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的视力怎么提高(如何让孩子视力)

小朋友的视力怎么提高(如何让孩子视力)(1)

9月伊始,家长朋友们喜迎开学季的同时,也迎来了一波给孩子配眼镜的高峰期。

浦东疾控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较高,眼镜已经成了学校生活中极为平常的元素。2021年上海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60%。相较2020年降低了1.2%,在双减政策的加持下实现了30年来的首次下降。

虽然趋势喜人,但是保护眼睛依旧路途漫漫,也需要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范和帮助。

下面就一起看看,眼镜配置时会遇到的一些名词

配眼镜之前,先看懂这些专业名词

首先看验光度数。验光度数一般有几个部分,球镜S度数( 代表远视,-代表近视),柱镜C(代表散光度数),散光轴A(代表轴向),PD(代表瞳距)。电脑验光单中,R代表右眼,L代表左眼。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每只眼睛的检测一般会连测三次,最后的结果是取前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小朋友的视力怎么提高(如何让孩子视力)(2)

顶点距

一般用VD表示。指的是眼镜片后表面中心到角膜顶点的距离,亚洲人配眼镜,一般取 VD=12mm。

度数

往往用S, DS表示,也叫球镜度数。通常数字乘以100就是常规意义的度数:比如S:-1.5,指的是近视150度, 3.5指的是远视350度。图例中S.E是指等效球镜度数,为球镜度数加上1/2柱镜度数。由于在眼镜配置中散光和近视需一起考虑,为贴合生活实用实际度数会进行一定的叠加改变。

散光

可以用C表示,也叫柱镜度数,是指平行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焦线间的最小弥散圆的一种屈光状态。验光单中的表示和球镜度数相似,比如C:-1.0,就指的是散光100度。如果眼睛有散光,眼睛会在不同方向上屈光力不等,光线无法完整合适的投射至视网膜,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模模糊糊的图像,例如夜里看路灯,可能会看到较为明显的太阳状光线散射。散光通常会导致视力模糊或扭曲。孩子学习阅读时间过长可能出现眼胀、头痛、重影等视疲劳症状,有时也容易出现偏头和眯眼。

轴位

代表散光方向,为图例中的A,有时也用AXI、X表示。如右眼A:5,指的是右眼轴位5°方向,意味着右眼的散光需要眼镜根据5°这个方向进行相应考虑和调整。实际使用中由于轴位、瞳距等因素,只有镜片准确且稳定地置于需要的位置上才能保证眼镜的正常效用。因此家长选购眼镜时应选择大小合适镜架,避免镜架过大或过小让孩子觉得佩戴不舒服,频繁揉动导致镜与眼的位置不稳定。

瞳距

为图例中的PD,就是瞳孔的距离。瞳距分为远用瞳距和近用瞳距。一般需要的都是远用瞳距,测量远用瞳距时会利用仪器模拟眼睛看远方从而便于测量。近用瞳距通常是看书本的距离。一般默认近用瞳距就是远用瞳距减2毫米。瞳距的大小是影响镜片厚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瞳距越接近镜架尺寸数值,镜片边缘厚度就越薄。

保护视力,除了眼镜还需要注意,配到了合适的眼镜 并不代表着一劳永逸。

保护视力 还是要从平时的好习惯做起,这里也给大家一些小建议

要提醒孩子让眼睛有规律的休息,在完成眼保健操外,还可以主动在课间进行非接触眼保健操或是自由远眺,让眼睛进一步放松休息,增加眼睛的休息频率和时长。

养成孩子体态端正好习惯,避免趴着看书凑太近看字,端正坐姿与握笔姿势。“一尺、一拳、一寸”指的是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这既有益于防止近视,还能预防如驼背、脊椎发育异常等情况,养成好习惯后健康、精神的体态将受益终身,伴随孩子长大延伸在生活方方面面。

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学生回到学校后该收收心,往往假期中爱看电子产品的习惯还没改回。放学后应适当限制看电视和手机时长,每日累计时间小于1小时。年龄越小,越应控制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家长应避免孩子长时间在晚上看视频打游戏,避免让眼睛过度劳累,甚至占用原本的睡眠时间。

加强孩子的课外活动,积极参与校内运动锻炼,跑跑跳跳享受室外环境。回到家后家长也应多带着孩子外出运动,闲暇踏青登山,秋阳采果赏花,平均每日户外运动一小时以上。家长多带着孩子走亲访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孩子进行学科合理的社群文化培养,多走多看多说多听,建设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世界观。

避免挑食,全面营养。学龄期的孩子应多吃深色水果蔬菜,补充足量的维生素保护眼睛的健康发育;还要适量吃些鱼类和豆类,其中的一些脂类和维生素能促进眼睛的发育,减少眼部疲劳。

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是保护眼睛十分重要的一环。上海市对各阶段学生睡眠时间有明确的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睡眠时眼部可以得到妥善休息,合理的睡眠还能有效保证机体的高速发育,促进第二天的活动量维持较高水平。充沛的精力将带动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学习稳定前进。

责任编辑 倪莉琪

文字 张宸

来源 浦东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