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有自由才叫真正地活着(永远青春的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有自由才叫真正地活着(永远青春的安藤忠雄)(1)

2022年10月,清冷秋日,远处的硝烟,近处的无常,并不安宁的日常。 四下回望里,我们已习惯在动荡恐惧中寻找力量和自由,以求得攀附与心安。 清水混凝土用看似粗粝的外观,用光与影织就我们的不安,以木与纸般的质地包裹住我们的逃避与痛苦。触摸建筑中理性和感性的肌理,分外迷人。

每个建筑师,大概不得不游走于理想主义与现实犬儒的暧昧地带。 但在追逐光与影,用建筑回应社会的这点上, 安藤忠雄从未妥协。他思考,他学习,他反抗,从不放弃朝向光明的奔跑。 一个身段柔软的斗士;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改变了光的形式,为个体建筑创造出了最多彩的微观世界。

他说“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致敬永远青春,永远坚韧,永远在战斗-光的孩子:安藤忠雄 Tadao Ando

前言

他是:

1. 一位80岁、被摘除了5个器官的老人,但至今仍坚持每周工作六天

2. 他的IDP非常丰富多彩, 从木匠到货车司机拳击手到世界级的建筑师

3. 他被称为“清水混凝土诗人”、对抗都市的游击队员 “没文化的日本鬼才”、“疯狂的老板”、“固执鬼,野生建筑师

他就是 《建筑家-安藤忠雄》

安藤他是一位经常让业主头疼的偏执狂建筑师, 他大部分的设计都是整面无窗的水泥墙,采用让业主瑟瑟发抖的奢侈的公共空间,设计的住宅里, 住户上洗手间需要打伞,好像和舒适两个字毫不沾边。

在他的履历表中他开门见山这么描写自己, 1941年出生于大阪, 以自学的方式学习建筑,1969年设立了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至今我在学习。 是的一个80岁依然未停下脚步的老人, 是怎么从吵架大王成为普利兹克大奖获得者呢,野蛮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的呢。

安藤是日本战后一代的缩影。走过了日本的昭和时代(1921-1989),平成时代(1989-2019)和令和时代. 出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外祖父与军方合作,家底颇为殷实,因为母亲是独生女,那个时代的日本社会要求独生女生下的第一个孩子要送回娘家继承家业,于是身为双胞胎的哥哥,安藤忠雄从小便离开父母, 在大阪和外祖父母生活。但随着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败废墟上的日本,经济萧条、物资稀缺、民不聊生,安藤就成长于这样的战后日本,穷困但坚韧的长大了。

这么一个伟大建筑师的人生起点是个一个老破小-长屋,他在这昏暗破旧的长屋内一直住到了45岁。

日本的国土面积还不及加州的大小,但是却有1.3亿人口,大部分是山地,所以日本的土地资源非常稀缺。而长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是日本传统的房屋形式,是面向平民的集中式住宅,它每一户的门面很窄,细长的样子,很像一个长条形的口香糖,每一户都是并排建的,共用一堵墙,我家的东墙就是你家的西墙(所以谁也别想拆东墙补西墙,邻里关系不要太好)。这种长屋的光线很差,因为经常会被隔壁高层的房屋遮挡光线,而且空间狭小,深入一点的房间可能完全照不到太阳,人住在里头其实是很压抑的。

传统长屋的居住体验是昏暗不洁,冬冷夏热, 所以战后富足起来的日本人热衷于追求缩小版美式郊区现代住宅,宽敞明亮独门独栋。 但在安藤看来, 地狭人稠的日本, 西方的住宅形式并不符合日本社会的实际需求,可以 通过利用中庭和后院等小小的开放空间, 让住宅内外通风良好,感受四季, 正因为从小住在狭小长屋内,让安藤对于住宅的本质有了更多深入的思考,那就是让生活融合在自然之中。而且老宅的童年也让安藤第一次对建筑对工匠有了第一次具体的感受。13岁那年安藤和木匠一起帮家里盖了第二层楼,他自己回忆到,第一次发现屋子没有屋顶原来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而一起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木匠对建筑是那么充满热情,可以不吃午饭一连做十几个小时,这件事让他看到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是一件多么满足的事。

