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树病害防治方法(夏季花椒树常见4种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最近正是盛夏季节,由于气温升高,花椒病虫害繁殖加快,如不进行防治,就要导致花椒树大量死亡,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夏季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请抓紧时间防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花椒树病害防治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花椒树病害防治方法(夏季花椒树常见4种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花椒树病害防治方法

最近正是盛夏季节,由于气温升高,花椒病虫害繁殖加快,如不进行防治,就要导致花椒树大量死亡,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现将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夏季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请抓紧时间防治。

一、花椒流胶病

1.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树干和茎基部,严重时也为害树冠上的枝条。导致流胶病的发生有两个方面一是受真菌侵染,枝干受害后,会形成瘤状凸起,之后树皮开裂溢出树脂,造成流胶,随着病菌侵染,受害部位细胞坏死,导致枝干枯死。同时溢出的胶体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胶体随枝流下会导致根茎受病菌侵染。

2.发病规律

病菌形成的孢子在病枝里越冬,第二年春季3-4月份时开始活跃,随气温升高而加速蔓延,一年有两次高峰,分别是5-6月和8-9月。

3.发生原因

除了真菌侵染和存在伤口(人为操作不当、虫害、恶劣天气)两方面原因外,树势弱、树龄大;施肥不科学,氮肥过多,中微量元素不足;高温高湿,雨水多;修剪不当,通风透光不良;土壤板结、黏重等都易引起流胶病。

4.防治方法

防治害虫侵染。及时做好天牛、吉丁虫等虫害的防治,保护和增强树势,减轻流胶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药剂保护。用快刀将溃疡性病斑彻底刮除,用流胶减速威或索利巴尔原液涂抹,然后敷一层稀泥,起到药液被树体吸收的作用,效果极佳。

二、花椒根腐病

1.危害症状

花椒根腐病,花椒根腐病常发生在苗圃和成年椒园中。是由腐皮镰孢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受害植株根部变色腐烂,有异臭味,根皮与木质部脱离,木质部呈黑色。地上部分叶形小而色黄,枝条发育不全,严重时全株死亡。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在有病苗木上和土壤内越冬。7~8月雨季过后,土温骤升,苗木茎基部常被灼伤,伴随其他机械伤,病菌即从伤口侵入危害。因此,凡是雨季结束早,气温,上升快或持续时间长的月份,花椒发病严重。如大水漫灌以及暴雨后不及时排水等造成的灌水、排水不当,也易引起此病的发生。

3.发病原因

长期施用二铵、尿素、硫酸钾、复合肥、复混肥等化学肥料,破坏了土壤,给果树造成很多灾难性的问题;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农家肥,造成烂根死树;树体贮存营养严重不足,是造成腐烂病成灾的主要原因;果园排水设施遭堵塞,排水不畅呈内涝。

4.防治方法

(1)注意排水。夏季暴雨较多,提前按花椒树冠筑一条包围圈(埂),预防洪水浸入花椒树根封团毛系孔,致使椒树死亡。(2)对大树的病根要及时剪除,在剪口处涂上索利巴尔原液消毒,再撒上根腐散农药,然后覆盖新土即可。

三、花椒锈病

1.危害症状

花椒锈病是花椒叶部的重要病害,可引起椒树叶子提前大量脱落,从而导致椒树再次萌发新叶。这样不仅影响了当年椒树的营养积累,重要的是因二次发叶消耗大量养分,直接影响翌年花椒的产量和品质,更重要的是对花椒树的寿命有很大的威胁。

2.发病规律

此病一般于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7~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在降雨多,特别是秋季雨量大,降雨频繁的情况下,病害容易流行。病害多从树冠下部叶片发生,并由下向上蔓延,花椒果实成熟前病叶大量脱落,至10月上旬病叶已全部落光,新叶陆续生长。

3.防治方法

在花椒锈病的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用水稀释后喷洒发病叶片,在发病盛期,可用代森锌用水稀释后连续喷洒病部2-3次,可有效将病菌控制防止病菌蔓延。

四、炭蛆病

1.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戴雅世,病斑变成圆形或近圆形,中央凹陷,深褐色或黑色。天气干燥时,病斑中央呈灰色或灰白色,且有许多排列成论纹状的黑色或褐色小点。如遇到高温阴雨天气,病斑上的小黑点呈现粉红色小突起。病害可由果实向新梢、嫩叶上扩展。

2.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果、病叶及枝条上越冬。第二年6月初在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孢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引发病害。能发生多次侵染。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为发病高峰。在椒园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易发生流行。

3.防治方法

加强椒园栽培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椒树根系生长,合理密植,保持椒园通风透光性良好。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等,并在修剪口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治病菌侵染。及时收集病落叶、修剪枝等,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配合在树体上涂抹护树将军以阻碍病菌着落于树体繁衍,减少病菌成活率。

在炭蛆病的初发期及时喷洒波尔多液防止炭蛆病蔓延,在高发阶段连续喷洒2-3次波尔多液杀死病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