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

在《教科书不说的历史:秦汉一直实行三公九卿制?骗人的》里,我们梳理了宰相的起源,发现秦汉的宰相并非一直是“三公”。

在《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这44个职位在唐代也都是宰相……》一文中,我们又发现,在“三省六部”制体制下,宰相也不仅仅是三省长官,而是一群人,史称“群相”。

然而现在这篇要说的是,在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宰相之前,三省六部的“三省”,其实早就开不下去了……这个制度并不是在唐宋元一直都在用。

而“宰相”这一称呼,也在辽朝成为了正式的官职名称,但神奇的是——辽朝的宰相官职,根本就不是宰相……

唐后期至北宋前期:从宰相到二府宰执

【文长不看版】

【唐后期、五代、北宋前期】

中书令;

侍中;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后改为二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平章事)。

唐代三省制衍生出了“群相”,群相自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一方面是宰相太多,必然影响效率。比如唐中宗的时候居然出现同时有10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

另一方面,三省制基础上的宰相格局,马上被打破了。首先是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开始,尚书左、右仆射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不再是宰相,而此后鲜有仆射加号。也就是说,作为三省长官之一的尚书仆射,被踢出了兼职宰相群。

与此同时,中书、门下两省也出现了变化。作为“宰相会议室”的政事堂,在武后执政之初迁到了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宰相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组中书门下的秘书机构,中书、门下二省有合为一省之势。中书门下随即也从“宰相会议室”变为了“宰相办公室”,过去由三省长官兼职担任的宰相,至此又成为了专职宰相。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1)

唐后期、五代、北宋前期宰相制度(点击看大图)

兼职宰相的名称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中书令、侍中(皆为正三品官)仍然位列宰相,但养老打酱油的多,实际管事儿的少。而之前众多的宰相加号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简称同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脱颖而出,成为了新的宰相正式名称。同三品的地位要略高于同平章事。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升中书令和侍中为从二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改名为同中书门下二品。此后,同二品与同平章事渐趋合流,一般任同平章事,只有遇到有家讳时才任同二品(比如五代的冯赞、吴廷祚本应任同平章事,皆因犯父名讳而改任同二品)。当然,任同平章事的可以是一个人,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多人担任。

人多了,就要有个顺序,这个顺序通常以“馆职”来区分。当时设有图书机构弘文馆(宋改成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合称三馆,并在三馆设立大学士、兼修国史等官职。宰相例先兼集贤院大学士,称为“集贤相”;升级至亚相后改兼修国史,称为“史馆相”;最后荣升首相,则兼昭文馆大学士,称为“昭文相”。

这样,从唐朝中后期,历经五代,一直到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前,宰相的主要名称一直是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或同二品这四个,始终没有改变。

不过也有特列。一个是唐宋时期,经常给地方一把手节度使加宰相衔,称为“使相”。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里的杨业,被称为“杨令公”,就是因为杨业在死后被追封为“中书令”,而“令公”即是对中书令的称呼。但这个中书令,只是使相,而不是宰相,理解成“宰相级待遇”就好。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2)

“杨老令公”的称呼也是有渊源的

另一个,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又开始崛起了。就像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宰相的丞相和三公逐渐被架空,作为秘书的尚书、中书、门下诸官日益壮大并最终取而代之一样;当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以后,新的秘书班子又准备壮大起来取而代之了。

这次的秘书班子,一个叫枢密使,最初由皇帝的私人奴仆宦官担任,执掌枢密院,五代以后改用士人和武人,成为凌驾于宰相之上的决策者,甚至皇帝也要让他们三分。在周宋之际,经过周世宗郭荣、宋太祖赵匡胤的努力,枢密使的权力才重新被压制下来,但依然分割宰相权力,成为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另一个秘书班子叫翰林学士院,供职其中的翰林学士负责起草诏书,其中的首席称为翰林学士承旨,有“内相”之称,往往也参与大政决策。

此外,宋初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曾任赵普为独相,为了协助赵普办公,设立了参知政事。“参知政事”本来是唐朝宰相的加号,到了宋初却成为宰相秘书、宰相助理。不过在开宝六年(973年),随着赵普权力渐重,赵匡胤将参知政事改为副相,这一次不仅皇帝的秘书班子要上台,连宰相的秘书班子也被抬出来制衡宰相。赵普后来罢相,但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却留在了宋代的制度框架中。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3)

让宰相的秘书来分割宰相权力,算是赵匡胤的一个“创举”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太宗末年,寇准担任参政,权力一度与宰相相当。不过绝大多数时间,参政只是副宰相,宰相缺位的时候,可以暂时代行宰相职权。

