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

赵州,又名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为河北地区历史上著名的行政区域,有赵州桥名扬于世!

本文分三部分介绍赵州:

一、赵州的历代政区沿革;

二、赵州历史上名城大邑的战略地位和文化;

三、赵州其他文化补充及总结


一、赵州的历代政区沿革

赵州,所辖区域主要为今天河北石家庄市南部、邢台北部一带。

自三国魏分常山郡(国)置赵国开始,一直到清赵州直隶州,历代皆为郡、国、府、州之地。

赵州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汉隶常山郡。东汉隶冀州

值得一说的是,东汉的冀州刺史部,治所在高邑(今河北柏乡固城店),东汉末年袁绍移治邺城。

  1. 三国魏分常山郡(国)置赵国(郡),治房子(今高邑古城村),此为赵州之地设郡置州之始!

曹魏赵国领县六:房子(今河北高邑古城村)、元氏(今河北元氏故城)、高邑(今河北柏乡固城店)、平棘(今河北赵县南)、柏人(今河北隆尧西南)、中丘(今河北内丘西)。

(两汉赵国邯郸魏移治房子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

三国魏 赵国及周边

2 西晋为赵国(郡),治房子(今河北高邑古城村)

西晋赵国,统县九:房子(今河北高邑古城村)、元氏(今河北元氏故城)、平棘(今河北赵县南)、高邑(今河北柏乡固城店)、 中丘(今河北内丘西)、 柏人(今河北隆尧西南)、平乡(今河北平乡西南)、下曲阳(今晋州鼓城村)、鄡(河北辛集安古城)。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2)

西晋 赵国(原图错误,参考《晋书.地理志》修改)

3 北魏时期,非常有意思的是,出现了赵郡(治平棘,今赵县)和南赵郡(治广阿,今隆尧东)

并一直延续到东魏、北齐。

北魏太和21年(497年)赵郡属定州(治卢奴,今河北定州),南赵郡属相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

赵郡,领县五:平棘、房子、元氏、高邑、栾城

南赵郡,领县六:平乡、南栾、钜鹿、柏人、广阿、中丘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3)

北魏,赵郡、南赵郡及周边地图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赵郡、南赵郡俱属殷州(治广阿,今隆尧东)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4)

东魏殷州,赵郡,南赵郡 及周边地图

北齐武平三年(572年)赵郡、南赵郡都属赵州(治广阿,今隆尧东)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5)

北齐 赵州,赵郡,南赵郡及周边地图

4 初设赵州,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更名栾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赵郡(治平棘,今赵县)。

赵郡,统县十一:平棘、元氏、高邑、赞皇、廮陶(今河北宁晋)、栾城、大陆(旧曰广阿,今河北隆尧东)、柏乡、房子(今河北临城县西南)、稾城(今石家庄藁城区)、鼓城(今河北晋州鼓城村)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6)

隋,赵郡(州)及周边地图

5 唐,618年,为赵州,治所柏乡。621年,迁平棘。622年,改栾州,627年,复名赵州,治平棘。

赵州,领县八:平棘、栾城、元氏、瘿陶(今宁晋)、赞皇、柏乡、临城、昭庆(今隆尧)。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7)

唐,赵州及周边地图

6 宋朝以“赵”为国姓。故,宣和元年(1119年)升赵州为庆源府(1119-1129,地位最高时期),治平棘(今赵县)。

庆源府(赵州),辖七县:平棘、宁晋、高邑、柏乡、赞皇、临城、隆平(今属隆尧)。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8)

宋 赵州(庆源府)及周边图

7 天会七年(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治平棘。天德三年(1151年),更名沃州,“取水沃火之义”。

沃州,辖七县:平棘、宁晋、高邑、柏乡、赞皇、临城、隆平(今属隆尧)。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9)

金 沃州及周边地图

8 元、明、清为赵州,属真定府(路)。清雍正二年,升赵州直隶州。

元为赵州,隶属真定路。辖:平棘、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七县。

明洪武初年(1368年),省平棘县入赵州,为真定府所辖,领: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六县。

清初州隶属真定府,雍正二年,升赵州直隶州,领: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六县。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0)

元,赵州及周边地图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1)

明,赵州及周边地图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2)

清,赵州直隶州及周边地图

二、赵州历史上名城大邑的战略地位和文化

1 (高邑)(今柏乡固城店,北齐后治今高邑)

《左传·哀公四年》,齐国夏伐晋,取

《战国策》:周显王十二年(前357年),赵、韩会于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攻中山,取、石邑等四邑。

公元前255年,栗腹乘赵国长平之战新败之际,举兵攻赵之廉颇大败之,进围燕都。

汉光武帝刘秀,平定河北,南(今柏乡固城店)千秋台,登基继位,中兴汉室!改鄗,曰高邑(旧属赵州)

可见,在春秋、战国以至于秦、汉,高邑(鄗)都是一个重要的城邑。

先是晋国之重要城邑,中山国之边境重镇,也是赵国的重镇,燕攻赵想要拿下的重要城邑。

刘秀也喜欢这个地方(高邑),在此建都称帝,并成为东汉冀州之治所。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3)

鄗城遗址

2 房子(今高邑古城村,隋以后为今临城县)

《史记·赵世家》敬侯十年,(赵)与中山战于房子

赵武灵王十九年,北略中山之地,至于房子,遂之代。

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

三国魏时,房子县为赵国(郡)治所。西晋,房子县为赵国(郡),国都、郡治

可见,在战国、秦汉、三国魏晋之时,房子一直是个重要城邑,特别是魏、晋之际作为赵郡(国)的治所,是一方区域中心城市。(北魏初赵郡移治平棘,房子县遂没落)。(一说,晋房子县曾为冀州治所。)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4)