安藤忠雄小时候不爱学习,是邻居嘴里的“吵架大王”,只要路上听到大呼小叫,多半是他和别人吵的不可开交,最后只能是被外婆浇过来的一桶水结束战斗。 不过从小练的大嗓门也是没有浪费,以后在工地和办公室也经常大呼小叫,肺活量十足。这里就不能不提到安藤的外婆,是个对安腾一生有着巨大影响的key person. 安藤外婆是个典型明治时代的大阪女性,独立理性,很看重品行的培养,要求安藤要有自我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对自己负责,14岁就要一个人去做割扁桃体。

后来 因为学习不够加上经济条件不允许,高中毕业后安藤没有再继续上学,受双胞胎弟弟的影响他也做了一段时间的拳击手,战绩23战里仅败3场,不过看到世界冠军原田的专业且高强度的训练之后,他觉得自己 不管是体能还是技巧都望其项背,于是他选择离开这条赛道。

其实很多人的人生剧本写到这里就很难继续了,但这个9月份出生的处女座,我特地百度查了下,处女座男生性格是:有很强的信念,为人主动有独立精神,面对再大的难关也有披巾斩棘妥善解决的本领。

人生转折总在不经意间。放弃了拳击的安藤, 正好赶上日本经济在美国援助下迅速恢复发展, 房地产欣欣向荣的时期, 在朋友的介绍下,接了一些室内设计的活谋生。 机缘巧合下,安藤忠雄在旧书店里看到了一本柯布西耶的手稿集,书里记载了大量的手稿书以及他十年旅行的记录,”

为了买书颇费了一番功夫,青年安藤钱不够,又怕其他人把书买走,就把书塞到书堆底下,每次经过还要去检查,直到等了近一个月,才攒够钱买下。

这本书激发了安藤忠雄要从事建筑事业的兴趣决心,并且计划用打拳和做室内设计攒下的奖金开始旅行,实践柯布西耶所说的 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这向话向, 柯大师本人也在24岁就开始游历,亲身感受学习各地建筑。这意味着他必须耗费所有所有积蓄并中断现有的室内设计工作,犹豫么,应该还是有的。 但外婆说:‘钱不是拿来存的,钱善用在自己身上时才有价值。’所以在60年代,日本开放国外观光后,他踏上了西方建筑的朝圣之旅, 游历了欧洲,美洲,非洲, 这一路环游了日本和欧洲,亲自去看了大量梦寐以求的建筑,并把它们画成手稿,实地去研究它们的结构,光线,设计。这一切成为了他青年时期最宝贵的财富,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未来。

这一次包括之后的多次游历, 让安藤亲身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力量,演变,一路学习积累。比如 万神殿、郎香教堂马赛公寓等对他影响尤其深远的建筑。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马赛公寓 。马赛公寓是柯布西耶实现“城市”理念的第一个提案,城市应以高楼集合佳宅作为主要元素,在他的建筑五项要点中提到的,屋顶结合游泳池、体育馆、日光浴室等各式各样的公共设施成为屋顶庭园,建筑物底部是可自由穿梭其间的混凝土独立柱,让一楼空问自建筑本身解放。马费公寓是作为一个自立的共同体被构想出来的,不愧为“城市中的城市,这很大启发了安藤采用混凝土作为建筑表现方式并且在后期的集合住宅,比如六甲集合住宅里可以看出安藤对于现在都市集合住宅的思考和引申。 可见行万里路是安藤自学建筑的一个方法哦。 不过他也是很努力的读万卷书呢。

由于对建筑有极强的信念和兴趣,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二级建造师和一级建造师的考试,一次性通过,他回忆起来,当时不吃午饭,可以省下1个小时的时间,一年365天就比别人多了非常多的时间。

