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滕王阁序原文全篇(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十一)

《滕王阁序》品读赏析了整整十篇,已至文终。但总觉意犹未尽,难以割舍。

记得多年前,到南昌出差登上滕王阁,景色之美自不待言,更难以言表的是于阁中诵读《滕王阁序》,就如同在豪华餐厅品尝山珍海味,只因公务匆匆来不及咀嚼和消化。当时我便暗自思忖,何时退休赋闲了,一定找出这篇美文,好好的、细细的品味一番,直至心满意足。

课文滕王阁序原文全篇(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十一)(1)

文章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其它,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充满诗意。

课文滕王阁序原文全篇(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十一)(2)

另外,文章还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简练含蓄,喻意深刻。

课文滕王阁序原文全篇(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十一)(3)

如此炫丽华美的词藻,以至于让人们都感觉这滕王阁配不上这文字了。明清间有一篇叫《姜斋诗画》的文章就说到:“滕王阁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王勃一序,脍炙今古,求所谓飞阁流丹、飞云卷雨者,何有也?”意思是,王勃写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而这被写的滕王阁却名不符实,文中说这阁楼“飞阁流丹、飞云卷雨”,来这一看,在哪呢?

课文滕王阁序原文全篇(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十一)(4)

正所谓看景不如听景,赏文胜似赏景。再加上如此这般的赏文习字,果真是一顿饕餮大餐啊。

课文滕王阁序原文全篇(赏文习字滕王阁序之十一)(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