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许多注意事项(关于月经的种种科普你都懂吗)

月经是性成熟女性的生理现象,月经正常来潮是女子发育成熟并具备生育能力的标志。如何保证月经能够正常来潮?月经和饮食有什么关系呢?

月经的许多注意事项(关于月经的种种科普你都懂吗)(1)

一、足量饮食是月经的源泉

妇人以血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血赖气的推动而周流全身。气血 旺盛则胞宫血海充盈,月经自然正常来潮。只有气血充盈,月经才能正常来潮。如何保证气血充盈呢?当然要靠后天脾胃来化生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为气血之源。足量的饮食水谷,是气血充盈的源泉。只有脾胃源源不断地化生后天的水谷精微,才能保证气血充盈。因此,足量饮食是维持正常月经来潮的源泉。

月经的许多注意事项(关于月经的种种科普你都懂吗)(2)

二、饮食失宜则月经不调

1、饮食不足:饮食足量不但是月经产生的源泉,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若过度节食、饮食不足、偏食、厌食,可导致气血乏源,精亏血少,后天不能充养先天,肾精不足,冲任失养,胞宫空虚,无血可下,将导致月经过少、闭经、不孕、卵巢早衰等病症。

2、饮食过度:若饮食过度、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腻,会损伤脾胃,脾失运化,中焦积滞,水湿停聚,酿湿生痰,痰湿阻滞,冲任不畅,胞宫闭塞,可引起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症。

3、过食寒凉: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收引凝滞。过食寒凉生冷之品,易伤脾胃,损脾阳,日久则导致脾胃虚寒,易出现胃寒、胃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等症状。过食寒凉生冷,寒邪从内而生,客于下焦,寒凝胞宫,血得寒则凝,以致冲任凝滞不畅,不通则痛,引发痛经、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宫寒不孕、产后腹痛、产后身痛等病症。

4、过食辛辣:辣为温热之品,过食辛辣,则热从内生,迫血妄行,引起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经行吐遇、胎漏、产后恶露不绝、异常子宫出血等病症。

月经的许多注意事项(关于月经的种种科普你都懂吗)(3)

三、食疗可以调理月经

1、保证足量均衡饮食:切不可为追求“苗条”而过度节食减肥,以免造成气血虚弱引发卵巢早衰,出现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闭经、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精神疲倦等气血虚弱的症状。在保证足量的蛋、奶、肉等营养食物摄入的前提下,可用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等补益气血的中药与鸡、鸭、鱼、肉等食物炖服;也可服阿胶以补血养血,食山药以健脾养胃,食山楂以消食健胃。

2、勿过食肥甘厚味:对于无气血虚弱症状而身体肥胖者,切莫暴饮暴食、过食肥腻之味,以免形成湿阻气滞,出现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白带量多、身重困倦、肥胖、多毛、座疮、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病症。如出现以上痰湿阻滞之证,饮食宜适量、少食肥腻,可用山药、薏苡仁、芡实等健脾利湿类中药与扁豆、绿豆、红豆等食物熬粥饮用。

月经的许多注意事项(关于月经的种种科普你都懂吗)(4)

3、莫过食寒凉生冷:尤其在经期、产后,切莫贪凉饮冷,以免寒凝胞宫,冲任血寒而导致痛经等症状。如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畏寒怕冷、四肢冰凉、小腹冷痛、夜尿频多、大便稀、痛经、宫寒不孕等阳虚内寒病症,可用当归、生姜、小茴香、桂皮等温补的中药与羊肉、牛肉炖服。在月经期间,也可以服用红糖、生姜等热性食物。

4、不过食辛辣温补:平时或经期过食辛辣之品易生血热。如无气血虚弱症状而过服温补之剂,易致阳盛血热;情绪抑郁日久或大怒,则生肝郁血热,均会导致月经过多、月经先期、经期延长、崩漏、异常子宫出血等病症。如有月经过多、色红质稠、有血块、面红目赤、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等血热之病症,可用菊花、蒲公英、合欢花等疏肝清热的中药泡茶饮,或以银耳、百合、枸杞子、冰糖炖服。

总之,正常饮食是气血之本、月经之源,不可过度节食减肥,也不可过食肥腻,更不能过寒、过热、过燥。只有正常饮食,才能气血旺盛;只有足量饮食,才能月经正常;只有卵巢功能正常,才能不过早衰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