29岁那年安藤忠雄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但人生剧本是没有那么好写的,因为缺乏人脉和资源,营业的前十年,几乎没有接到任何工作委托。这个小建筑事务所是通过参加各种国内外各种建筑比赛并和一些预算和宅地都很有限的小型住宅艰难生存下来的-他在梅田的工作室,富岛邸。 其实是他的设计的第一个住宅作品。

苦战十年,终于1976年,住吉的长屋,轰动了世界,一举拿下了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

安藤忠雄有自由才叫真正地活着(永远青春的安藤忠雄)(2)

这座长屋位于大阪住吉区的一条老街上,宽极窄,只有4米,但是纵深达到14米,就是个长条形的空间,两层楼,安藤忠雄将长屋改造成有棱有角的灰色混凝土盒子,并在内部分成三等分,前面的部分是客厅和工作间,后面的部分是起居室,连接客厅与起居室的是中间露天的中庭,没有屋顶,二楼有一条走廊,站在中庭可以直接看到天空,能直接感受到雨水,阳光和微风,在这个中庭,生活空间与自然的界限完全消除。

住吉的长屋,是安藤个人建筑史的起点,也是他对于住宅和现代都市人生活本质的一个思考和反叛。当时的日本刚经过伊弉诺景气,战后日本经济的鼎盛时期,经济腾飞,建筑业欣欣向荣,西式生活方式成为了日本人的所谓现代化的标准, 遍地兴建的住宅审美单一,一味追求机能性和舒适性,仿效美式郊区那种样子的房子, 但安藤选择了另一个审美和住宅哲学,这就是都市游击队基地,他认为真正的住宅并不是单纯的便利、舒适,而是就算在有限的空间中也能创造出让人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小宇宙。 所以这时期他的住宅设计都是采用自我封闭的,向内发展,将都市排除在外的洞窟式的住宅,就牺牲了舒适性啦。也是安藤都市住宅观:,虽物资匮乏但心灵充裕。用质朴的材料、单纯的几何结构,不过 分依赖物质而在居住和生活上达到精神的满足一他的建筑词汇苛刻地限制在极少的如混泥土、玻璃板、木材等几种材料中;所有建筑表面只经过清水模处理,毫无装饰,很多项目以近乎成本的低造价完成;建前也充分考虑了最大限度降低在日后维护和使用上的持续投人。

安藤会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质,其实也有一定的日本审美文化根源。历史以来日本是传统和现代设计并存得非常好的国家。日本传统文化受到日本多元宗教的影响,而日本最主要的宗教是神道教,神道教就是主张对万物的崇拜,认为万物皆有神灵,加上后来佛教传入日本,对于禅宗理念的传播,导致他们在审美原则中会更倾向于保留材料本质特征,而不加以修饰。

三十多年来, 东夫妇都依然住在住吉长屋内, 连改造都未曾有, 维持着最初始的设计,真铁粉~~而且身体应该很抗造了。 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当时的评委就说,这奖一大半是要颁给住在这里的东夫妇的。

安藤忠雄有自由才叫真正地活着(永远青春的安藤忠雄)(3)

之后在1989年,安藤忠雄受邀设计大阪的一间教堂,雇主希望设计一间可以让大家聚集祷告的空间,长18米,宽6米(又是一个长条箱子),对,所以你可以想象他又设计了一个长方形的水泥箱子。在面光一侧,他在墙上开了横竖两条缝,构成十字架,光线可以从缝隙透进室内。据安藤忠雄说,这么设计受到柯布西耶朗香教堂光线设计的启发,他说,当我看到不同的光线进入朗香教堂的时候,我想起来这就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组成白色光的每束光也是不通,而我们人类的存在正是作为一种集体的存在。这也是光之教堂的核心。

