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

德国,一个损人不利己的国家。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1)

1941年6月22日,在经过漫长而周密的准备后,纳粹德国纠集仆从国共550多万大军,分3路向苏联发动了猛烈进攻,震惊世界的苏德战争爆发。

纳粹德国之所以要大规模入侵苏联,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希特勒上台后,鼓吹所谓的种族优越论,宣扬日耳曼人比斯拉夫人高贵,号召高贵的日耳曼人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夺取土地,也就是将消灭苏联作为纳粹德国的战略目标。

不过,尽管制定了周密的战略部署和战争计划,但希特勒依然在惨烈的苏德战争中一败涂地并走向万劫不复。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希特勒的失败,除低估了苏联的恐怖潜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寒冬天气。

虽然酷寒天气对交战双方都是公平的,但习惯了吹拂北大西洋盛行风的德国军队,在习惯了内陆酷寒环境的苏联人面前,很快就不堪一击并最终输掉了莫斯科战役。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2)

对于纳粹德国而言,一鼓作气才是胜利的正确打开方式,而一旦遭遇了迎头痛击,就不得不迅速转入防御,并在锋芒消失殆尽后被最终反杀。

可以说,1941年的酷寒,拯救了亡国灭种边缘的苏联,并敲响了纳粹德国死无葬身之地的丧钟,寒冬也成为德国人名副其实的噩梦。

然而,78年过去,在寒冬瑟瑟发抖的噩梦却可能再度降临,因为德国和俄罗斯再度交锋。虽然没有了数百万大军你死我活的厮杀,但并不耽误两国积攒越来越多的矛盾。而矛盾的结果,就是俄罗斯愤而“断气”,并最终迫使德国“断气”。

而这种“杀敌1000,自损1200”的双输操作,根源在于德国长期战斗在制裁俄罗斯的第一线,并最终推动俄德翻脸。

对于德国而言,制裁俄罗斯绝对算不上上上之选,毕竟针对俄罗斯不是德国一个国家的事,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的群体而攻之,在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情况下,德国出头的直接后果就是“枪打出头鸟”,这对德国而言得不偿失。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3)

而且更尴尬的是,即便整个西方世界一跃而上,也只能将俄罗斯打击得元气大伤。虽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不可能重现苏联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荣光,但其空间广阔的国土面积,首先就意味着潜力不可估量。

而在打不垮俄罗斯的情况下,刨去秋后算账的后话,德国能收获的必然是极其没有性价比的结果,那就是:俄罗斯没咋样,自己却差点儿领了便当。

但德国依然前赴后继、无所畏惧,在德国总理舒尔茨的英明领导下,德国上下团结一心,秉承“俄罗斯不死,我就战斗不止”的原则,向俄罗斯火力全开。并且在面对俄罗斯“断气”的威胁时,德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扯下环保的面具,重启污染巨大的火力发电厂,用德国的煤为德国的供热管网提供热量。

与此同时,德国也做好了燃煤耗尽的准备。毕竟舒尔茨政府早已表示德国将从8月1日起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从12月31日起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要在能源问题上彻底与俄罗斯脱钩。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4)

只是,没有天然气民众可以凑合,比如烧落叶烧柴火。但支撑德国工业体系的天然气却根本没有着落。这也意味着,德国在没有找好下家的同时,就匆忙斩断了个俄罗斯的能源关系。

要知道说半年来,“反俄”始终是西方国家的政治正确,所以德国高举反俄旗帜也并无不妥。但问题是,反俄反得如此惨烈,反到自己都“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德国可谓不是一般的敬业。

那么,德国为何要矢志不移地反俄?难道真的是为报当年苏德战争的一箭之仇?静夜史认为很有可能,毕竟当年苏联不仅几乎以一己之力砸碎了德国东山再起的梦想,并在战后对德国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惩罚,不仅德国本土被瓜分,奥德河以东的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被补偿给波兰,作为德国龙兴之地的东普鲁士也被苏联和波兰瓜分,而隶属于苏联的部分则成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刺向西方世界的利刃。

所以,在不共戴天的世仇之下,德国反俄当然拼尽全力,但问题是,在俄德两国数百年的时间里,除了不共戴天的对抗,更有勠力同心的真挚感情,除了4次瓜分波兰的密切合作,神圣罗马帝国时期与沙俄多有联姻,包括叶卡捷琳娜二世,就是如假包换的德意志人。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5)