这样,宋代的宰相虽然仍然是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或同二品,但在宰相之外,既有副宰相参知政事,又有主管军事部门枢密院的枢密使、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签枢密院事等,参知政事与枢密院诸官合称“执政”,执政又与宰相合称“宰执”。但执政毕竟不是宰相。

北宋后期至南宋:三省终于合并为一省

【文长不看版】

【北宋后期至南宋】

总治三省事(“公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太宰兼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丞相)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右丞相)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4)

北宋元丰改制后的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改革官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设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不过这三省长官都是虚设,并不授人,实际仍以次官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管理三省。与此同时,又规定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这样,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就成为了新的宰相名称。

同时,又撤销了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相(作为副相的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是不兼尚书仆射的)。

宋神宗的本意是恢复三省制,但与唐朝一样,三省制维持不下去,最终又再次向一省制发展,相应的又出现新一轮的宰相改名大潮。

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废除了此前的荣誉性官职“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改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称三公为“真相之任”,三少为“次相之任”。同时又对三省长官改名字,尚书令废而不置,左仆射改称太宰,右仆射改称少宰,侍中改称左辅,中书令改称右弼。当然,如同侍中与中书令从来不授人,左辅、右弼也是虚位。于是,宰相的正式名称,就变成了太宰兼门下侍郎(首相)、少宰兼中书侍郎(次相)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5)

北宋政和改制后的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号称凌驾于一般宰相之上的“总治三省事”。著名的“六贼”之中,蔡京便以太师总治三省事,王黼以太傅总治三省事,均在太宰之上。由于太师、太傅属于三公,所以蔡京、王黼又被称为“公相”。此后,又把“三公”重新改成了荣誉头衔,嗯,瞎折腾。

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宰相恢复元丰旧名,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三省正式合一,宰相名称又改为尚书左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同时兼任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实际负责人),副相复名为参知政事。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6)

南宋高宗三省合一后的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又将宰相改名为左丞相、右丞相,后来又兼任枢密使;副相仍名参知政事,虚设的尚书令、中书令、侍中正式废除。

孝宗以后,左、右丞相的名称一直用到南宋灭亡。不过从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开始,宋廷又屡设平章军国事、平章军国重事,独揽军政大权,位在宰相之上;宰相的实际地位,反而等同于副相。即便如此,南宋法理上的宰相仍然是左、右丞相。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7)

南宋孝宗以后的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辽夏金理:史上唯一称“宰相”的官职,压根不是宰相

【文长不看版】

【辽】

北面官系统:北枢密使(契丹枢密使)

南面官系统:南枢密使(汉人枢密使)、大丞相、政事令(中书令)、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

【金】

领三省事、尚书令、左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

【西夏】

国相、中书令、尚书令

【南召、大理】

清平官、布燮

辽、大理、西夏和金朝,先后与宋朝并立,他们也有自己的宰相制度。

辽朝针对契丹人和汉人的不同习俗,实行北面官、南面官的“一国两制”。北面官管理契丹人等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设有北枢密院(契丹枢密院),北枢密使统领军政,是北面官系统实际上的宰相。与此同时,北面官系统还有“北面宰相”,设有北宰相(北府宰相)和南宰相(南府宰相)。这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唯一正式以“宰相”命名的官职。然而可惜,此宰相非彼宰相,属于“北面宰相”的北宰相和南宰相,只是统帅部族的高级官员,并非宰相之任。

有点拗口,再说一次:属于“北面宰相”的北宰相和南宰相不是宰相……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8)

辽朝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再来看南面官。与北面官相同,南面官中最高统治机构也是枢密院,即南枢密院(汉人枢密院),南枢密使是南面官系统实际上的宰相。两个系统的枢密院均设置于大同元年(947年),辽灭后晋前后。

南枢密院是南面官系统的实际宰相机构,但南面官系统还有名义上的宰相机构,即相对于“北面宰相”的“南面宰相”。

南面宰相中,最高者是大丞相,不过往往为权臣担任,也不常置。辽朝早年,曾以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政事令)、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南面宰相”的名称,但也经常是徒有虚名而已。

直到辽世宗天禄四年(950年)建立政事省,辽朝“南面宰相”才正式建立起来。宰相称政事令,或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兴宗重熙十三年(1043年)改政事省为中书省后,宰相名称也改为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另外,圣宗统和十二年(994年)开始,辽朝设参知政事,其地位也与宰相相当,比宋朝的副相参知政事要高。