郎香教堂也是柯布西耶的神作。是的,和刚才我们说的马赛公寓同一个柯布, 经过了二战, 现在技术,机器对人类社会的摧枯拉朽,柯布西耶对现在建筑的理性和僵化有了更多的反思,慢慢转向非理性的后现代主义。他用蟹壳般弯曲的墙体和屋顶, 留出空隙,光线通过墙面的窗洞的彩色玻璃和各种缝隙投射而入,用光营造出教堂的神性庄严。光是建筑的灵魂和气质。这点对安藤在建筑中光与影的营造中影响深远。

安藤的教堂三部曲除了光之教堂外, 另外两个作品是风之教堂,水之教堂,都全面采用了清水混凝土的设计,水之教堂是1988年安藤忠雄在北海道星野度假村中的设计的婚礼教堂,建筑主体由大小两块方块拼接一个巨大的人工水池而成,小方块是教堂入口和接待空间,大的方块是教堂。环绕它们的是一道“L" 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看不到水池,但是可以隐约听到水流的声音。通过蜿蜒曲折的楼梯和回廊,访客需要先经过狭窄的楼梯到达天台,视线豁然开朗,开阔平静的湖面,远处的雪山,浑然一体。接着再通过狭窄的旋转楼梯下两层楼来到礼堂,礼堂正面是是巨大的玻璃隔断,与平静的水面相邻,水池中有一个钢制的十字架伫立在水中。这个人工水池长90x45米,水源来自于周围的一条河。

安藤忠雄通过明暗的空间变化,充分吊足参观者的胃口,在到达礼堂时给人们豁然开朗的体验。同时弱化了内外的关系,将物理空间上的内外之分,在概念上做了融合。这里不得不提下日本的室内设计有明显的内外之分,这里的内外指的是一种概念,在一个房间内可能就存在内外,他们的中间可能就是一扇屏风遮挡。比如玄关,物理上它和房间连在一起,但是概念上它属于外,房间属于内。我们在安藤的很多案子中也能看到他在物理和概念上都极力打破这种区分。

水之教堂运用了现代主义抽象的几何构成手法,追求“意义”的抽象表达,注重当地环境、气候、风俗习惯对建筑的影响,利用混凝土和光营造的几何空间中,表达了含而不露的气质,符合日本传统“幽玄”的审美原则、禅宗美学。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净化灵魂的精神场所.

安藤忠雄有自由才叫真正地活着(永远青春的安藤忠雄)(4)

安藤忠雄有自由才叫真正地活着(永远青春的安藤忠雄)(5)

除了风水光三座教堂, 年轻时在京都和奈良古都观摩的众多古寺也让安藤深谙日本禅宗的精神内核, 所以在接到本福寺重建的委托时,他希望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去解读东方宗教的本源。 于是他大胆计划在山顶设计一座覆满绿莲椭圆形水池池,新大殿被藏在莲池之下,莲池正中一条向下甬道将水面一分为二, 经过昏暗的通道而进入新正殿。当人们沿着水池中央的楼梯向下走,顿时柳暗花明,供奉药师如来的水御堂大厅就在水面下。大厅内部是一个用木头柱子做格网分割的圆形空间。室内和柱子漆成朱红色,每当夕阳的余晒洒向御堂,列柱向深深的室内投下长长的影子,大厅就充满红光,给人以西方极乐的通透辉煌之感。

这样的设计遭到了本福寺僧侣们的一致反对。僧侣们首先不能接受的是没有大屋顶的外观,将屋顶铺满水也被认为是不可理喻;其次是反对向下进入新大殿的方式,传统的佛教建筑都是踏着向上的阶梯进入大殿,以表达宗教修养的提升和对真理的接近,安藤的向下甬道不仅有悖这一常规,更是需要走很长一段的昏暗空间。在僵持不下时, 幸好有贵人相助~ 三洋电机的井植董事长到大德寺拜访当时已经年过九旬的高僧 立花大龟大僧正,希望能得到建议。没想到大僧正在听完之后立即回答:“进入佛教原点的莲池中这想法非常好,请务必实现。”这一席话使形势逆转,项目马上就动了起来。

