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

高温预警信号高挂的第N天

热浪来袭

下“馆”子

成为众多南京市民和学生的首选

南京图书馆,举办了缤纷夏日 乐享非遗——“书海识·遗”暑期夏令营,在热情似火的夏日,带大家体验戏剧脸谱、金陵竹刻、麦秆画、绳结等一场场非遗项目沉浸式课程。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1)

南京博物院,正在举办苏天赐百年诞辰纪念展——“西方的缤纷、东方的空灵”,引领观众进入苏先生用画笔创造出的空灵秀逸又深根自然生活的境界。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2)

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

成为市民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折射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

不断提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和灵魂,也蕴藏着城市发展的独特动能。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这里的一砖一瓦皆寓底蕴,一草一木都有故事。

如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这是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8月11日

“奋进新南京 建功新时代”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文化强市”专场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3)

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南京文化产业迈过“千亿关”

发布会上,公布了一份南京文化产业发展“成绩单”:

2011年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62亿元增长到1063.9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从4.26%增加到6.5%,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三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

这十年,是南京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文化发展繁荣兴盛的十年。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4)

文化自信——

共建精神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南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全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提供了有力文化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举旗定向的思想引领更加有力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编印43万余册学习“口袋读本”,学好用好《谈治国理政》(1—4卷)等重要著作,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

打造“梧桐论语”理论宣讲品牌,创新办好理论宣讲节目《思想的力量》等,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协调推动全国首个市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出台实施,加强对全市160余处红色资源点的保护传承利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5)

崇德向善的文明之风更加充盈

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2017年以来,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钱七虎、邱海波等一批典型。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完成206家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

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先后荣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中,位列全国同类城市第三

不断深化“志愿之城”建设20个志愿服务典型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近20万场,受众超2000万人次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6)

高品质的文化供给更加充足

近年来推出大型民族交响乐《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民乐《国之当康》、话剧《鸽子》、京剧《梅园往事》、越剧《凤凰台》、广播剧《寻找保尔》等一批优秀作品。

大型史诗话剧《雨花台》、图书《因为爸爸》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成立“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年均组织开展节日文化活动1000场以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南京文化艺术节、南京戏剧节、南京森林音乐会品牌影响不断提升,成功承办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

以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为核心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策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2个国家级、30个省级、103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南京创意设计周”等特色会展品牌。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7)

文化传播的品牌影响更加彰显

参与举办4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青年、媒体与智库等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2014年以来举办4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2015年起连续举办“中国南京周活动”,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和南京城市形象传播。

做好每年“12·13”国家公祭活动保障服务和宣传教育工作,依托国际和平城市品牌,持续做好南京大屠杀史实研究、史料外译和对外传播,设立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成功举办两届南京和平论坛

201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文学之都”以来,连续实施南京文学作品翻译资助计划,打造国际驻地作家线上交流平台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经典案例向创意城市网络推广。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8)

文旅融合——

共绘“诗与远方”

近年来,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文化事业发展力度,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南京文化软实力、旅游吸引力和城市影响力全面提升。

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年间,不断夯实阵地基础,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

目前,南京市文化馆和金陵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12个区共建有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13个;全市101个街镇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1214个村(社区)实现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2018年开始运营的“书服到家”南京共享图书馆项目,为百姓带来一座家门口的“云上”图书馆,是全国图书馆界首创

2021年,全市建成102个少儿图书室(阅读空间),打造了家门口的少儿阅读空间,属全省首例

2016年,南京市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2019年,江宁区成功创建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市本级及高淳区、建邺区创建成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效显著。十年间,全市新增登记备案的博物馆25座,总数达到65座。其中,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我市博物馆已日益成为向世界讲好南京故事的城市名片,全面推动城市首位度显著提升。

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实现城区隧道广播全覆盖,全市26条、83公里隧道接入调频广播信号。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9)

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

十年间,我市先后制订和修订了《南京城墙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风貌区保护条例》《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出台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建成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保护体系。

着力推进基本建设项目考古前置工作,从“建设前考古”变为“出让前考古”,解决长期以来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从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到2020年成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再到2022年入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工作督查激励地方名单

积极探索消费创新,建立南京智慧文旅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形成剧目优选、C端直补、B端结算的演出领域南京消费新模式。

夫子庙步行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长江路、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已被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南钢工业旅游区已被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申报首批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10)

产品项目进一步更新

十年间,江苏园博园、金牛湖野生动物王国、牛首山金陵小城、华侨城欢乐谷、浦口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龙之谷)、溧水无想水镇陆续建成开业。

开通南京滨江游轮,成为江苏唯一拥有滨江游的城市。

十年来,全市高等级旅游景区、度假区等产品建设增长迅速,新增15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6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

截至2022年6月,全市国家3A以上旅游景区52家,省级(含)以上旅游度假区6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

目前,共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家,数量名列全省第一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11)

综合呈现进一步提升

南京市文化产业连续多年在省对市高质量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840家,市级以上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45个,初步形成集聚效应。

十年来,艺术作品在国家和省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共获省级以上奖项162个,其中获拉蒂娜国际马戏节金奖1个,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旅部“文华大奖”、全国“小荷风采”舞蹈大赛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52个,获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江苏省“文化大奖”等省级奖项109个

近年来,南京发现的一批重大考古发现,均采用遗址原址保护、建设遗址公园的新模式。目前,建成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牛首山遗址公园等文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官窑山明代官窑考古遗址公园、西街古越城遗址公园等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目标。

旅行最好的答案是什么(承载诗与远方这道)(12)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南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部署,锚定建成文化强省先行示范区目标加快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更好地放大古今交融的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影响力,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文化引领和支撑。

撰稿:洪云菊

制图:彭硕

编辑:刘清凝

执行主编:冯薇

主编:王辉

部分图片来源: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官网、秦淮发布、南京文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