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是地牢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入狱12年终获自由)

哪里是地牢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入狱12年终获自由)(1)

地牢回忆的剧情简介:影片入围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2018)地平线单元奖。乌拉圭今年的“冲奥片”。改编自乌拉圭军事独裁统治时期的真实故事。 1973年。乌拉圭由军事独裁政权统治。一个秋天的夜晚,三名图帕马罗囚犯在一次秘密军事行动中从他们的牢房中被带走。命令是准确的:“因为我们不能杀死他们,让我们疯狂。”这三个人将被单独监禁十二年。其中有何塞·穆希卡--后来成为乌拉圭总统。上映日期: 2018-09-01(威尼斯电影节) / 2018-11-23(西班牙)片长: 122分钟

哪里是地牢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入狱12年终获自由)(2)

影片内容:3500 天没有人格尊严的关押,环境恶劣的让人能得精神分裂症,三个斗士地狱般经历被影片刻画的风骨刺心,没有放风时间,没有同伴交流时间,惨无人道的被虐待,精神肉体双重打击。

哪里是地牢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入狱12年终获自由)(3)

观后感:难得有机会通过电影了解一部分乌拉圭历史,也留下一些思考和疑问:南美在后殖民时代的军政府政权,乌拉圭和西班牙宗主国的关系,西班牙撤走后,谁接手乌拉圭,本国政府是哪家的代理人?本片从革命浪漫主义角度褒奖穆希卡,那么穆希卡所加入的极左组织的革命恐怖活动以及2010年后任职总统后的政绩,历史如何评价呢?也可以将地牢12年看成极端孤独处境下人的生存状态的实验,影片在半程后加入了密电码沟通的同伴力量,但这个桥段又显得不合理,既然拘禁者目的是通过孤独至其发疯,为什么数次搬家都让两个囚犯隔墙而居呢?信仰和激情是不是真得值得歌颂?

哪里是地牢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入狱12年终获自由)(4)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那囚于牢笼向往自由的鸟啊,那悲天悯人的颅内抗战啊,那敲碎的手骨传递的讯息啊,那望着黑夜星光黯淡也会流着泪的眸啊,十二年的时间化作一抔土,覆盖民族与个人的血与泪,向着自由永远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活下去。

哪里是地牢最经常出现的地方(入狱12年终获自由)(5)

身陷方寸囹圄渴望着绚丽烟花,敲击墙壁对话疏解囚禁孤独。把握阳光下每一秒呼吸的机会,在寂静之声中低语隐忍,在呐喊中踢无形的足球。与世隔绝十二年,戴着镣铐跳舞,反抗意志不灭。如果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首诗,既叛逆又忧伤,精疲力竭但身心完整,他们会记住同伴的坚守,吹响自由的号角。

一部平静中蕴含着力量的电影,有些事有些人总值得我们的钦佩,虽然看的沉闷,到最后还是很感动,为了民主,为了信仰,每个民族都有斗士,厉害了75岁的总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