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前三季度全国因灾死亡失踪525人)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10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干旱、风雹、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525人,紧急转移安置233.5万人次。

自然灾害二级应急响应(前三季度全国因灾死亡失踪525人)(1)

应急管理部。资料图

此外,前三季度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倒塌房屋3.4万间,不同程度损坏53.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61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95.9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0%、30%、71%、29%。

据介绍,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水旱灾害多发并发,西部地区青海、四川发生强震,局地次生地质灾害高发,风雹灾害点多面广。从发灾时段看,年初除发生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2月份南方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外,总体灾情平稳偏轻。进入夏秋季后,相继发生华南、江南等地和辽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长江流域罕见伏秋连旱,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等局地突发山洪,四川泸定6.8级地震等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区域分布看,前三季度南方地区灾害损失明显偏重,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比74%。从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看,西部地区较多。从受灾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来看,中部地区损失较重。

前三季度,我国共发生43次强降雨过程,全国面降水量52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广西、广东、福建、江西、辽宁等28省(区、市)共有61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部分地区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局地山洪灾害频发重发。华南前汛期先后经历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珠江流域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发生流域性较大洪水,北江发生特大洪水,多地出现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除6月份华南、江南洪涝灾害偏重外,7、8月份东北等地发生较为严重汛情灾情,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份洪涝灾害较常年同期偏轻。此外,全国共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543起,地灾类型以中小型为主,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南、华南、西南等地。

前三季度,受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大和拉尼娜现象等影响,我国平均气温偏高,中东部地区夏季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造成较为严重干旱灾害。今年以来,相继发生年初珠江流域冬春连旱、4月至6月中旬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春夏旱、长江流域罕见伏秋连旱。当前,长江中下游湖南、江西、湖北等地旱情仍在持续。特别是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持续高温少雨,高温日数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干旱快速发展。极端高温干旱对相关地区农业生产、人畜饮水、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8月份旱情峰值时,全国共有449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284千公顷。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干旱灾害受灾人次、因旱需生活救助人次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56%、62%和72%。

前三季度,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8个台风生成,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其中,有4个在我国登陆。7月2日,第3号台风“暹芭”在广东电白沿海登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较多年首台平均登陆时间偏晚、登陆强度偏强,造成广东、广西、海南、江西4省(区)186.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1.1亿元。8月份,7号台风“木兰”和9号台风“马鞍”分别登陆广东沿海地区,两次台风强度不大,未造成较大灾害损失。9月份,第12号台风“梅花”先后四次登陆我国,登陆强度强、大风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对浙江、上海、山东等地造成较大影响。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台风灾害受灾人次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66%和87%,为近年来同期最低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