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德国紧抓二战的恩怨不放,未免太过肤浅。毕竟不管是否出于真心,德国在二战后的认罪态度相当诚恳,而这也成为德国重新融入西方世界的最大保证。在这种大背景下,德国的有仇必报似乎显得不合时宜。所以德国坚决反俄一定另有他因,在静夜史看来,德国反俄,根本原因在于不得不为。

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存在,德国和俄罗斯或许能成为携手并肩的同行人。毕竟俄罗斯有融入欧洲的心愿,德国也有借助俄罗斯力量问鼎欧洲顶峰的野心。

但美国的存在打碎了这一切,而美国对德国的控制,早在一战后就已经开始。

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了协约国的残酷惩罚,宿敌法国更是一再表示要将德国彻底肢解。

但法国的把事做绝,很快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强烈反对。而相比于醉心“大陆均势”的英国,“置身事外”的美国则显得套路多多。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6)

除了“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帮助德国还清战争赔款的同时获得复兴资金,美国财团还向魏玛政府施压,为希特勒的异军突起提供助力,可以说纳粹德国某种程度上本身就是美国一手扶持的结果,二战也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战略性操作。

等到纳粹德国被美苏英等国联合绞杀,美国终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夹在美苏之间的西欧反而在国际政治舞台中被边缘化,包括德国都不可避免地成为美苏争霸的牺牲品,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并立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的情况下,作为两大阵营窗口国家的两个德国感受尤其强烈。

因为西欧大陆与苏联山水相连但与美国相去甚远,于是为了避免西欧被苏联的钢铁洪流轻易击穿,美国在1947年抛出了“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大大缩短了复兴时间,同时也将其纳入了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联邦德国迅速复兴,50年代中期就一跃成为西欧经济的领头雁。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7)

1949年,美国主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联邦德国作为战败国名列其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深感危机的美国迅速放松了对联邦德国的捆绑,联邦德国不仅获得了海量的军火订单,更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正常国家的道路上。

不过,再膨胀的德国,也逃不出美国的手掌心,毕竟3万多美国大兵的存在,本身就是德国最好的缰绳。

也正因为如此,成为正常国家的德国也和其它西方国家一样,始终没有基本的主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让德国往东,德国不能往西,让德国打狗德国不能撵鸡,可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默克尔时代,德国之所以敢跟美国叫板,甚至和俄罗斯保持着你侬我侬的亲密局面。除了相对和谐的国际环境,欧盟的不断繁荣也是德国最大的底气。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8)

当年为对冲美国的掌控,希望各国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东山再起,再加上美国为对抗苏联对西欧一体化也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西欧一体化蓬勃发展,并最终在1993年成立欧盟,并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国际组织之一。

但问题是,当没有了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这个共同敌人,昔日本就貌合神离的美国和欧盟就更是没有了共同语言,而且随着矛盾的积攒,双方的对抗局面也终于出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默克尔虽然闪转腾挪,努力在美俄之间寻找平衡点,并较为妥善地处理了诸如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克里米亚危机及英国脱欧危机等危机,但欧盟难以自力更生的基础早已设定完成,“东扩是死,不东扩更是死”的局面也已经成型,默克尔再神通广大也无能为力。

所以当默克尔功成身退,后继的领导人无论是不是朔尔茨,本质上结果都没什么不同。

毕竟从欧盟的本质来看,欧盟越大,对经济最发达的德国必然越有利,所以德国必定大力支持东扩。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9)

但问题是,东欧各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普遍以反俄为生存法则,迫切需要欧盟的保护。但缺乏军事主权的德国根本不可能为它们遮风挡雨,所以他们在经济上紧抱欧盟大腿的同时,政治和军事上又纷纷拜倒在了美国的牛仔裤下,而冷战后美国和欧盟的矛盾人所共知,所以这些新加入欧盟的东欧成员国,潜移默化间就成为美国安插在欧盟内部的特洛伊木马。

这也导致欧盟越往东扩,其内部问题越多。但因为德国的大国复兴,本身就需要以欧盟为依托。因此德国不仅双手赞成欧盟东扩,更要不断提升欧盟的一体化水平,目的就是为了“曲线统一欧洲”。

而德国领导的欧盟想要不被美国折腾到分崩离析,就必须和美国心连心,在反俄的道路上再立新功。

至于德国会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从来不是美国考虑的问题,也不是德国有资格考虑的问题。

德国制裁俄罗斯为什么(明知制裁俄罗斯损人害己)(10)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