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调整心态(容易丢三落四思虑不周)

遇到问题,要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是许多人,许多书,许多培训,许多文章的标准说法。这个说法没有错,是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呢?

遇到问题一上来就“分析”,容易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因为“分析”的意思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研究式思维要求有“时时观照”的意识,就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俯视问题。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调整心态(容易丢三落四思虑不周)(1)

如果遇到问题的第一步想到“确认”问题,就会瞬间让我们的意识对问题及其所处的环境进行“关照”。有了“确认”的意识,意识会自动引导我们考察更多的问题相关因素,会使我们思路更清晰,思维更缜密;缺失这个意识,就容易丢三落四、马马虎虎,总是“哎,我怎么没想到”,“要是当时知道就好了”。

因此,笔者认为遇到问题之后的第一步是“确认”问题。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调整心态(容易丢三落四思虑不周)(2)

确认问题,一般需要准确描述问题,明确问题构成要素,揭示问题隐性假设,穿透问题实质,然后得到真实准确的问题。

一、 准确描述问题

很多问题的背景信息都在提问者的大脑中,或者当事人也不清楚,而说出来的往往是经过高度提炼的一个结果,或者因为能力问题或其他目的,提问者根本说不清或故意隐藏一些情节,这就需要被提问者或者任务接受者去提问,将问题确认清楚。

案例一:总经理对新来的销售总监说,如何让我们的销售额增长快一点?

那该如何理解“快”?现在增长率是多少?要和谁相比?是和本公司过去比,还是和行业标杆比?有些人觉得增长10%就很快了,有些人觉得增长100%还不够快,总经理心目中的“快”是多少?

类似于快慢、高低、多少、好坏等等字眼,都是模糊的表述,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厘清边界。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调整心态(容易丢三落四思虑不周)(3)

案例二:总经理说:“明天下午有三个客人过来,你去接待一下。”

“过来”是什么意思?是来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还是参观工厂?还是到公司所在城市?客人是本地还是外地?坐飞机还是坐火车还是开车来?几点过来?过来的目的是什么?公司要准备什么?……

“接待”是什么意思?是要开车去火车站还是机场去接,还是在办公室泡好茶等待,还是要开好房在宾馆等待?是否要住宿?几男几女?是否都要单间?住宿费谁出?是否要安排晚宴?……

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才可以认为问题已被准确描述。

二、 明确问题构成要素

面对一个任务,一场活动,如果不是熟手,很可能手忙脚乱,丢三落四。这就是对问题构成要素不明了,碰到问题不能第一时间将其明确,使得纵使智者千虑,难免终有一失。

还是看看上述接待客人的案例。

案例:假设你是新任总经理助理,总经理说:“明天下午有三个客人过来,你去接待一下。”

我:“好的!”

然后出门。心中想,三个客人来干嘛?什么时候来?

敲门进去询问总经理,了解了客人要来洽谈合作,顺带考察工厂,下午三点到公司。知道情况我就离开了。

刚出门一会,转念一想,公司有好几个产品,有好几个车间,客人要洽谈合作哪个产品,要参观哪个生产线?是不是事先跟相关车间打个招呼?洽谈的时候,需要自己准备什么吗?

又跑去敲门,打断总经理别的工作,再询问。

得到答案离开后,过一会,心想,哎呀,怎么没要客人电话,等下如果他们不熟悉路,不是又要给总经理电话,可能已经不好意思再敲门去问了……

只好去通知相关人员准备。

还好,客户准时到了,接到总经理办公室,参观工厂、洽谈合作,渐渐天黑了,准备第二天继续聊。

总经理问:“有没有帮客户订房?有没有订包间?”

我:“嗯?你没说?……”

碰巧当天该市有一个盛大的展会举行,超过十万人涌进,展会离公司不远,周边酒店、宾馆爆满……

这就是没有搞清问题构成要素导致的被动。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调整心态(容易丢三落四思虑不周)(4)

那碰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在第一时间明确所有构成要素?

很简单,记得中学语文对记叙文要素的要求?它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它有另一种变体,叫做:5W1H分析法(WHY、WHAT、WHERE、WHEN、WHO、HOW),笔者将该分析法拓展为7W3H,亦称“十何分析法”。

第一时间跟总经理明确下述问题: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怎么调整心态(容易丢三落四思虑不周)(5)

7W3H(十何法明确问题构成要素)

7W3H只是提供了一份清单,它确保问题的构成因素都涵盖其中,让我们不要“遗忘”某些部分,同时它并不是每一次都要全部回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即可。

前两天,“悟空问答”邀请笔者回答一个问题,正好也可以作为明确问题构成要素的案例。

因为只是一个问题,无法与提问者沟通,笔者必须一次性罗列出所有的问题构成因素。

问:转行该如何重新选择行业?

以下是笔者的回答:

1、必须转行?(Why)

这一点必须要再考虑,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必须转行?是否必须转行?

2、谁转行?(Who)

你是老板想让自己的公司转行,还是你是员工,想换行业?

问题主体不同,回答差别很大。

3、什么时候打算转行?(When)

是打算马上就转,还是过两年,选择又不一样了。

问题的时间不同,选择考量不同。

4、在哪里转行?(Where)

是在同一地区转行,还是可以跨区域转行?

转行的地域不同,选择的标准也会差很多。很可能对象或配偶一句话,就走不了。

5、你了解哪一个行业?(Which)

好行业很多,你知道哪些好?你对好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对行业了解信息多少,直接影响决策。

行业没有绝对的好坏。个人对“好行业”的认知也非常重要。

6、如何转行?(How)

是否有多个已经了解的行业供你选择?是否有人带你入行?还是要通过应聘进入新行业?

7、能承受多大的代价去转行?(How much)

转行都有机会成本,老板转行还有资金资源代价;员工转行还有时间、精力代价。代价能否接受?

8、为了转行,你做了什么准备?(What)

为了进入新的行业,你已经做了准备,还是刚刚在准备,还是完全没准备?

如果以上问题都能进行肯定的或者正面的直接的回答,我想答案已经在你心中。

如果面对以上问题大部分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对于转行这件事情还是慎重考虑。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