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

“哎呀,我家孩子做作业就是特别磨蹭,不是走神就是干着干那,根本专注不了啊!”

“我家孩子做事情倒是还挺专注的,不过太专注了也不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一件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他还是深陷在这件事里拔不出来,导致下一件事情很难开展。”

现在的家长,大都听过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专注力,明白专注力的重要性。很多家长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经常关注孩子专注力的问题。

上述家长之间关于专注力的对话,充满了对孩子的担忧:孩子学习时不专注让人头疼,太专注了也让人担心。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1)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专注是比智商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关于专注力,有些家长虽然知道其重要性,但往往理解的过于片面,认为只要孩子沉浸在其中就是专注力好,其实,专注力并非只有这一方面,它有4个维度。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2)

一、专注力的转移

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些家长可能会惊讶,孩子专注力好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怎么还能变成坏事?

先别急,听我讲述一个十分普通的现象就明白了。有些孩子专注力是不错,但是第一节课是语文课,语文下课了,孩子还沉浸在刚才的知识里出不来。好不容易出来了,课间休息15分钟,孩子跑到操场上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玩得兴奋了,上课铃响起,孩子仍旧沉浸在刚才兴奋地玩耍中,第二节的数学课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仍旧回不到平静的上课状态。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3)

这种现象,便是文中刚开始一位妈妈说的“过度专注,沉浸在其中拔不出来”,即不能做到专注力的转移

专注力的转移,便是专注力4个维度中的其中一个,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注意力从一个事物中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中去。

我们成年人也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比如刚才在算账,算完账接着老板交代你马上写一篇第二天开会要用的演讲稿,脑子一下子切换不过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是自己年龄大了,脑子不够用了,其实质也是我们的大脑做不到注意力的转移。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4)

二、专注力的稳定性

文中刚开始提到的孩子写作业磨蹭,便属于专注力的稳定性差,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在某种事物或者某个活动上面。

其他的现象比如孩子刚开始上课十来分钟注意力还算不错,但接下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老师的讲解中吸引走。听到一点声音立马抬头看看是怎么回事,看到窗外飞过一只小鸟,思绪便跟随着小鸟也飞走了。

有个朋友家的孩子,挺喜欢读书的,这是个好事,但是妈妈发现孩子读书的时候经常串行,明明读的是第3行的内容,读完之后直接跳到第5行,这种视觉稳定性差的现象,也是注意力稳定性差的一种表现。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5)

三、专注力的广度

我曾经在几篇文章中强调过给3、4岁的小朋友讲话时一定要讲清楚,比如给孩子下达一个指令:“宝宝,请你帮妈妈把茶几的抽屉里的充电宝拿过来。”

“宝宝,帮妈妈把书架上第二排从左边数第三本书拿过来。”

这样的指令,不仅是在给宝宝示范如何正确完整的表达,还能锻炼宝宝的专注力,让孩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清楚的察觉或认识客体的数量、任务的多少,而这,正是专注力的广度。

有的孩子在遇到同时要完成多个任务的情况,或者遇到比较复杂的事情时,会感到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其原因便是专注力的广度出了问题。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6)

四、专注力的分配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吐槽自家的孩子:“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这样怎么能专心得了?”

“我家的孩子更绝,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更是把人气死。”

如此吐槽自家孩子的家长,一定对于专注力地分配这个概念不了解。我之前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认为这是孩子没有专注力的表现之一。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7)

专注力的分配,是指一个人好几件事情同时做的时候,能够把专注力有意识的、很好地分配在这几件事情上。

有研究表明,孩子可以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两到三件事情上,能够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我们家长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我们的孩子做不到。

事实上,在学习中,专注力的分配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技能之一。比如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做笔记;英语听力测试时也是一边听一边做题。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8)

五、了解实质,针对性解决问题

了解了专注力的4个维度后,相信很多家长对专注力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孩子再有什么问题时,就能很明确地看出,这是我孩子专注力的哪方面不太好。

看出具体问题了,我们再想出针对性的方案,就变得容易多了。

1、专注力转移差的孩子,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练习如何让自己在兴奋、快乐、愤怒、痛苦的情绪中快速走出来。只要孩子的情绪能够做到快速恢复平静,便能很快进入接下来需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上去。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9)

2、兴趣是孩子天然的专注力,因为孩子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比如孩子看一本小说,感觉到很有意思,在家里吃饭也看、厕所也看,家长不要打断孩子,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吃饭。

当孩子沉浸在在一件感兴趣的事情上,专注力也就悄无声息地在孩子身上形成,并延长时间,甚至发展出意志力。

3、如果孩子专注力的广度差,可以让孩子学会任务分解,把一个复杂的任务,拆分成一个又一个小的任务,当一个又一个小的任务完成之后,复杂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大的任务太过艰难,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在心底里轻易放弃。孩子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小任务的过程中,成就感会伴随其中,家长再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完成复杂任务也就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聪明的孩子专注力方面要好(孩子太过专注并不是一件好事)(10)

3、如果孩子的专注力分配比较差,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着手,让孩子同时做两件事情。初期阶段可以先从简单地练习开始,比如让孩子一边跑步一边听英语、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

六、诺妈结语

在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路径上,家长往往都是操碎了心。但不管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家长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每个孩子多多少少都会出现问题,这太正常不过了。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科学有效的具体解决措施,帮助孩子培养出优秀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技能,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我是@诺妈育娃记,高级绘本教育指导师,80后宝妈,一手带娃一手码字,致力于做科学育儿的践行者和分享者。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感谢您的关注,让我们一起探讨育儿那些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