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支教三件事(支教老师田银伟)

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柳青

因为一部微纪录片《大山里的呼唤》,“90后”女孩田银伟的支教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而这份在网络世界打动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感动,还要从两年前开始。那时,因为偶然看到一条公益广告,她给自己的职业道路按下了“暂停键”。

后来的故事轨迹,是这样的:她辞去广州一家上市医药公司高薪工作,来到只有3万人的广西百色田阳区五村镇,成了一名支教老师。

在一大半学生是留守儿童的五村镇中心小学,初登讲台,她就要带三、四年级的语文、英语、思想品德课程,“一开始都是懵的”。

除了授课,她还选择坚持每周家访,这让一些难以和父母团聚的孩子们,享受到了久违的“家人陪伴”。因为她的到来,这些孩子还第一次学到了近乎失传的当地黑染手艺。直到现在,她教过的学生还会给她发短信,亲切叫她“田老师”。

11月的广州依然温暖,在一家安静的茶室,留着利落短发、略显小巧的田银伟对封面新闻记者说,“我想让这些孩子们看到自己家乡的美丽,愿意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此时的她,已是广州一家私立学校的小学语文老师。这也是因为支教经历,而发生的职业规划转变。

放弃医药公司工作

“我一定要去支教”

田银伟曾支教的五村中心小学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总数超过40万人,主要集中在贵港、玉林、钦州、百色、南宁等市。田银伟回忆,五村中心小学有一到六年级共13个班级,574人,“我们班里的孩子一大半都是有贫困补贴的。”

2017年1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鼓励社会组织有序组织大学生等到贫困地区扶贫支教。

在成为支教老师前,田银伟在广州一家医药公司工作,“当时待遇还有工作环境都很好,领导也对我挺好,但总感觉不是我想要的。”在河南长大的她,因为喜欢南方的花草和温暖,南下求学并定居,似乎骨子里就带着“折腾”。

工作两年后开始迷茫的田银伟,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家公益组织“育人遇自己”的宣传语,“那句话打到我的心坎里。我当时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支教。”

北京教师支教三件事(支教老师田银伟)(1)

投简历之后两个月,田银伟“心愿达成”。她说,来到广西是机缘巧合,当时支教备选地有广西、甘肃、云南等地,而第一选择是云南,“当时觉得支教这种浪漫的事,应该发生在美丽的地方。”但最终,她来到了当时最需要支教老师的广西。

始于“浪漫情怀”

跌入“残酷现实”

浪漫情怀很快被现实打破。如果说连绵的青山、清脆的鸟声、诱人的新鲜水果满足了田银伟对支教生活的幻想,那来到百色的第一个夜晚则给了她“当头一击”。

“真正到了学校支教才发现,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田银伟说,她和另一名支教老师同住一个宿舍,“只有两个铁架床,上下铺,上面放东西,下面睡觉。”布满污垢的厕所、坏了的门锁、飞着昆虫的卧室,逼迫两人当晚网购了许多生活用品,重新打造即将陪伴她们两年的小窝。

更大的“打击”则来自学校的孩子们。田银伟当时支教的班级有40多名学生,她接手时,学生们正值三年级,“要带到四年级。”教授课程主要是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等。“他们并不是我想象的热情洋溢,可能根本都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在哪里。”这些孩子的家长多半在外打工,有些孩子长期缺乏父母陪伴,“非常缺乏自信心,很敏感,又进一步导致他们学习行为和交流表达都有问题。”

来到学校的前三个月,田银伟不停思考,“在想如何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如何打开孩子心扉,让他们接受我,信任我。”

学生家长抽空陪孩子

“觉得一切都值了”

为了尽快走近学生,田银伟坚持每周末都家访。她回忆说,当时有一个三年级小男孩,“在学校里普通到都没有太多印象”,家访时才发现他是一个人住,“大夏天床上还是厚毛毯,很脏,黑油油的,衣服也不换。”

田银伟尝试与孩子父母沟通,希望他们周末抽空陪孩子,起初父亲直接拒绝,“周末也要做工,不做工哪有钱挣。”在她的协调下,孩子母亲终于同意田银伟要求。“后来有一次,我看到他爸爸骑着摩托车在校门口等他,那一刻我觉得就都值了。”而这个男孩也变得开朗,成绩也从“几十分、十来分”到“能考七十多分。”

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田银伟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2019年初,在一次大理游学活动中,她受到当地项目教学法启发,在田阳区开始筹划“热爱家乡项目”,分为公厕建设、推广壮族五色糯米饭、探索壮族扎染三组。这个项目由7位老师带队,但策划、执行均由五村中心小学学生组队独立完成,“比如公厕建设组,需要小分队在村里走访、为公厕选址、和政府及村民商谈等。”探索扎染小分队,向当地老人学习技术,制作手工艺品,今年6月,部分手工艺品在当地青少年宫展览,“现在这个项目延续下来,在学校招收新成员(学习扎染)……目的想让孩子看到家乡美丽的地方,去了解她,愿意去建设家乡。”

北京教师支教三件事(支教老师田银伟)(2)

谈当代新青年

有责任 有热情

“应该是有一种社会责任感,然后有自己的理想和热情。热情可以给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开始,责任感让我们把这份热情坚持到底。”在谈及当代新青年应该具备的素质,田银伟说道。

直到现在,田银伟还会收到五村中心小学学生的信息。虽然支教结束了,但她仍心系五村中心小学,目前她正在联络将所在学校图书馆的一些旧书捐赠给五村中心小学,“其实这真的好像有一根弦,随时可能会碰到可以连接上的,我也都会尽努力去连接上,没有停歇。”

北京教师支教三件事(支教老师田银伟)(3)

让青春力量激荡,让青春正气昂扬。

封面新闻长期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你心中的新青年”人选。

哪些向前奔跑的身影曾感动过你?

快来给我们推荐吧!

【推荐方式】

欢迎通过封面新闻APP的爆料平台,推荐你心目中能够代表中国力量的新青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封面新闻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相关稿件下方留言,欢迎向我们推荐。

【推荐标准】

①年轻:14-40周岁②正能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③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甘于奉献④创新力:勤于学习,善于创造⑤引领风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