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

文章作者:琢磨君

人生,凡事应该有度,过了就不好。 自信过头就成为自负;原则过头就成为僵化;开放过头就成为放纵;随和过头就成为盲从;胆量过头就成为张狂;精明过头就成为自私;直率过头就成为草率。

同理,物极必反,谦虚过头了就是虚伪!虚伪之人,常有这2种“假谦虚”,我们需要多加警惕。以下这2种人越是谦虚,越是讨人厌。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1)

1、无能的人,假装谦虚;

国学大师曾仕强讲:“《易经》六十四卦,只有‘谦卦’是从头到尾都是好的。但是讲到谦虚,我们就要记住了,你要有能力,你要有实力,你要有表现,你才有资格讲谦虚。什么都没有,我很谦虚,人家心里好笑,你是无能。你没有好的成绩出来,你不能讲谦虚,根本连谦虚的资格都没有。”

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老子所说的“盛极而衰、物极必反”的法则。但是当我们还是属于弱者,自身能力不行的时候,就需要不断开拓进取与奋进,不能错过积蓄能量的大好时机。如果你在自己弱小的时候,就表现得很“佛系”,与世无争,过分谦虚,就会显得很虚伪,还不利于人生长远发展。

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2)

例子1:有些同学明明考试成绩很差,能力也一般,却假装大度地说:“我是故意把第一名让给某某的”。这种谦虚就是一种虚伪和无能,更是一种自欺欺人。

例子2:有些人明明是自己不愿意努力上进,却自我安慰道:“鲜花总要绿叶来配,我只是甘于当绿叶罢了”,好像他们多么谦虚,多么有奉献牺牲精神一样。其实这种谦虚也是无能的虚伪,是为自己堕落找借口罢了。

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3)

例子3:老王非常好面子,还喜欢装,在外面吃饭聚会的时候,装得很斯文,也表现得很谦虚礼貌,本可以吃饱饭,但只是吃两口,就说“我吃饱了”。回到家后,他发现肚子饿得咕咕叫,又做饭吃,而且是狼吞虎咽。这种人在外面的谦虚是虚伪,也是做人不实在的表现,而且这类人往往能力一般,喜欢做给他人看。

还比如,你做生意,但脸皮太薄,遇到该赚的钱不赚,表现得无欲无求,过分谦虚做人,就很难发大财。俗话说得好:“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在你弱小无能的时候,就不要假装高大上,死要面子活受罪,而要多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填饱肚子,多赚点钱才是最重要的。

一旦你由弱变强,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才有谦虚的资格。而且你越强大越谦虚,可以顺应“天道”,避免他人妒忌,避免好福气“水满则溢”,所以说这个时候才真正需要谦虚低调。

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4)

2、有才华的人,过分谦虚;

处世奇书《菜根谭》中说:“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意思就是说:节俭本是传统美德,但是太过分节俭,就会论为行为卑鄙吝啬的守财奴,如此反而会伤大雅,给人感觉不好。谦让本是一种美德,如果过分谦虚,就会变成卑躬屈膝,显得很虚伪,给人一种心机重、城府深的感觉,反而弄巧成拙。

一个人若很有才华,虽然不能过分骄傲炫耀,但也不能过分谦虚谨慎;要不然就会伤大雅,拉远与他人的距离,给人一种虚伪、阴险、城府深的不好感觉。

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5)

比如说,小王是公司里面的年度销售冠军,按道理说他的能力很强。但是他在发表个人演讲的时候,一味谦虚,说自己能力平庸,只是运气好。这就会让其他员工觉得他为人很虚伪,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得了便宜卖乖!

真正聪明而有才华的人,在面对他人赞誉的时候,一面大大方方接受表扬,有礼貌地回复对方一句“谢谢”,然后指出自身做得不好的地方,或者多夸耀对方的优点,这样就可以照顾到对方面子。

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一再暗示刘备是大英雄,还说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但是刘备死活不敢接受这份赞誉,还装傻充愣,被天上一个雷电吓得掉了筷子。曹操哈哈大笑说:“大丈夫哪有怕雷的道理?”刘备答道:“圣人也怕打雷啊,别说是我了。”

虽说刘备是为了自保,才在曹操面前表现得如此谦逊和懦弱,但他也将自身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刘备的德才兼备众人皆知的事情,他明明很有实力和才华,却假装谦逊,还以弱者的姿态示人,真有点“扮猪吃老虎”的意思。所以说,一个人明明很有才华,但是表现得过分谦虚,就会让人觉得虚伪,讨人厌。

谨慎谦虚的人是不是说话不多(虚伪的人常有这2种)(6)

结语:

为人处世,凡事应该有度,因为: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好在适度。《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但是做人过分谦虚,就会向虚伪的方面发展,继而慢慢变成虚情假意的小人,这就非常不应该了。

我们应该牢记:谦虚过头了就是虚伪,并对以上2种“假谦虚”的虚伪之人——“无能的人,假装谦虚”、“有才华的人,过分谦虚”,多加警惕。因为这两种人越是谦虚,越是虚伪,还越讨人厌!朋友们,您身边有这种人吗?

琢磨君——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传播国学经典智慧。

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