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

● 鮀城述评

锚定新目标 拥抱高质量

这个春天,广东各地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向前,处处可见抓项目、忙生产、促投资、拼经济的新图景。地处粤东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汕头,也借势上紧高质量发展的发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工业重镇”潮南区,就是率先起跑中的一员。

“潮南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抓好抓实。”在潮南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潮南区委书记许广圻如是说。他还表示,潮南将强化硬支撑,提高软实力,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制度创新”两方面发力,一心一意当好企业的“保安”、全心全意当好企业的“保镖”、真心实意当好企业的“保姆”。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1)

优化营商环境,无疑是潮南区迈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

潮南区是制造业大区,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和精品文具四大产业各具特色、集优成势。其中,纺织服装占据了全区工业的“半壁江山”,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该产业主要集聚分布在峡山街道、两英镇、陈店镇3个“国字号”纺织服装名镇。

新目标催生新举措。在重塑实体经济上,潮南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路径都已明确,最需要的是实干,是只争朝夕、迅速行动,把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抓实,助推高质量发展。

回望过去两年,潮南坚持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根本,持续在疫情防控、推进社会治理上发力,全面保障了社会安定、群众安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数据显示,2022年,在各方面风险挑战都非常多的情况下,潮南实现了产业发展的逆势上扬,工业投资、招商引资、“工改工”取得不错的成效,全年GDP增长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均居全市前列。

实干开新局,奋斗创未来。硬件建设方面,潮南区将加速推进“三年工程两年干”项目,力争2023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8亿元,推动潮南区整体面貌大幅提升,促进公共设施承载力大幅跃升,加快汕汕高铁潮南站、陈沙大道东延线、井田公路井都段改造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五横五纵”交通网络等。

软件制度创新方面,不难发现,新年伊始潮南区就拿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达到上规上限标准的企业,都可以享受最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奖补措施,包括增值税留抵退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税、研发费加计扣除、企业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社保费缓缴等方面“优享快办”,同时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持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全流程代办机制,让企业“一次都不用跑”,让服务“永远不打烊”等。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潮南正着眼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向高端要动能,向集聚要效益,向融合要潜力,巩固扩大传统制造业优势,打造更多享誉内外的潮南产品、潮南企业、潮南产业。由此观之,发展园区经济、培育市场主体、拓展招商引资成果,下好这三步棋,将为潮南“坚持制造业当家,重塑实体经济优势”增添新动力。

2023年,再造一个和美富裕新潮南,可期可盼。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2)

“力争2023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28亿元,推动潮南整体面貌大幅提升”“推行全流程代办机制,让企业‘一次都不用跑’,让服务‘永远不打烊’”……近日,汕头市潮南区举行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这些响亮的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3)

潮南将以产业集聚助推质量变革,做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大力推动四大传统制造业扩面、提质、增量。

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作为汕头首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破千亿的区县,潮南区如何站稳“千亿俱乐部”,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潮南区委书记许广圻表示,乘着政策东风,迎着市场的暖阳,依托潮南雄厚的产业基础、日益优化的发展环境,还有企业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气神,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潮南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必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重塑实体经济优势。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4)

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硬脊梁”,也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潮南区是制造业大区,纺织服装、精细化工、口腔用品和精品文具4大产业各具特色、集优成势。2022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23亿元,是全市首个破千亿的区(县),占全市总量的30%。13项主要经济指标全市排名中,潮南有2项第一、5项第二、4项第三。

实体经济“实打实”,站上“千亿”新起点,占据潮南工业“半壁江山”的纺织服装产业无疑是最大“功臣”。回顾潮南的工业化进程,潮南纺织服装产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加工起步,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度重视技术发展,发展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最密集的家居服装、内衣和内衣面辅料及其配件原产地之一。全区共创建国家级纺织服装名镇3个,2012年,潮南区分别获得“中国内衣家居服装名城”和“广东省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产业集群”称号。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5)

近年来,潮南以实体经济为核心,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步伐,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在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产业上,潮南区打出了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的“组合拳”——深化创新驱动,推动生产高端化;搭建园区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化;借力电商赋能,推动产销一体化等。

今年,潮南将聚焦“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必然要求,提高“善学、善谋、善作、善成”四种能力本领,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大环境”“大民生”六大提升行动;以产业集聚助推质量变革,做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大力推动四大传统制造业扩面、提质、增量,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变革,全力打造1个千亿级和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技术创新助推效率变革,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新一轮工业技术改造和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专项行动,支持引导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走好专精特新之路。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6)

县域经济的“天花板”有多高?参考答案就是千亿元县。去年潮南跃升成为汕头首个破千亿的区(县),基本上意味着成了当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站上“千亿”,如何以新的姿态布局新发展?如何靠新的方式找到新增长点?这是对眼力、定力、魄力的一场综合考验。

坚定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向高端要动能,向集聚要效益,向融合要潜力,巩固扩大传统制造业优势,打造更多享誉内外的潮南产品、潮南企业、潮南产业——这是潮南“努力再造一个和美富裕新潮南”的雄心,近些年屡被提及。

