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

1955年9月,新中国在中南海怀仁堂迎来了首次解放军授衔仪式。但是,在这场庄重的仪式过后,有很多开国将领都不满自己的军衔,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曾当众讲过“我要将那勋章挂到狗尾巴上去!”豪言的钟伟少将。

但是,在众多发牢骚的开国将领中,却唯独少了一个最有资格对自己军衔有所质疑的将军,这就是粟裕大将。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粟裕不仅战功卓著,其超凡的军事指挥才能,更是为其夺得了“战神”的称号。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1)

在军衔授予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定,粟裕将军必然会位列开国元帅之一。但是,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粟裕与元帅失之交臂,被评为了第一大将。虽然粟裕将军这个“大将之首”是毛主席亲定的,但是当时的许多人仍旧为粟裕“打抱不平”。

当时,一直跟随粟裕南征北战的将军曾在一起私下为粟裕不甘,因为在解放战争中,大型的歼敌战,几乎有一半都是粟裕指挥的。正是有着如此辉煌的战功,那些将军们才会为粟裕感到不甘,但是没想到,当粟裕听闻后,竟然将几人叫来呵斥道:“今后不要再谈论这些低级趣味的事,没什么意思。”粟裕将军的高风亮节和谦逊着实令人敬佩,而且,此番呵斥曾经的老部下绝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为在此之前,粟裕将军就做出过令人由衷敬慕的事。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2)

其一,1945年,华东军区正式成立,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中央军委决定任命粟裕为华东军区司令员。但是,当这个消息传至粟裕耳中时,他竟然立刻便向中央军委发去了辞让报告。因为,当时张鼎丞的部队也隶属于华东军区,而在新四军时,粟裕是张鼎丞的副手,所以此番建立华东军区,粟裕不想排在张鼎丞这个老上司、老搭档的前面,遂向中央军委提出了辞让。当中央军委得知缘由后,也不由得对粟裕心生佩服,随后下令任命张鼎丞为华东军区司令,粟裕为副司令,但是华中野战军仍由粟裕担任司令。此番任命,也高度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于粟裕军事才能的认可。

其二是1948年,陈毅因为工作原因将要被调往中原局,而其原华东野战军司令一职,中央想要让粟裕接任。但是,粟裕却再次坚持推让,向中央建议仍旧保留陈毅的司令员和政委职务,同时表示,自己打仗可以,但是就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则是不肯。中央再一次同意了粟裕的请求,任命他为华东野战军代司令。

其三,在1955年授衔前,中央领导人曾有过多次商谈,刘少奇一直极力推荐授予粟裕元帅衔。但是,因为初定的“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的名额,致使此事一直难有最终的结果。后来,粟裕听闻中央一直因为自己而难下决策,深感愧疚,遂又找到了中央领导人第三次提出了辞让:“评我大将就已经够高了,还要什么元帅,对于大将军衔,我只嫌高不嫌低。”

就连毛主席,都被粟裕的谦逊所折服,称赞道:“难得粟裕!壮哉粟裕!”但是,粟裕最终没能评上元帅军衔,真的只是因为其谦让么?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3)

1955年2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而在其中,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军衔的授予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而在其基础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人还商议决定了一个参考标准:

第一,参与创建过革命根据地;第二,在红军中,曾担任过军团级领导职务;第三,抗战时期担任过八路军师级或新四军军级亦或是等同的根据地一级军区领导职务;第四,在解放战争中,担任过野战军方面军领导职务;第五,授予军衔前,至少担任过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粟裕将军是否全部符合这5条硬标准。

众所周知,粟裕是没有参加过长征的,所以土地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粟裕确实没有参与创建过。但是,在评选元帅标准中所列定的“革命根据地”还包括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所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1934年,红七军团组织成立了抗日先遣队,将由江西中央区北上直插进国民党统治区进行抗日斗争。其实,此次北上,还有着一个不便与人言说的目的。因为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思想,致使中央红军陷入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为了缓解中央红军的压力,保住革命的果实,红七军团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国民党军队的火力迁向至别处。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4)

而当时,这个隐含的目的并未被人所知,所以也导致了最后,红七军团颇为混乱的局面。5月,作为红七军团参谋长的粟裕随大部队开拔北上。但是,当红七军团出发后不久,致命的问题就显现了出来。因为事先并未告知红七军团的真正任务,所以全军上下都一致认为要北上抗日。

可是,在面对抗日的这一点上,军团长和政委却秉持着截然不同的想法。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寻淮洲主张将部队分散,与国民党开展游击战,越过国民党腹地之后再会拢部队组织抗日。但是身为政委的乐少华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此次是师出有名,为了民族大义而来,应该与国民党正面遭遇,他们应该不会多加阻拦。

但是,乐少华却是把蒋介石想得过于“明事”了,他们这不到6000人的部队,想要穿过国民党的腹地,显然是不太现实。粟裕深知乐少华此举的危险,但是身为下级他又无能为力,所以只能是将他指挥的战斗伤亡降到最小。经过多次与国民党的战斗,红七军团损失惨重,就连军团长寻淮洲都不幸牺牲了。