房子城遗址

3 广阿(今河北隆尧东)

汉光武初,拔广阿,登城楼,(光武帝刘秀)与邓禹阅天下地图。

晋太元九年,慕容垂置冀州,屯广阿。

高欢曾与尔朱兆战于广阿,高欢兼有殷州(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之地,并引兵直趋邺城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广阿为南巨鹿郡治。不久改南赵郡广阿郡治

孝昌二年(526年),置殷州广阿殷州治。北齐改曰赵州,广阿赵州治

可见,广阿之地,在北魏,北齐、北周之时为州、郡两级治所,为当时区域中心城市。

而高欢与尔朱氏的决定性一战也发生在广阿之地,为军事重镇。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5)

隆尧县城

4 平棘(今赵县)

《史记》赵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

《后汉书》载:“光武(刘秀)自蓟还中山,行到南平棘,诸将请上尊号,不许处也”

幽州都督王浚起兵讨伐成都王颖,(王)浚主簿祁弘大败(成都王)颖将石超于平棘

石遵(石虎儿子)篡立,其兄石冲起兵幽州,讨伐之。石遵派遣石闵等逆战于平棘,冲大败,为闵所获。

可见,平棘之地也是汉、魏之后的军事重地。自从北魏初年,赵郡移治平棘,历代赵郡(州)治所都在平棘(明代省平棘县入赵州,平棘消失),长期作为一方的区域中心城市。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6)

赵州古城墙遗址公园

5 瘿陶(瘿遥、杨氏,今河北宁晋)

中平二年(185年),博陵张牛角部与常山褚飞燕部联合,以张牛角为帅,共攻(今宁晋西南)。(黑山军起义)

东汉巨鹿郡更名巨鹿国,领县十五,治(今宁晋),

三国魏、晋之时,巨鹿郡辖:廮陶、巨鹿、南䜌、杨氏、平乡、下曲阳等县,治廮陶(今宁晋)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分定州置钜鹿郡,治廮陶(今宁晋),领县四,北齐郡废。

可见,瘿陶之地,自东汉至北齐,历代都是巨鹿郡(国)的治所,是当时的区域中心城市。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7)

宁晋牌坊

6 宋子(今河北赵县宋城村)

前199年,刘邦封功臣许痪宋子侯宋子即为侯国。

前251年,燕伐赵,燕将栗腹师至宋子,赵将廉颇迎击之,燕军大败,杀栗腹。

秦始皇灭燕,高渐离匿作于宋子。

宋子城,不是什么雄城巨邑,也没做过州郡治所,仅为侯国。廉颇败栗腹于此;高渐离匿于宋子,故列在此。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8)

宋子城遗址

7 柏乡(汉柏乡侯国,今柏乡西南,隋以后柏乡即今柏乡

汉元帝封赵哀王刘高之子刘买为柏乡侯,此即为柏乡侯国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朝廷征讨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昭义帅士美大败成德兵于柏乡

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晋王李存勖援救成德节度使王镕,在柏乡(今属河北)大败梁将王景仁,史称“柏乡之战”。(此战逆转了梁晋争霸的态势,为之后南下灭梁创造了有利条件。

乾化三年发(913年),魏州节度使杨师厚柏乡趣赵州,进攻镇州,不克而还。

总结,柏乡也不是名城大邑,州郡治所,列于此,一是“柏乡之战”,是后唐李存勖灭后梁的决定性战役,二是,也曾有唐、五代两次进攻成德镇的战争于此,三是,曾为侯国,强于一般县,唐武德年间曾短期为赵州治所。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19)

柏乡县,汉牡丹园

三、赵州其他文化补充及总结

古赵州十景:望汉云台、古桥仙迹、东寺晚钟、勒经石塔、平棘舒青、汶川环翠、西郊水利、南畦稻丰、北沼荷香、双庙龙泉。

1 望汉云台:是东汉遗留下来的古迹。西汉名将耿纯是宋子(今赵县宋城村)人。刘秀走国河北,耿纯率领族人两千余人投奔刘秀,并焚毁家园,以示义无反顾。相传耿纯曾筑高台以望光武(刘秀),即此台。抗战和文革时期被毁。

“攀龙鳞 附凤翼”的故事(后世赵州立有攀龙鳞、附凤翼两碑)

刘秀行军至平棘(赵县),群臣劝刘秀称帝,刘秀以时机不成熟拒绝。

耿纯进言:“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耿纯还说:如果大王不听大家的劝告,及时正位,恐怕大家会失望,各自离散,大众一散,就难以复合了!”

刘秀听了这一席话深思之后,决定即位称帝。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20)

后世所立“攀龙鳞”碑

2 古桥仙迹:

古桥即安济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赵州桥

始建于隋代,由李春设计建造,后宋哲宗赐名为“安济桥”,当地人俗称“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21)

赵州桥

3 东寺钟声:即柏林禅寺

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

唐朝,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人称“赵州古佛”,死后谥号“真际禅师,有舍利塔存世。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22)

柏林禅寺

4 勒经石塔:即陀罗尼经幢。

赵州陀罗尼经幢,北宋景佑五年(1038) 所建,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而名陀罗尼经幢,又因其形似塔,当地人俗称“石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座石经幢

邯郸石家庄历史(赵州今石家庄南)(23)

赵州 石塔

明清之际的顾祖禹对赵州的评价:控据太行,襟带横漳!霸王之资,不信哉?

州控据太行,襟带横漳。南出则道邢、洺,而收相、魏。东指则包深、冀,而问幽、沧。

。。。。。。。。

州为霸王之资,讵不信哉?


谢谢观看!喜欢的朋友请帮忙关注,转发,评论!

关注@斌哥谈历史,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历史世界!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