安藤常用的三个自然元素,天、水、光,在水御堂的设计中被充分利用:当你站在两堵混凝土墙之间,世间一切都被隔开,能看到的只是头顶天空的变化;水的元素有两个,远景的大阪湾以及近景的莲池;并且建筑师从参岛开始就精心设计参拜体验:从信众进入庙宇的路径开始,安藤塑造了光的流动,沿着参道的白沙,进入莲池中,步下阶梯,白光逐渐渐弱,直至差不多全黑,进入大殿后突然被满堂的红色唤醒,极具震撼。这就是东方的留白美学和日本禅宗文化在现代建筑上的融合。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安藤赶到灾区做修复工作时,被告知水御堂是震中少数幸存的大型建筑,屋顶的莲池甚至成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用水来源。也是佛祖保佑了哦

除了单个建筑或这集合住宅建筑群等, 安藤的作品还有个不得不提的特殊存在,这就是经历了三十年建设的被成为安藤忠雄之岛的直岛。

如今这个小岛不只是濑户内海上的一个离岛,他的价值和意义也远不止倍乐生艺术馆,地中美术馆和现当代的各种艺术作品, 她展示的是建筑的力量,一个靠着建筑的力量让一个老龄化,空屋化,人口流失严重的离岛重生的例子。

直岛人口不足四千人,是一个随着冶金业凋敝而衰落的小岛,岛上污染严重,年轻人被迫出走谋生, 被称为巧虎之父的福武先生找到安藤提出想将直岛重新改造成一个艺术之岛。 安藤初始对于人们会坐船到一个离岛上看展毫无信心,但福武先生也是个倔老头,带领着员工到岛上种树的种种,实在是感染了安藤,于是接下了这个委托, 开始了直岛的项目。 一步步从贝乐思之屋-蛋屋-地中美术馆-直岛民居群,三十年中,一边建造一边思考,和直岛的建造者,使用者,经营者,参观者一起培育了 直岛艺术群落。在直岛上,艺术品并不像其他艺术馆一样只通过购买收藏,而是邀请艺术家到直岛,感受直岛的气质,而创作出直岛only的作品,这种运营方式很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还有通过家计划:让艺术家对本村的古民居村落进行改造; 本村是直岛上自古以来便传承下来的村落,是城墙遗迹、寺庙、神社等老式建筑集中的区域,但近年来受到人口稀疏化和高龄化影响,许多建筑都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屋。艺术计划就是将这些废旧的老屋,进行保护性修缮,并将其变成一件装置艺术品。这是不是给我们古村落民居建筑的保护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呢 ?

在这大生态打造的项目里, 其实我们更想讨论或者反思的是, 是否有一样的有以改造社会为己任的企业家,已经有理想有魄力有耐心的建筑师们让梦想不停留在梦想,让真正一个活着的项目落地下沉健康运营? 。

安藤忠雄在他的传记中写了这么一句话“人心是很难居住在这个数字时代的,我想建造的是能让人心扎根的地方。”他认为建筑的本质是打开人心,去感动他们,人和建筑要产生愉悦的关系。当你可以在自家房子中摸到隔壁公园探进庭院内的树枝,抬头可以看到不被遮挡的天空,在礼拜时可以感受到来自自然的光,风,水,他们不仅触碰你的肌肤,更能打开你的内心。他认为,建筑必须经过大量的思考,才能找到最佳的答案,只有当人和建筑可以产生互动与情感,这样的建筑才可以经久不衰。安藤忠雄强调爱,很有趣的一件事,他很讨厌智能手机,认为手机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手机里没有爱,无论是讨论工作还是教育,都要面对面去观察,传递,与感触。

不过也是要辩证地看,毕竟现在的疫情时代,很多观念和行事方式也要有所改变。

专注和永不放弃是安藤纵横建筑业几十年的不二法宝,挑战与自由是他创作的不竭动力:他是一个斗士,一个武士,他说,一个人的幸福并不是带在光明之中, 从远处凝望光明, 朝他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 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

愿你我都可以享有真正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一路走来虽然平凡却也风光无限 ,越挑战越自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