偏袒,天竺之仪也。此礼自曹魏世寖至今也。律云,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

佛陀为什么会算命(左撇子更聪明些吗)(4)

袛园精舍袒露右肩打坐的比丘们

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是道成感慨,偏袒之礼,三国以来,只到宋代,都没有实行的。中国人不肯暴露身体,习俗固然是主要的,但和生活的气候和地域也有关系。夏天,北京都还有大票的“膀爷”。而冬天,广州也有不到10度的时候。动不动就露一胳膊,即使在南方,可能也容易感冒。此礼不行,还是很人本的。

第二,偏袒,是表示方便为尊长干活。所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偏袒右肩即意谓便于服劳、听令使役,就是“示有便于执作也”的意思。

从“有便于执作”可知,干活还是右手方便,所以偏袒的是右肩,不是左肩。而且,印度吃饭没有筷子,是用手取食的,所以清洁就很重要了。根据印度的风俗,佛教戒律中也规定,如厕、洗净等不净之行为,使用左手。反之,吃饭、碰触别人或者清净之物的时候,要用右手,故而右手代表神圣之手。比如摩顶加持,就必须用右手,三国时代支谦所译《大明度经》卷第六说:“佛从袈裟中出臂,举右手,著阿难头上摩头。”类似经文,举不胜举。

佛陀为什么会算命(左撇子更聪明些吗)(5)

礼仪的社会学内涵,其实有着生物学根源。有朋友见告:

在心理学上,“左右”还真是一个人内心活动的体现。一般而言,心脏偏左,如果有人在随意的状态下,不坐在你对面,而坐在你身边,且坐右边(即他的左边,以其心脏位置靠近你),则表明他是信任亲近你的。

左右手虽然好像分了贵贱,但显然谁也离不开谁。印度以偏袒为礼,中国以不露为礼。到今天,南传佛教还保存着这个传统,泰国、斯里兰卡等处的出家人,都是露出右肩的。而中国僧人,想学的,却在袈裟里面,套上一件短袖体恤,算是“犹抱琵琶”吧。而现在中国的普通人,则学着西方,又有了新花样。男人以不露为礼,女人则以露为礼,露得越多越隆重。不知道这是该从社会学角度来解释呢,还是该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呢?

内容来源 | 无尽传灯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