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情缘171章(无奈的红尘情缘)

红尘情缘171章(无奈的红尘情缘)(1)

第271回 游戏官场

沈总最近有些生气,因为有人总往上写匿名举报信,虽然不是直接对他,但他能感觉出来,举报人的目标就是他。

说实话,他不怕。因为他在建筑业打拼已经几十年了,从一个灰土班的工人,坐到了这个几万人企业的头把交椅,这种事情遇见太多了,根本算不了什么,也对他怎么着不了。

曾经有一个职务不低的地方官,落马后说过一句发自肺腑的体会:官当到我这个级别,就没人再管了。意思是在他管理的地区,他就是“土皇上”,上面拿他没辙,已经管不了他了。

沈总对此深有体会,他自己就是那样,官当到大企业的一把手位置,上面确实没人管了。但他知道,上边没人管,并不是不敢管,而是不好管,因为上边所要办的一切事情,都要由他办理,他能够给予他们莫大的好处,他们怎么再好意思管?

譬如,昨天就有个上面的头头来电话,让他给自己儿媳妇安排工作,点名要去宣传部,并且争取不坐班,因为家里孩子太小……

当然,这只是面上的小事,在他们之间只能叫做“毛毛雨”,一个人如果连“毛毛雨”都不能“下”,在官场上是不会走太远的。

管理学上有个词叫做“利益共同体”,原意是“让守业者和创业者成为利益共同体,使用股权激励方式,让经理人关心股东利益,使经理人和股东的利益追求尽可能趋于一致。”

沈总感觉太绕嘴,也太难懂,于是给改成为:所谓“利益共同体”,就是让你上司们与你的利益绑在一起,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唇齿相依,水乳相容。

你想,如果你的上司与你是“利益共同体”,他能管你么?好意思管你么?真正有人投诉你,他们会竭尽全力压事,尽可能的保护你,因为他们知道:“害”你就等于害他们自己。

沈总是建立“利益共同体”的高手,他善于把“上边的人”,分类型、分级别、分系统、分特点,与自己组建起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并保证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他们能占便宜。

所以,“上边人”都公认他是个厚道人,请千万记住,官场上的“厚道”,与平常说的厚道是两个概念,凡是在官场被称为“厚道”的人,无不是当官真正当“明白”的人。

因此,真正让沈总生气的,并不是因为有人举报投诉,而是自己的心腹手下太不争气。

譬如,最近这次举报内容,就是集团总会计师蒋群“顶风作案”,在上级三令五申“反四风”之际,大张旗鼓的给自己儿子办婚礼,给下属所有二级班子下了请柬,邀请届时光临。

本来,尽管上面要求制止,但家里孩子办个婚事,请一些亲朋好友参加,只要不太离谱,沈总并不觉得有多大事,因为毕竟是人家的私事。但作为集团管钱的领导,直接下请柬给班子,甭说别人,连沈总都感觉做的太过火了。因为这就意味着绑架下属班子,让集团所有“副处级”以上的干部,都要给他儿子送贺礼。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都不叫索贿受贿,根本就是巧取豪夺。沈总心想:也亏你蒋群能想出这么大胆、这么缺德、这么傻逼的主意,人家不举报你举报谁?

但是,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蒋群要大办婚事,为什么没有制止,或者提醒他树大招风,办事悠着点呢?真正的答案是:他与蒋群的关系,实在是到了不能说、不好说的程度。

一般说来,在任何一个企业,老板的真正心腹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财务经理,一个是办公室主任。财务经理帮老板搞钱,办公室主任帮老板花钱,这是在论的。

像沈总这种草根出身的老板,一没学历,二没背景,完全靠人民币趟道,尤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蒋群实打实是沈总的铁哥们。

人们都传说,在这个集团中,沈总有三个心腹,被称为“三大牛逼”。一个是集团劳保部经理,一个是集团人事部经理,一个是集团财务部经理。在这“三大牛逼”中,财务部经理蒋群高居其首,简直牛逼到不可一世地步。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手里有钱。钱在所有的企业中,犹如国家的“枪杆子”,伟人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这些年,蒋群鞍前马后,确实助了沈总一臂之力,可以说沈总的一切“大事”,都是在他经手下完成的。他对于沈总,可以说不算有恩,也说是有功。基于这种关系,即使他出现了“婚礼门”投诉,沈总还真是难张口指责他什么。

真正让沈总不理解的,是这些年蒋群在他的手下,经他指点可是没少挣钱,并且挣的钱都没留下什么痕迹。但这次在风声这么紧的情况下,他为啥还偏要给儿子大办婚宴,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

譬如,沈总曾经点拨他:挣钱靠索赔,索赔有回扣。意思是如果合作方向集团索赔,只要沈总批准的,无论数额多大他都要支付,因为里面有他的回扣。仅此一项,这些年他就挣了多少钱?

为此沈总经常感慨:古人说人心无举蛇吞象,看来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就说是有点本领和运气,占据了那么个职务,但也不能没完没了的索取啊?这么没有节制的发展下去,不就都成了张承志了么?

真正让沈总憋气的,还不止是“婚礼门”被投诉,而是前任董事长对他的奚落。

他的前任董事长是个青年才俊,毕业于名牌大学,因为上面有强硬的后台,升职一直很快。按说四十多岁当上这个企业的董事长,就应当算是不错了。但这样的人从来就是雄心勃勃,也叫野心勃勃,还要找更大的舞台,当更大的官,于是根本没把这里当回事,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跑官要官上,平时在集团见他的面都少,对于集团的事情很少过问,成天深居简出,忙忙叨叨,没人知道他去干嘛了。

董事长“不玩活”,集团的日常工作,必然就完全归沈总负责了。其实说是“完全”,也就是日常琐碎的工作,真正的“大权”还是掌握在人家手里。譬如集团的所有业务都不挣钱,唯独房地产开发是块肥肉,因董事长是南方人,他来了以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头头,清一水的换成了南方口音人,有些人连沈总都不认识,因为房地产开发由董事长直管,根本不向他汇报,他也根本插不进手去。

再如,董事长负责集团人事部,说白了就是干部的选拔任用。几乎再集团每次董事会上,他都要提出一批干部的晋升。其中有的干部根本不是集团的人,或者说属于集团人但根本没上过班,就直接晋升为“副处级”、或者甩开“副处”,直接晋升正处级、甚至副局级。。并且晋升之后,很快就挂着头衔调走了。沈总后来才明白,这叫做到基层“镀金”,为到更好的单位、当更大的官做铺垫。当然,这些来企业“镀金”的人,都是具有一定背景的,或者是直接由上面“交办”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官场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官员成天五迷三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看不出有什么工作能力,但实际人家忙的才是“正事”,因为最终人家的职务步步高。至于你看不上这样人的状态与行为,北京有句老话叫做:你算个屁!

后来,这位年轻董事长果然如愿以偿,晋升到了上边更高的职位。

这天,沈总去“上边”开会,恰好碰见这位董事长。当时,当着许多开会的人,这位前董事长居然大声说了一句:“沈总,我听说你那里举报不断啊,上边现在都埋怨我没把后事处理好,我一调出来集团立即就乱了……”

(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