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字型创始人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

五笔字型创始人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1)

【1979-1989】

时代背景

整个社会深刻转型,那些抱着“科技报国”梦想的第一代信息技术人员毅然“下海”,投入产业化发展的浪潮。

人物名片

王永民,1943年12月生于河南南召,五笔字型(王码)输入法发明人,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曾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2018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五笔字型创始人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2)

八十年代,王永民在推广五笔字型。受访者供图。

苦熬4年多完成“登顶一跳”

五笔字型创始人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3)

王永民设计的五笔字型键盘联系卡及中外合资的286电脑

1983年1月,保定,天寒地冻。已经39岁的王永民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使用英文原装键盘36键汉字编码方案的上机试验。但他很快获悉,台湾已经有了更先进的26键“仓颉码”输入方案。他的方案白费了功夫。

138键、90健、75键、62键、36键。要知道,这些降序排列的每个数字的背后,是他苦熬4年多,一次次对成千上万的方块字解码和重新编码的颠覆性重构。36键方案当时在大陆虽已无人望其项背,但王永民毅然决定推倒重来。

在寒冬的小旅馆里,经反复试验,他终于发明了一种叫“末笔字型识别码”的奇妙方法:把36键方案升级为25键方案,实现了成千上万的方块字与西文原装26个字母键盘的无缝接轨。

王永民完成了世界上汉字输入技术的“登顶一跳”,靠着这项发明,他也获得了印刷界的最高奖——毕升奖。

住过地下室办过公司 大起大落中继续前行

五笔字型创始人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4)

发明“王码五笔字型”后,王永民紧接着就当起了推广员。1984年,他带着一台电脑来到了北京,租住在一间地下室里。他日复一日踏着破旧的单车,不厌其烦地去各个机关、部门、工厂宣传演示。

“当时,一天7元的房钱我还老是交不起。吃饭也没钱,早上都是窝头馒头加咸菜。”王永民回忆道,“但这也是一段乐在其中、苦在其中的经历。”

1986年底,事情出现转机,美国DEC公司愿意出20万元专利款购买“五笔字型”。王永民得以搬出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在这之后,随着电脑业的迅速发展,“五笔字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后来,王永民才开办了王码公司。

到了1992年,王码公司净利润达到1000万元,绝大部分是微软等国外公司支付的专利使用费。

但就在1992年,一场先赢后输的专利使用官司让王码公司开始走下坡路,这场官司被《科技中国》称为“中国知识产权世纪末第一大案”。

虽然“专利风波”影响了王永民,虽然社会环境已变,虽然各种输入法争奇斗艳,但王永民对推广五笔字型依然痴情不改。在将产品更新到98版、新世纪版王码五笔和靠单手输入的“王码鼠标”的道路上,他一直在探索。

像玩游戏一样轻松学“五笔”

尽管现在年逾古稀,王永民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如何让五笔字型更简单易学,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他又发明了“动漫游戏学五笔”,希望年轻人不用背字根,也不用拆字,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愉快地学会五笔字型输入法。

王永民透露,他将参加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观礼,这是国家给予他的莫大荣誉和鼓励,“我最大的贡献不过是参与了汉字渡过世纪难关的科研项目,并发明了五笔,使我们的汉字没有走入死胡同”。

五笔字型创始人王永民(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5)

王永民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受访者供图。

寄语新时代青年

汽车在不平坦的路上行驶总会颠簸。开慢车时,小坑坑、小石块就颠得你难受。青年人遇到事情倒不如干脆开足马力,义无反顾,奋力冲过去,颠簸反而小了。


特约记者 李一川

编辑 夏赛赛

审核 田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