有雄心更要有魄力。发展园区经济、培育市场主体、拓展招商引资成果,下好这三步“先手棋”,将为潮南“坚持制造业当家,重塑实体经济优势”增添新动力。

发展园区经济方面,潮南将进一步整理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土地跟着企业走、跟着项目走、跟着投资走,把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用于四大产业集聚区、大健康、电子信息、黄金珠宝等产业园建设,园区近期规划总面积7000亩,远期将扩容到1万亩。

培育市场主体方面,潮南出台了优化规上企业税收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奖励机制,拿出真金白银让企业享受上规纳统带来的好处,帮助中小微企业从“铺天盖地”成长为“顶天立地”。

拓展招商引资成果方面,今年伊始潮南已经制定招商引资计划,“立足大湾区、对接长三角、放眼东南亚”开展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广交各路朋友,多牵线搭桥,力争全年招商突破200亿元。同时,专门设立由一名处级干部任组长、部门精干力量组成的代办组,并设置专门的代办窗口,对项目落实“一个窗口、一支队伍、一张清单、一套流程”“四个一”工作机制,确保条件成熟一个,就落地建设一个。

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潮南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党委、政府的一项民生工程、名声工程,以乡村风貌宜居宜业宜游为基础、富民兴村产业蓬勃发展为支撑,加快建设“两带八廊”乡村振兴新版图,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因此,抓好乡村风貌提升和三产融合发展,仍被列入潮南的重要日程。

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村落,在区县和村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潮南将进一步释放机构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执法权下放等改革红利,赋予镇(街道)更大的发展主动权,各镇(街道)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以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支撑区域经济提质增效。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7)

“无事不扰”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原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再认识。近年来,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从国家到地方,降低对市场主体的不必要“打扰”,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许广圻表示,硬件建设方面,实施“首交”责任制、“一站式代办”等措施,提速推进“三年工程两年干”的66个项目,力争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重点项目投资128亿元,促进公共设施承载力大幅跃升。掀起“交通攻坚年”热潮,加快汕汕高铁潮南站、陈沙大道东延线、井田公路井都段改造等重点工程,不断完善“五横五纵”交通网络,以道路通畅促进企业财源广进。同时,加快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校园校舍改扩建升级创造更多优质学位,探索医联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市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在制度软件创新方面,拿出具体的优惠措施,达到上规上限标准的企业,都可以享受最优惠的税收政策和奖补措施,包括增值税留抵退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性减免税、研发费加计扣除、企业申请延期缴纳税款、社保费缓缴等方面“优享快办”。明确区直部门到镇(街道)或园区联系企业必须经镇(街道)书记或园区办主任同意。常态化开通“政企直通车”,向企业家发放专属通行卡。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持续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全流程代办机制,让企业“一次都不用跑”,让服务“永远不打烊”。

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成。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潮南立志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 企业声音

汕头潮南知名民企:拥抱转型升级 才能走得更远

拉芳家化、金万年文具、洪兴股份、圣达安……翻看名单不难发现,潮南优秀实体企业中有很多为人所熟知的品牌。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潮南区数家企业发现,他们的企业负责人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始终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和潮汕人敢闯敢拼的精神。

“潮南区近年来持续出台、落实惠企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开辟绿色通道服务企业家,创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谦表示,企业应紧抓机遇,走强企之路、强增长之路,展现更大作为。

对拉芳家化来说,走强企之路、强增长之路,需要不断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加强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拉芳家化将通过产学研融合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与重点高校、行业领先科研机构进行深度战略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提高企业洗护核心技术能力。不断完善和升级供应链体系,携手中国移动打造汕头市首个5G三域工业专网 全光智慧绿色工厂。持续对销售渠道进行优化调整,拓宽消费群体,提升乡镇市场渗透率。

“作为企业代表,我们深刻体会到潮南区在搭建经济发展平台、转换经济发展模式、坚决推动经济增长的用心和成就。”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德茂表示,洪兴股份一直重视经济发展对家居服的使命要求,尤其是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家居服的功能有了角色的转变,感受新变化,大胆提出“休闲家居服饰领导者”的新主张,跳出当前行业主打“家与爱”的家居服品牌文化,融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快车道。

广东金万年文具有限公司是扎根于潮南区20余年的高新技术文具企业。在潮南区工商联主席、金万年董事长周育标看来,潮南致力于建设传统制造业赋能集聚示范区,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突出制造业当家,这让企业吃了“定心丸”。该企业将以创新抢占企业市场高地,以品牌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资源,练好内功、做精文具用品主业,推动精品文具在行业中的先导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汕头市圣达安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潮南区一家专业生产经编弹力面料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展望未来,我们将把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政策红利,以及潮南区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契机,更加坚定发展信心,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圣达安董事长廖坚伟表示,接下来该公司将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在纺织印染园区投资建设高档锦纶纺纱生产大项目,以此带动潮南工业产值的增长。

【记者】张伟炜

【通讯员】潮南宣

【制图】罗荀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汕头潮南(潮南擂响头号工程)(8)

【作者】 张伟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