为了保留仅存的实力,粟裕带着500人调转道路,转战浙西。在前往浙西的途中,粟裕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转变”即将正规军转变为游击队,将正规作战转变为游击战争。就这样,在粟裕出色的指挥下,这500人成功穿过国民党的统治区,到达浙西并建立起了浦东北游击根据地。由此,粟裕的的确确符合了5条硬标准的第1条。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5)

不过,红军建军时期,粟裕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班长。而十大元帅中,在当时红军中职位最低的林彪,也是一个连长,比粟裕高了整整两个级别。而在之后的革命战争时期,粟裕所达到的最高职位,就是红七军团的参谋长,并未到达军团级别。所以这第2条,粟裕也确实并未达到。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红军改建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当时,八路军的编制是下辖三个师,每个师的兵力都达到了1.5万人,而新四军整个军的兵力不过也才1万人左右。况且,粟裕在新四军中担任的职位还并不是军长级别,而是新四军的师长。

虽然在抗日战争中,粟裕所指挥的多场战斗确实令人称奇,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抗日战争中有了初步体现。但是,铁打的事实却注定,粟裕并未满足第3条硬标准。

但是,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粟裕未能达到评定元帅标准只是因为他较之十大元帅的其他人资历不足。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才真正到了其大放异彩的时候。

1948年9月24日,轰轰烈烈的济南战役已经接近了尾声。就在这国共双方都将目光聚焦在济南的时候,粟裕却给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绝密电报:“济南战役很快便会结束,我们应该要准备下一步的淮海战役了。”粟裕不仅第一次提出了“淮海战役”的概念,更是在此封电报中详细说明了此战应该如何打。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6)

当毛主席通读之后,立即便召开了中央军委会议。在会上,粟裕的建议被中央军委采纳。鉴于粟裕的战略建议和其手下目前尚未有下一步任务的16个纵队,中央军委准备任命粟裕为指挥官,发动淮海战役。但是,粟裕将军再一次体现了他一心为国、不重名利的优秀品质。

在中央军委向粟裕传达此项想法后,粟裕随即便回复了一封电报。在电报中,粟裕表示,此次战役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请求让陈毅军长和邓小平政委担任总指挥官。中央知道,粟裕此举完全是为了淮海战役能够一战而成,因为以当时粟裕的军职与地位出任总指挥,可能会出现麾下将领不服而导致战机延误的情况。

为了那个“总指挥”的名头,而致万千部队于不顾,是粟裕将军断不可能做的事。所以,中央军委最终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和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区总前委,不过,真正指挥战役的还是粟裕。当任命下达后,粟裕便开始着手准备战前事宜。

1948年11月初,黄百韬兵团奉命开始为徐州剿总司令部的其他兵团西撤作掩护。当粟裕闻之后,立即下令麾下纵队全部开往黄百韬部前进的路上,将其与要被救军团完全隔开。随后,向中央军委请示,准备在原定的发动战役时刻提前两天。

中央军委对于粟裕可谓是信任至极,当看到粟裕的请求后,便立即同意了,而且还特意致电粟裕:“带兵在外,见机行事便可,不必每一件都征求同意,只需按时上报战况。”当得到首肯后,粟裕亲自率领麾下兵团前往截击黄百韬。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7)

11月9日,当黄百韬部刚刚到达碾庄时,便发现自己早已被等候多时的华东野战军包围了。而当他得知对面华东野战军的指挥官是粟裕时,顿时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11月13日,中央军委向粟裕下达了淮海战役唯一一个不容置疑的命令——将指挥部后撤5公里。

而此番命令的原因,竟然是因为粟裕的指挥部距离黄百韬军团太近了。由此可见,粟裕在中央领导心中的地位。19日上午,当最后一个纵队完成周密部署后,粟裕下令对碾庄发动全面进攻。3日后,粟裕成功攻克碾庄阵地,黄百韬饮弹自尽。

黄百韬死后,徐州剿总司令部人心惶惶,早已没了斗志。随后,粟裕乘胜追击,先后消灭了李延年、刘汝明、黄维等国军主力兵团。战役进行到此时,徐州剿总副司令、国军总指挥杜聿明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

12月15日,杜聿明所率的30万军队,被粟裕包围在了狭小的村庄地带。深谙困兽犹斗之理的粟裕决定“围而不攻”,先在心理上击溃杜聿明部。1949年1月5日,在已经在身体和精神上被折磨了20天的杜聿明部,真正成为了无爪的老虎。随后,粟裕下达了总攻令。

淮海战役,总共消灭、俘获改编国军55万余人,粟裕之名,也一举成为了大兵团作战的杰出代表。后来在授衔前,毛主席还曾感叹道:“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完全可以被授予元帅衔。毕竟在解放战争中,哪个不晓得华东粟裕呢?”

毫无疑问,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粟裕,比之十大元帅丝毫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而作为淮海战役的战斗指挥官,这第4条,粟裕将军绝对当之无愧。

粟裕最燃片段五战五捷(粟裕为什么没评上元帅)(8)

在新中国成立后,粟裕曾历任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等多项职位,1954年中共中央更是任命粟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所以这第5点,粟裕将军也是完美符合。

综上所述,粟裕将军之所以没被授予元帅军衔,其一是因为谦虚,其二是因为较之其于十大元帅,粟裕将军的资历确实尚浅。但是,以其身经百战且百战百胜的赫赫战功,作为新中国的“大将之首”,粟裕将军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