一句话,属于“南面宰相”的政事令(中书令)、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都是宰相。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9)

金朝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金朝设有三省,熙宗天会十四年(1136年)时设“领三省事”,作为宰相;天眷元年(1138年)又设平章政事。海陵王篡位以后,罢废中书、门下,只留尚书省,一度不设平章政事;但随后又恢复了平章政事。此后,金朝制度逐渐走上正轨,以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为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

西夏早年百官无首,国相、中书令职能接近宰相。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年),李元昊又设尚书令总理国政,是为宰相。

大理国祚继承自南召及其后诸国,南召宰相名清平官,大理宰相名布燮。

元明:最后的宰相

【文长不看版】

【蒙古】

也可札鲁忽赤(大断事官)

【元】

中书省:中书令(虚衔)、右丞相(“大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

尚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

太祖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当时官制朴素,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宰相。不过倒是有一些官职被视为宰相。比如成吉思汗时期的也可札鲁忽赤(大断事官),就是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窝阔台时期的中州断事官,甚至被直呼为“丞相”。与此同时,主掌文秘工作的必阇赤也逐渐获得了一些行政权。

太宗二年(1230年),窝阔台又任命耶律楚材为中书令,镇海、粘合重山为右、左丞相,看起来很像是宰相,但当时蒙古并没有中书省,耶律楚材等人本身还担任着必阇赤。这时期的中书令、右丞相、左丞相更像是尊号,而非宰相称号。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10)

蒙古帝国疆域辽阔,早期制度也相当粗犷

直到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建立中书省,任命了中书省平章政事1名、左丞1名;同时建立了燕京行中书省,设1名丞相,2名平章政事,1名参知政事。次年,忽必烈又将宰相员额调整为右丞相2人、左丞相2人、平章政事4人、右丞1人、左丞1人、参知政事2人,实际是两套班子,一半留在开平的中书省(都省),一半留在燕京的行省。如果忽必烈去了燕京,那么燕京的中书省就是都省,开平的则为行省。这时的宰相既有蒙古人,也有契丹人、畏兀儿人,但最多的还是汉人,占了一半以上。到了中统三年(1262年),两省正式合并为一省。

与此同时,中统二年(1261年)十二月,忽必烈以嫡长子真金为燕王、中书令,后来真金又被封为太子。自此以后,以太子兼任中书令成为蒙元的制度,太子位缺则中书令成为虚衔。不过太子兼中书令,也只是名义上的中书省长官。

此外,蒙古和元朝初期还曾在至元七年(1270年)、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至大二年(1309年)分立过尚书省,往往尚书省的权力大过中书省,但皆数年即废。

到这里我们可以捋一捋蒙元时期宰相的脉络了。

宰相和丞相哪个是具体的官职(史上唯一被称为)(11)

元朝宰相制度(点击大图)

在蒙古国时期,具有宰相地位的是也可札鲁忽赤。

忽必烈掌权以后,包括元朝,宰相主要是中书省的中书令(虚衔)、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其中右丞相为首相,人称“大丞相”;另外左丞、右丞、参知政事为副相。员额有变动,元朝后期,大体上是右丞相1人,左丞相1人,平章政事4人,即宰相满员时有6位;左丞1人,右丞1人,参知政事2人,副相有4位。

三次短暂设立的尚书省,宰相有尚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平章政事,副相有左丞、右丞和参知尚书事。

明朝初年,继承元朝制度,也曾以中书省为宰相机构,以左丞相、右丞相为宰相。而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年),借着妇孺皆知的“胡惟庸案”,朱元璋破天荒地废黜了三省,也废掉了宰相制度。

如果从商朝算起,宰相制度有小3000年的历史,比皇帝制度还要长上小1000年。在宰相制度的演变中,尤其是有了皇帝以后,总是宰相的权力被分割。一个变两个,两个变三个,三个变一群。这还不够,还要搬出皇帝的秘书,甚至搬出宰相的秘书,继续分割宰相权力,直到取而代之。

明朝废除宰相不久,作为皇帝秘书机构的司礼监与内阁正式走上前台。司礼监掌印太监被称为“内相”,内阁大学士被视为宰相。然而,秘书终究是秘书,他们不是百僚之长,也不是政府首脑,自然也没有权力直接领导百官处理政务。

好在明朝的“秘书”们还可以对皇帝表示抗议,到了清朝,这些秘书更是威信扫地。在清朝,同时兼任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者,被视为“真宰相”。不过这样的所谓“宰相”,对皇帝惟命是从,也就难怪会出现曹振镛这种“多磕头,少说话”的混账逻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