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恐惧症必看的10个知识(了解了关于34)

选择恐惧症必看的10个知识(了解了关于34)(1)

继“be,夺笋呐,淦,社死”等流行用语之后,最近网上又双叒叕开始了新梗”深夜emo”的潮流。

“emo”是什么?

“张艺谋的英文名吗?”、“耳鸣吗”

开玩笑,当然不是这样的。

“emo”是英文单词emotion的缩写,翻译为情绪硬核和情绪化硬核,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颓废、失落的情绪猛然间上头了,和“网抑云”倒是差不多。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当代年轻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我emo了”,“我总是emo”,成了不由自主的感慨,甚至成为口头禅。

究竟是偶尔的吐槽宣泄、无心地调侃还是真的一直乱七八糟呢?

其实不难看出,相比于那些赋予积极阳光的词汇,“自闭”、“网抑云”这样的具有“丧文化”的网络热词出现得更频繁,更容易被大家运用。

当我们的生活中但凡在工作、学习 、婚姻、友情出现不顺心,“一不小心就emo”成了互联网世界的交流方式。所以我们相互比惨,有时在任由负面的情绪飞扬,甚至努力搜寻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病呻吟。

选择恐惧症必看的10个知识(了解了关于34)(2)

诚然,“一起比惨,痛苦减半”。这样的负面的情绪在群体中表达时更容易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如果只是偶尔,或许这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能让更多的人减轻焦虑,但若一直沉迷于感伤落泪,为了不值得的事情长吁短叹,属实有些不太合适,生活只会越来越糟糕。

有人发朋友圈是为了被某人看见,等一条私发的关心;有人弄伤了自己,是为了让在乎的人心疼;有人深夜emo,是觉得为什么所有不幸的事情都要砸到自己头上,有人悲伤着悲伤着就上了头,成为习惯。

别再“emo”了,不是要劝你委屈自己,无法表达。只是担心在与负能量争斗中,你会从最初的合理承认,到最后缴械投降。反而要是能合理宣泄,持续性的积极乐观,你会感受到许多不曾发现的温暖和藏在细节的爱意。

你永远可以相信心理暗示,这种力量其实强大得超乎想象。

选择恐惧症必看的10个知识(了解了关于34)(3)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波兰心理学博士诺尔格兰在一个死囚判处死刑后,通过一系列手续,被准许在这个死刑犯身上做一个实验。

行刑那天死囚犯被博士带进试验室,室内除了一辆放着手术刀、盘子等不锈钢工具车之外,空空荡荡。

虽然事先死囚犯已经知道这是个可以置他死地的实验,但至于具体做什么并不知道。

他被用手铐等牢牢固定在床上,只留出一只右手伸出手术室右侧板壁的一个小圆洞外。待到囚犯闭上眼睛,博士在隔壁高喊“死刑开始”。

这时他感觉手腕处微微一痛,并且“滴答、滴答~~~”血开始滴落,3分钟后滴血声开始变缓,5分钟后滴血声已断断续续。

囚犯感到全身的血已经流尽,呼吸越来越微弱,最后心脏终于停止跳动。

后来博士道出真相,原来死刑根本没有出血,滴血声是用水滴冒充的,手腕的一刀是用刀背划了一下。他的死是因为内心的恐惧----“我的血正在流淌,我正在死去。”

选择恐惧症必看的10个知识(了解了关于34)(4)

自我暗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分,是藏在内心深处的意念,或好或坏、或快或慢总在传输着潜意识的暗示,影响着你的心情和态度。

其实塔罗牌、星座运势以及那些“左眼皮跳财神到”的俗语,都是生活中自我暗示。

也许细心留意就会发现当我们看到本月运势幸运指数五颗星时,接下来的日子就会一直暗示自己一定会发生好事,结果却是过得不是那么糟糕,甚至非常如意。

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好心情如约而至,正能量的态度总会发现一个又一个美好。

记得小时候有个邻居阿姨,结婚十年里日子过得刚好能填饱肚子,却一次检查中被确诊为子宫癌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紧接着他的儿子就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

且不说这天价的医药费是这个家庭远远不能承受起的,单是这不幸的事实便已经让人无法接受。

只是父母永远都不能倒下,他们有要自己拼命也要完成的使命。

阿姨无暇顾及自己的病情,一心和丈夫工作赚钱,筹钱为儿子看病。

后来直到在亲戚朋友和社会人士的帮助下儿子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转,阿姨才发现自己竟然还完好无损地活着。

面对众人的惊讶,阿姨道破“天机”,“这些年来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死,我要好好活着,我的儿子还等着我赚钱治病。”

所以当emo着emo着成了习惯时,凡事都会朝着悲观的方向去看。不够自信,不够幸运,不能成功,不会好转都会接踵而至。一天、一周、一月、一年,循环往复,尽是不如意。

上天总是喜欢偏袒那些勇往无前,能够发现善意和生活美好的人。

现在只是二零二一年十月份,当然也已经是十月份了,希望你告别emo,重拾宝剑和铠甲,踏上征途,迎接美好的腊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