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与农民增收(山地苹果映红产业振兴路)

来源:【中国农网】

“山地苹果依托独特的山地立体气候优势,光照更为充足、通风更好、昼夜温差更大,特别是晨时云雾环绕,水汽充沛,更利于果品的糖分合成,苹果具有口感好、果味足、果肉细腻、糖分高、水分足、香气纯等特点。”8月30日,陕西咸阳市彬州市新民镇的彬州东立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东汉,指着满山的红苹果高兴地介绍。

站在新民镇东坡村的山头,看着即将收获的满山遍野红苹果让人心中不由激动,过去的“四荒地”,现如今变成了群众的致富园。2016年开始,该合作社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盘活闲置的荒山坡地1500余亩,种植烟富、华硕、密脆等十多种高新果种,配套建成冷藏气调库、选果包装车间、电商运营平台等全套产业链,开启了山地苹果品牌创建的新征程。

“我的苹果主要在线上销售,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首批上市的华硕和蜜脆,每盒卖到120元,平均每个卖到10元以上,年收益达到300万元左右。”张东汉满怀信心地讲道。

近年来,为推动彬州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既不触碰土地红线,又实现不与粮争地,引领现代果业快速高效发展,彬州市立足实际,不断探索,积极引进先进果业发展技术,支持鼓励群众发展山地苹果,不断巩固苹果这一支柱产业在群众致富增收中的主导地位。据统计,该市近年来利用“土地入股、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等形式,投资逾1亿元,在新民镇东坡村、城关街道瑶池头村、万人村,豳风街道办咀头村等10余村,建成山地苹果5000余亩,其中已挂果3000亩,年可实现收益2600万元以上。

走进彬州市城关街道瑶池头村乡村振兴示范园,850亩的果树一眼望不到头,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像串串灯笼惹人心醉,映射着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活力。园区负责人李荣辉介绍,2022年预计苹果产量10万公斤,收益800万元左右。

延安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与农民增收(山地苹果映红产业振兴路)(1)

示范园采取“党支部 村集体经济 企业 农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技术、实践及人才培训相结合。聘请高级农艺师、中级职业技术农民20名,培育本地专业技术农民39名,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个,短期务工岗位100余个,劳务费支持130余万元,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华丽蜕变。

彬州市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席耀峰讲道:“下一步,我们将开发建设乡村观光旅游、种植采摘体验项目,以‘联村党建 ’品牌模式为指引,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以田间地头焕发新活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开新局。”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为了让产业链条更长,经济收益更广,彬州不断创新果业发展模式,拓展果业发展新思路,注册彬州苹果品牌62.35亿元,彬州梨品牌13.99亿元,设计以“梨”为形象主体的“彬梨宝宝”卡通形象,发展电商市场主体2632家,从业人数达到16000余人,交易额突破12亿元,果业发展位列中国果品第4位。

作者:连晓 秦亚彬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