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撒旦从何而来(圣经关键词之四)

撒旦是希伯来语的译音,基督教中指称魔鬼者他是反叛上帝耶和华的堕天使,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成为魔鬼,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文艺作品中常作为恶徒的称呼,可见撒旦不仅局限于《圣经》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圣经中撒旦从何而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圣经中撒旦从何而来(圣经关键词之四)

圣经中撒旦从何而来

撒旦是希伯来语的译音,基督教中指称魔鬼者。他是反叛上帝耶和华的堕天使,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成为魔鬼,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文艺作品中常作为恶徒的称呼,可见撒旦不仅局限于《圣经》中。

撒旦的诱惑对于肉身人类而言很难抵御,因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深爱夏娃的亚当也吃下了夏娃拿回来的果实,他们因而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开启了人类的颠沛流离的生存模式。伊甸园中的人类具有神性,能直接与上帝对话。而被逐后的人类逐渐远离神性,开始具有人性的特点,善良、真诚、公平、坚强,但同时凶恶、狡诈、蛮横、软弱。

《圣经·旧约》中就曾记载人类冥顽不灵、腐化堕落,被上帝烧死、淹死。人类饱经磨难,却不能彻底摆脱黑暗,撒旦无处不在。哪怕是摩西惊现神迹,分开红海,哪怕诺亚制造方舟,拯救人类,人类依然无法与暴戾、自大、贪婪决裂。上帝耶和华只好派圣子耶稣下凡去拯救人类。耶稣以凡人之躯投胎到木匠约瑟和玛利亚的家庭。虽然耶稣是圣子,但幼年的耶稣与常人无异,并不是选民们期盼了千年之久的世俗君王。故而耶稣传道极其艰辛,他成年后虽然显示神迹,但肉身的他也曾受到撒旦的蛊惑。

第一次蛊惑是耶稣禁食时,撒旦对耶稣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虽然耶稣四十天未曾进食,但他淡然回答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说出的一切话”。撒旦羞赧而逃。

第二次蛊惑是耶稣来到峭壁时,撒旦企图捧杀耶稣,就怂恿耶稣跳下去一定没事,但耶稣回击道:“经上说,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

第三次撒旦则压上所有赌注,他对耶稣说,你只要在我面前下拜,天下万国的权柄与人世繁华的享乐都赐予你。但耶稣仍然不屑一顾地回答道:“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

耶稣以其坚定的信仰与坚韧的意志完全挫败了撒旦的阴谋。殊不知,在此之前,多少君王因失德而晚节不保,诺亚醉酒赤身露体失去廉耻受到诅咒、摩西两次怒击磐石对上帝不恭敬被禁止进入圣地迦南、智慧王所罗门信仰不坚定抛弃上帝家族遭祸。这些君王功业显赫,德行昭彰,无奈晚年遭受撒旦诱惑,名节有亏。由此可知慎始敬终有多难。

尘世艰辛,是因为如撒旦这样的黑暗力量无处不在,让脆弱的人性无处遁形。虽然我们惋惜圣徒一着不慎,遗憾九泉。但正因为人的脆弱而能不断坚强,不肯屈从,才能彰显人的伟大。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族青年,自私堕落。他诱奸了庄园侍女玛丝洛娃,导致玛丝洛娃沦为妓女,意外卷入谋杀案。聂赫留朵夫在法庭陪审席见证了玛丝洛娃的悲剧,良心苏醒。他于狱中探望玛丝洛娃,积极奔走。最终玛丝洛娃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他也一同跟随,获得了玛丝洛娃的理解与谅解。这两位年轻人,都曾善良过、真诚过,也都曾放纵过、堕落过。他们一度处在撒旦的阴暗世界里无法自拔,人生一片荒芜。但庆幸的是他们都精神复活,重获新生。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格言也在阐述一个事实,即坠入黑暗,生命黯淡无光,没有理想,失去信仰,缺失良知,这不是十恶不赦的魔鬼。只要及时醒悟,战胜自己,即是碾碎撒旦,靠近上帝。《犬夜叉》中的黑暗势力奈落,因嫉妒拆散了桔梗与犬夜叉,因欲望篡夺了四魂之玉,因卑劣杀死了分身神乐、神无,但最终还是死在了巫女桔梗的光里。冷酷冰冷的奈落临死前竟然说自己的心感到了温暖,这温暖就是五十年前的肉身桔梗留下的。有时很感叹,为了这份嫉妒,奈落不惜让一众妖怪吃掉自己的肉身,将自己的灵魂出卖。他不讲道义,不悯生灵,四处树敌,终身为撒旦支配,丧失自我。直至死之将至方才显示鬼蜘蛛肉身的一点善念,令人可恨可悲又可叹可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尘世前行,难免困苦。一时的犹豫、退缩、迷茫、绝望,一时的贪婪、残暴、自私、蛮横,都不过是心灵阴暗的偶尔乍现,它们并非生命的全部,也不可能是人生的扉页。我们无法像圣徒如耶稣、释迦摩尼那样仙风仙骨,但我们可以活出自己的光,照亮周围的阴暗,让人世间的撒旦永远堕入地狱,这才是凡夫俗子的我们最真实的活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