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范艾滋病小常识(消除母婴传播共享健康生活)

儿童防范艾滋病小常识(消除母婴传播共享健康生活)(1)

儿童感染艾滋病,大部分是由母婴传播导致。预防HIV母婴传播是保护儿童免遭HIV侵害、减少发生艾滋病(AIDS)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为了孩子的健康,要严格落实母婴阻断措施,力争实现“零艾滋”。

什么是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指胎儿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者通过母乳喂养途径,感染上与母亲相同的疾病。

艾滋病母婴传播有多大风险

在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大约为15%~50%,发展中国家约为25%~35%。

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含义?

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为HIV感染孕产妇及其婴儿提供抗病毒治疗、安全分娩、科学喂养指导等一系列综合服务措施,最大可能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几率。

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结果指标是什么?

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小于2%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早检测

育龄妇女发现怀孕后,尽早到有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测,每位孕妇均可接受一次免费的检测服务。同时,性伴侣也需要进行检测,根据情况给予治疗,避免再次感染。

规范治疗

所有确诊为HIV感染的孕妇,无论CD4水平如何以及病毒载量高低,均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孕前已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孕妇,需要根据病载检测结果进行病毒抑制效果评估,必要时酌情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安全助产

孕期应选择正规医院定期产检,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医生在产前检查和分娩过程中会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尽可能减少新生儿接触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时间和机会。

儿童抗病毒用药

HIV感染孕妇所生婴儿应当在出生后6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科学喂养

对选择人工喂养的,应注意正确冲配奶粉和清洁消毒器具;对选择母乳喂养的,强调喂养期间母亲应当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和乳房护理技巧。建议人工喂养。

儿童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

HIV暴露儿童出生后48小时内、6周和3个月时,应到助产机构(妇幼保健院)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核酸检测),于12月龄、18月龄进行HIV抗体筛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

儿童防范艾滋病小常识(消除母婴传播共享健康生活)(2)

供稿:湖南省常德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防范艾滋病小常识(消除母婴传播共享健康生活)(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