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与珠海高新区(挺进全国二十强)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左阳天报道:日前,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南昌高新区在全国157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列第24位,较2020年再前进2位,创历史最好成绩。从2014年排名第61位,到2021年排名第24位,南昌高新区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实现了“七连升”,站稳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南昌高新区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进入全国前30强的高新区。

南昌高新区与珠海高新区(挺进全国二十强)(1)

据了解,当前,现在全国高新区大部分呈现“一园多区”发展模式,也就是说一个高新区下辖若干个工业园区。在综合排名前25位的国家高新区中,三分之二都是这个模式,比如说排名第一的中关村是一区十六园,排名第二的深圳高新区是一区五园,第十五的长沙高新区是一区四园。只有杭州、西安、天津以及我们南昌等8家国家高新区与南昌高新区是“一区一园”发展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南昌高新区仅凭借一个园区的数据能够在全国排名中连续七年进位实属不易。

经济综合质效实现新跃升

去年,在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大背景下,南昌高新区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企业总数达到2.4万家;签约项目数突破120个,投资总额约1000亿元;11家企业营收破百亿,较去年新增3家。华维设计成为北交所全国首批、全省首家上市公司。

科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去年,国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入库704家,同比增长近40%,占全市近3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8家,占全省12%、全市36%;新认定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21个;27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6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占全省40%;近300个项目获国家、省、市计划立项,获得资金约6000万元;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33%;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占全省20%,全市40%,23人入选省级、市级人才计划。

主导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记者了解到,南昌高新区落实“一产一策”“一企一策”,形成了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2021年,电子信息产业营收1302.2亿元,同比增长31.5%;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整机出货量达1.2亿部;LED产业实现高端封装设备“零的突破”,形成了从设备、材料、芯片、封装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生态链。航空制造产业营收186.2亿元,同比增长30.7%;引进中航发商用发动机等21个项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双向扩张;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下线首批ARJ21国产客机并交付使用,全力推进商飞江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落地;成功举办2021南昌飞行大会,15万观众到场观摩,产业“知名度”越来越响。

医药健康产业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7.6%;迪安诊断等全国医学检测机构前10中的6家相继落户,形成全省实力最强的第三方医学检验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营收1180.4亿元,同比增长28%;江铜研究院中试基地启动试运营,1.5万吨电解铜箔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百亿江铜产融公司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仅用7天,实现了“老树发新芽”。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实现营收320亿元,同比增长15%;形成了以泰豪、众灿、博微、思创等为代表的软件服务、信息安全、流量经济领域的数字产品服务及技术应用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市的60%。

创新创业生态展现新风貌

孵化载体加快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32家。大力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试点单位。成立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联盟,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当年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实现两位数增长,华维设计成为全省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当年新注册企业数、当年登记入信息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实现超过30%的大幅增长。

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实现新突破

从业人员中外籍常驻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占比优势突出,在全国高新区排位达到12位,位列第一方阵。营业收入中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占比稳步提升,在全国高新区排位比2020年提升5位。南昌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前进介绍下一步,南昌高新区将朝着“挺进全国二十强,打造万亿高新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南昌实现“两个大幅提升”和“六个尽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