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

阅读,还是悦读?

相信每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是埋头“苦”读,也都不希望还在小小年经的他们承受“应试”压力,让孩子的内心一下子就长大了,但因为环境、因为不服输、因为教育政策、因为害怕... ...

很多地因为,

让我们和孩子都在潜移默化中变了。

变成那个我们都不喜欢的自己

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1)

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关心的事情太多太多,阅读只是其中并不显眼的一部分。而阅读,除了帮助孩子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基本沟通能力还有文化传承的自觉。

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3)

当“双减”政策越来越收紧,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关注孩子阅读,我们渐渐地开始认识到,孩子们阅读应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因为

阅读,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丰满

因为

阅读给孩子提供了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一座桥梁、一条通道。

但这所有都基于孩子“悦读”而不是“阅读”,因为快乐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快乐才能让他愿意和别人沟通,去分享书中的点滴趣事

悦读

才能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孩子们之间便能够通过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沟通能让孩子的天赋得到更高的提升。

寄语

我们一直在探索能让孩子快乐阅读的方法,不断精化我们的教案不断寻求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

我们引进国际最新的教育理念PBL项目式课程,聘请专业的老师,全力打造新的教学课程。

综合素能课

我们致力于让孩子自我去发现问题,让孩子去自主探索问题,让孩子敢于去面对问题,让孩子自主地去解决问题。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应试”不再成为他们的问题。

什么是PBL?

PBL教学法

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4)

PBL知识小课堂

PBL全称:

Problem-Based Learning

问题式学习

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PBL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PBL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案例分析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PBL 学习从问题

(Problem)开始

什么是“问题”?

PBL 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在真实应用时,教育者们会采取不同的形式: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基于案例的、基于探究的、基于协作的,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程度上和流程设计上。

但是,所有的模式,尤其是问题导向式学习 ( Problem-Based Learning )和项目导向式学习 ( Project-Based Learning ) 都应该具有同一个必备的要素,那就是 “围绕问题来组织学习过程,问题是学习过程的起点”,这是任何形式的 PBL 教学的核心原则。

于是问题来了

什么才是 Problem-Based 中的

这个 “问题” 呢 ?

在中文语境中,我们会把英文的 Question 和 Problem 都翻译成 “问题” ,但在英文语境中,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相同。

简而言之

- Question:是需要被 “回答” 的问题,偏向于关于普遍性知识点的疑问,是可以通过别人告知或者自己搜索后直接回答的。答案基本上是标准的信息,有可能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

-Problem:是需要被 “解决” 的问题, 偏向于认识上的分歧、需要解决的情境,需要学习者进行分析、组合、实践后,才能给出 “自己的” 答案。

举个例子

将 PBL 应用到自然教育中

有些 PBL 项目是这样设置的

— 带领孩子们到植物园,认识方圆 100 米以内的植物,并把这些植物画出来做成绘画日记。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是一个 Question-Based Learning。

通过灵活的模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记忆知识点。

我们来做个PBL项目小游戏

游戏主题:“到圆明园里寻找蝴蝶”

我们这里有一张圆明园的照片

请在里面寻找到蝴蝶

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5)

Q:你找到了吗?

这是来自于北京知名 NGO 自然之友的教育项目,设置了这样一个主题:

有意思的是,其实,圆明园里一只蝴蝶都没有。也就是说:学习者跑到那里是找不到蝴蝶的,更谈不上把蝴蝶画出来。

那么,“为什么圆明园里没有蝴蝶呢?”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 Problem。

从横向上来说

▓ 圆明园的管理者只种植了不能够吸引蝴蝶的植物;

▓ 也可能是圆明园里有一些善于捕捉蝴蝶的动物;

▓ 也可能有其他昆虫,已经起到了传播花粉的类似作用 ... ...

▓ 更有可能的是,这些多重的原因发生了交互作用,导致圆明园里根本看不到蝴蝶。

从纵向上来说

我们还可以追问下去:

“为什么圆明园的管理者只种植了这些植物呢?”

▓ 原来,吸引蝴蝶的植物往往开花较晚,所以管理者们误以为这些植物是杂草,所以在它们开花之前就派人清理干净了。自然,蝴蝶就不来了 …..

那么,“蝴蝶不来授粉,会给这个园林带来什么坏处吗?” ......等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孩子进行发散性思考。

结论

由此可见,设置一个好的问题是成功实施PBL的第一步。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提供给学习者一个广阔的多向度的探索空间,既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提纲契领的指出持续思考,自我探究的方向。自然之友的这个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育项目,设置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家庭互动小游戏

家长们可以在家找一本绘本,以问题的方式来和孩子们互动。

pbl教育精髓(教育有点料PBL项目式教学)(6)

-Problem:他们为什么都张大嘴巴

还有一类问题更为高阶

叫做 Wicked Problem

——错综复杂的问题

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往往与社会、文化、人类、观念 .... 等本质上有所联系,很难用一个逻辑框架来追索,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一个问题往往套接着另外多重问题,更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甚至没有一个终点性的答案。

人们会因为所持价值观的不同、探究角度的不同、所用工具方法的不同,和掌握信息的不同,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

著名的史学大师钱穆

曾经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过一个故事:

他7岁入私塾,10岁进入新式小学堂,也就是无锡的果育学校。他的体育老师有一天问所有的小朋友:大家读过三国演义吗?钱穆就说啦:我读过。

接着,老师继续问:“这本书一开始就讲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可是为什么是这样呢?难道就一定要这样吗?”

他在回忆录里这样写道

“余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而年方十龄,伯圭师即耳提面令,揭示此一问题,如巨雷轰顶,使余全心震撼。从此七十四年来,脑中所疑,心中所计,全属此一问题。余之用心,亦全在此一问题上。余之毕生从事学问,实皆伯圭师此一番话有以启之。”

这位体育老师所问的这个问题,就属于 Wicked Problem。人生能遇到这样的导师,在少年时为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从而启发了一生的思考方向,这是一个学习者的幸运,更是身为教育者的幸福。

结论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

尽管 Wicked problem 看上去属于高阶问题,但同样可以对一个年仅10岁的小学生提出。我们做为一个教育者,提出一个问题的作用,并不是要求学习者像问答机一样马上给出答案,而是激发学习者的自我思考动力。

教育者的作用是往水塘里扔一个石子,石子扔得到位扔得准确,学习者就开始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 激发了一串串的自我涟漪。这首先是一个基础,其后才是在 Ta 学习的自我探究过程中,给予持续的协助和支持。

——摘自文章《从悬崖到涟漪》

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比较

PBL教学法优势

#01

PBL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索性、主动性。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只能跟随老师的思路为学知识而学习,不能发挥学生的探索性和主动性;而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学生通过讨论、查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得解诀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盲目变为有目的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和实质的主动探索过程。

#02

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具有问题性和参与性。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来组织学生学习的,它要求学生通过或围绕问题进行学习,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及解诀问题能力的材料;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探索、解决不但获得了知识,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解决问题的探索又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要求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03

P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法是课程的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兴趣解诀这些问题,就会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要经过对知识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通过多种思维和认知方式才能获得问题的解诀,其实就是学生逐步获得综合思考和解诀问题能力的过程。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让孩子快乐地阅读

学习从问题(Problem)开始

霍姆林斯基说道: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从读一本好书开始。

综合素能课

从整本书开始

孩子,需要多元化去探索认知这个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