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

前言

苗建信息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发布《2022年11月份中国食品饮料行业主要舆情事件监测报告》显示,“"网红"主播被曝带货问题食品” “星巴克被曝抖音0.01元抢券不兑换” “多家茶饮品牌联合抵制外卖满减”是本月舆情热度最高的三大事件。

『食品饮料』第11期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01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1)

02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部分敏感舆情事件复盘

01

"网红"主播被曝带货问题食品

舆情热度:10,718篇

舆情指数:236

事件概述:

11月初,千万粉丝美食主播“小贝饿了”被爆料在直播间售卖的产品有问题,深陷舆论漩涡。舆论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被爆出带货的藕粉产品有质量问题,提供藕粉产品的两个不同生产厂家都在近两年因食品质量问题多次受到过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二是其在直播中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涉嫌虚假宣传。有收到货的网友爆料称收到的是合成肉并非原切,肉一熟就散了。

11月5日:涉事主播“小贝饿了”在抖音平台回应称“不理会流言蜚语,只回应信任支持”,并附上了两家公司关于食品合格的情况说明。

11月7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宣传处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目前在网上已经关注到了相关情况,是否介入调查由相关科室负责。

11月7日:“小贝饿了”再次回应藕粉及牛排问题,强调带货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直播中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只是口误。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

(苗建信息舆情案例库-事件详情页面)

媒体声音:

新京报:部分调理牛排宣传“整切”“原切”,打擦边球易误导消费者

拥有千万级粉丝数量的美食博主“小贝饿了”在直播过程中将“原切静腌牛排”说成“原切牛排”。这次直播“口误”,又一次揭开牛排产品的复杂性。部分电商商家在调理牛排产品的搜索关键词中打上“原切牛排”字眼,还有线下渠道产品在调理牛排包装上打出“原切”宣传语,令消费者产生困惑。

东方卫视午间30分:调理变“原切”,牛排行业乱象如何规范?

电视报道中点名”小贝饿了“并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将经过加工的合成牛排当作天然原切牛排售卖的行为属于虚假宣传,即便是口误也要负责,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以按照虚假广告罪进行判刑。

行业观察:

直播带货行业井喷式发展,高增长下乱象丛生,舆情事件层出不穷。先是头部带货主播薇娅被曝售卖山寨联名假货、李佳琦涉虚假宣传被罚。后是辛巴、刘畊宏售卖同款“假燕窝”事件,疯狂小杨哥被打假人点名等。

相关部门将严监管,强执法,加速直播行业规范,创造良好市场环境。随着直播带货热度持续攀升,消费群体日益庞大。相关部门已高度重视直播带货的规范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和规范举措。包括《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加强网络直播带货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直播带货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

2

星巴克被曝抖音0.01元抢券不兑换

舆情热度:9,933篇

舆情指数:181

事件概述:

11月23日,多位网友吐槽星巴克抖音推出的0.01元2杯馥芮白咖啡券活动,抢到券后却无法兑换,被质疑虚假营销。

11月23日 15:55 星巴克中国回应,今天上午我们错误激活了一条内部测试链接,当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系统设置的修正并发起了自动退款,也通过短信通知了顾客。给大家带来困扰,我们真的很抱歉。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3)

11月28日,上海市消保委就星巴克被质疑“一分钱两杯咖啡活动不兑换以及零成本拉新”的争议事件同星巴克中国进行沟通。星巴克中国方面告诉上海消保委,所谓星巴克“砍单”的说法不实退款订单是未成交的,不存在砍单的问题。同时,星巴克本次活动没有要求关注抖音号或者加会员,所以不涉及“免费拉新”的问题。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4)

(苗建信息舆情案例库-事件详情页面)

热搜情况:

共登热搜榜9次,上榜平台5家,热搜时长累计34.4小时。

专家观点: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 朱丹蓬:

星巴克作为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相关活动已经发布且造成目前的效果,它必须要为整体管理失误买单,为消费者去负责。如果说这件事星巴克没有处理好,后续可能会伤及星巴克品牌。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星巴克内部操作问题,不应影响其对消费者履行相应责任、义务。顾客支付0.01元购买咖啡券后,顾客便与星巴克订立了相应合同,依照《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星巴克应该按约履行义务,其发布声明取消合同的做法明显违约。

媒体观点:

商业周刊:商家既然推出了券,应该要兑换承诺,这样的营销行为让消费者失望了。

观察者网:操作失误让消费者买单,星巴克真是玩不起

新民晚报:为了更好地抓住国内消费者,星巴克也逐渐开始收起惯有的高姿态,陆续推出“买一赠一”等多重促销活动,星巴克的悄悄变相降价,使得当年众人疯狂薅瑞幸咖啡羊毛的场景,正在星巴克身上重演。

舆情观察:

今年4月瑞幸咖啡、10月老乡鸡同样发生了类似事件。瑞幸在饿了么APP上的价格“异常”,老乡鸡举办10万人免费吃饭活动,参与人数过多导致老乡鸡小程序崩了,修复后免费套餐券被超额领取了8万份。

两家企业面临同类紧急事件,选择了相同处理方法,第一步诚恳道歉—第二步给予优惠补偿。瑞幸咖啡以发券的形式补偿相关退单消费者,老乡鸡在补偿的基础上借势营销了一波,创建话题#老乡鸡毛都被薅秃了#,赢得了网友好感。所以此次星巴克仅发道歉声明,无任何补偿行为的回应,消费者们集体“不买账”,直呼“玩不起,就不要搞活动” “格局小” “抱歉有啥用补券再来说话”......

3

多家茶饮品牌联合抵制外卖满减

舆情热度:10,299篇

舆情指数:162

事件概述:

11月初,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在内的多家茶饮品牌,相继取消外卖平台满减折扣,满减均改为50-1、70-1或者直接取消。随后,#多家茶饮品牌联合抵制外卖满减#登上微博热搜。该话题引发网友热议。网友普遍认为这种做法是在变相涨价,将商家和平台之间的矛盾,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喜茶、茶百道、书亦烧仙草加盟店,店员均通过媒体回应:满减额度是由公司统一调整的,加盟店对此没有过多关注。不过,满减活动是有期限的,额度也不是一直固定的。

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2022年11月食品饮料行业敏感舆情事件(5)

(苗建信息舆情案例库-事件详情页面)

媒体观点:

每日商报:价格与服务从来都是茶饮品牌最有力的营销策略。对于优惠力度的降低,最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相信都会反映在将来消费者的评价和品牌的销售情况中。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也该问自己一句“还要不要继续购买”?

时代财经:取消满减优惠的行为推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但此类优惠活动也确实对茶饮门店经营者的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专家观点:

餐饮分析师、餐宝典创始人汪洪栋:从单杯奶茶的用料成本、毛利率来看,茶饮产品的利润率并不低,甚至扣除外卖平台的满减费用,绝大部分茶饮品牌都能盈利。茶饮品牌需要承担的不仅是用料成本,还要分摊房租、人工费用、加盟费和管理费等支出。综合考虑下来,目前能够实现持续盈利的茶饮品牌并不多。

网民声音:

  • 奶茶还没利润???
  • 我点外卖不就是要满减吗,没了我点外卖干嘛
  • 到最后商家平台的矛盾还是让消费者买单
  • 没有利润可以不做啊 无所谓喝不喝
  • 问题不大,刚好帮我戒奶茶
  • 那么我们就一起抵制这些个奶茶品牌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