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市场的影响(融资余额13天下降8000亿)

去杠杆市场的影响(融资余额13天下降8000亿)(1)

“3月以来新开仓的融资客户去杠杆,体现为融资净偿还额。同时,6月23日以来的融资买入额达到1.63万亿,这代表着新买入的投资者持仓成本是在4200点以下,持仓浮亏估计为20%左右。”有基金经理指出,新进入的1.63万亿融资余额,短期并不存在爆仓风险。

本报记者 卢远香 深圳报道

券商两融正在加速去杠杆。

7月8日,券商融资净买入额为-1700.19亿元。而在此前的7月6日和7日,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1443.46亿和-1363.01亿元。

这意味着,融资余额三天已锐减4506.65亿元,过去三日场内融资正在加速去杠杆,其单日降幅环比处于上升状态。

wind数据显示,融资余额的峰值出现在6月18日,彼时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2.26万亿元。截至7月8日,融资余额为1.456万亿元。

这意味着,融资余额在13个交易日减少了8105.52亿元。

从券商融资余额和融资净买入额数据看,借助券商融资融券加杠杆的客户正在主动和被动去杠杆,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抛盘压力。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两融正在快速去杠杆,但高峰期即将过去。

去杠杆高峰期已过

“这轮调整中存在平仓风险的融资盘是3000点以上加杠杆的客户。等这批客户的杠杆降低后,融资盘的抛压就会大幅减少。”一位保险机构向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这轮牛市的快速上涨始于3月2日,彼时,上证指数处于3300点的位置,融资余额为1.17万亿元。3月2日至6月18日,融资余额快速攀升,融资净买入额达到1.1万亿元。

据wind统计,融资余额在6月18日达到2.26万亿的峰值,随即进入了快速降杠杆阶段。截至7月8日,融资余额减少8105.52亿元。

“3月以前借两融加杠杆的客户,前期利润比较丰厚,短期不会面临强行平仓的风险。”前述保险机构估算,假设3月后加杠杆的1.1万亿融资去杠杆,平仓盘的抛压只有3000亿左右。

另外一位公转私的基金经理,则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理解融资余额的锐减。

“6月23日至7月8日,融资买入额合计1.63万亿元,融资偿还额合计2.43万亿元,由此得出的是净买入额为-8050.03亿元。”这位基金经理指出,外界注意到的是融资余额下降了8050.03亿元,券商融资盘正在去杠杆。

但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融资盘去杠杆,背后也代表着股票筹码的交换,两融投资者持仓成本正在发生变化。

“3月以来新开仓的融资客户去杠杆,体现为融资净偿还额。同时,6月23日以来的融资买入额达到1.63万亿,这代表着新买入的投资者持仓成本是在4200点以下,持仓浮亏估计为20%左右。”前述基金经理指出,新进入的1.63万亿融资余额,短期并不存在爆仓风险。

截至7月8日,沪市融资余额只有9424.92亿元,深市融资余额为5160.96亿元。基于此,他判断可能最近一两天,融资盘去杠杆的风险彻底释放,市场不用再担忧1.4万亿融资余额的爆仓风险。

某大型上市券商证券金融部人士亦向记者表示,6月15日以来,新老客户不断在调整杠杆,券商融资去杠杆高峰期即将过去。

投资者主动降杠杆

记者圈内熟悉的两位融资客户,或许可以侧面反映融资去杠杆的风险释放情况。

李林(化名)是一位新股民,今年3月开始使用两融工具买中小市值成长股,一度获利非常丰厚,维持杠杆比例达到600%。7月8日上午,开盘全线跌停时,其信用账户的维持担保比例最低达到280%。

8日下午,李林趁反弹小幅减仓,维持担保比例降至320%。“最困难时刻已经熬过来了,短期不会有平仓风险。”李林说。

另外一位新股民陈峰(化名)是在2014年7月即采用两融加杠杆,这轮调整以来,一直满仓扛着。

截至7月8日上午,他的维持担保比例最低下降至180%。根据两融业务规则,维持担保比例警戒线为150%,平仓线为130%。

“这轮调整回吐了今年的所有盈利,但还不至于亏到本金。”陈峰说,6月26日以来,他每天面对的是持仓中有五六只个股跌停,非常煎熬。7月9日,市场开始反弹,他稍微降低杠杆,以控制市场风险。(编辑 巫燕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