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

引子:

北周大象二年,当北周王朝最后一位反抗者—相州总管尉迟迥,站在邺城的箭楼之上,望着如同潮水般涌上城头的军队,颓然地拔出佩剑,自刎身亡。

在其临死之前,尉迟迥已经料到此番自己家眷人等必然难以幸免,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连同其所占据叛乱的这座城池,竟也会在此次平叛过后,被朝廷彻底摧毁了。

杨坚令韦孝宽讨尉迟迥,平之,焚烧邺城,徙其居人,南迁四十五里,以安阳为相州理所,仍为邺县。——《资治通鉴》

这座北方的巨城,在数百年间曾屡经沉浮,多次毁后重生,然而这次毁灭却彻底将之推入了历史的尘封之中。

自此之后,河北之地,再无那个曾经繁华一时、声名远播的邺城了。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

邺城最终被毁为一片废墟

那么,为何先前如同一只打不死的小强般坚挺的邺城,会在这次毁灭之后,从此一蹶不振了呢?

细读邺城的兴亡盛衰,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邺城,细看这座王城的那段兴衰过往。


一座令杨坚铁了心也要毁掉的城池


按常理来讲,国内有一座规模、实力都挺不错的城池,是非常有助于提升本国综合实力的,一般统治者都会对之进行扶持,在最初北周攻克北齐之后,没有立即毁掉邺城,其实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保留的,而且朝廷当初在保留邺城的同时,也对之做了一系列的弱化、预防处理。

齐之东山、南园、三台并可毁撤, 瓦木诸物、丁用者悉以赐民, 山园之田各还其主。——《资治通鉴》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2)

著名的铜雀台就位于邺城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即便是没有了金凤台(原铜雀台)圣应台(原金虎台)崇光台(原冰井台)三台这种超强军事防御,邺城这个地方最终还是出了大乱子。

尉迟迥的这次叛乱,着实将杨坚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个邺城,此番竟然兴起了如此大的波澜。

迥弟子勤, 时为青州总管, 亦从迥。迥所管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 勤所统青、胶、光、莒诸州, 皆从之。众数十万。

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 各据州以应迥。迥又北结高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人, 许割江、淮之地。——《周书》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3)

邺城一乱,整个河北都脱离了朝廷控制


占据邺城的尉迟迥登高一呼,整个河北便立即脱离了朝廷控制,四分之一北周国土顿时独立,这让初掌北周实权的杨坚非常头疼。

纵使最终朝廷平叛成功,其中实际也存在了不少偶然的幸运因素,期间还差点没搞定。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4)

邺城一叛乱,四分之一北周国土独立


当邺城的恐怖实力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之后,杨坚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暴躁,一定要毁了它,纵使损失一个重镇,也要消除这个隐患。

残阳如血,庞大雄伟的邺城,在熊熊的大火之中,最终化为了一片灰烬。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5)


在邺城成为了一片废墟之后,那些被迫迁往安阳的门阀氏族、平民百姓们谁都没有料到,这座城池真的自此便被杨坚给彻底废了。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6)

邺城此番真被杨坚给彻底废了

因为对比先前的“黑历史”,邺城虽然屡遭摧毁,但最终结局都是烈火重生,反而一次比一次更加兴旺。


邺城,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邺城的地理优势,使得每次征服者在带给其战争破坏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再次重生的希望。

山川雄险,原隰平旷,据河北之襟喉,为天下之腰膂。——《读史方舆纪要》


邺城之地位于河北,在华北平原一马平川之地,邺城西有太行,东有黄河、北临漳河、滏阳河,南有洹水和淇水,山川围绕,沃野千里,兼之漕运通畅,交通便利,自古就有“天下腰膂” 之称,占领了邺城便可以辐射整个河北,从而进窥中原之地,以图天下。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7)

邺城可以辐射整个河北重镇之地

唇齿泽潞, 臂指邢治, 联络河阳, 襟带擅魏, 其为险塞, 自关以东当为弃冕。——《读史方舆纪要》

良好的地理条件,自然得到了乱世枭雄们的青睐,而在这群青铜和王者们的争夺之下,邺城最终成为了一座非常著名的王兴之城。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8)

邺城,六朝建都于此,屡次毁而复兴

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都曾在此建都,而随着王朝的更替兴复,邺城也在不断地沉沦重生,虽屡次毁灭沉沦,却不断地重生涅槃。

邺城这座城池在那个离乱的时期,也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打不死的小强。


毁而复兴,后赵建都:


遂烧邺宫,火旬日不灭,杀士民万余人,大掠而去。——《晋书》

后赵的石勒、汲桑在攻破西晋邺城之后,便将这座西晋的重镇焚之一炬,当人们都认为这座城池彻底废了的时候,放火的那个石勒却后悔了。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9)

后赵的石勒最终决定迁都邺城

石勒在定都襄国之后,左看右看都觉得襄国的位置不如邺城,为了说服国人将国都再次迁到邺城,石勒也是够拼了,他开始从天命异事说服国人,并着手积极地营建新都邺城,打算最终迁都此地。

中山西北暴水,漂流巨木百余万根,集于堂阳。勒大悦,谓公卿日,诸卿知不? 此非为灾也,天意欲吾营邺都耳。——《晋书》

然而石勒虽然费尽了心思去营造邺城,却没有住进去的命,在石勒驾崩之后,其侄子石虎杀掉了石勒众位皇子,正式迁都邺城。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0)

后赵最终从襄国迁都邺城

劫后重生的邺城自此便成为了后赵的新国都,后赵的奢华使得邺城成为了当时规模最为庞大、壮丽的都城,而劫后重生的邺城,也迎来了其第一次高光时刻。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1)

后赵的城池,雄伟壮丽


战火焚燹,邺城屡陷而不亡


王朝兴替的同时也给城池带来了多变的灾难,当后赵皇帝石虎病逝之后,石虎的养孙冉闵踏着血腥的宫廷尸骸,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夺取了皇位的冉闵,继续定都邺城,然而自此开始,数个王朝开始了围绕邺城的攻击战,期间前燕、前秦、后燕、魏的屡次围攻,都给繁盛的邺城带了致命的冲击。

邺中大饥,人相食,故赵时宫人被食略尽。......燕王俊遣广威将军慕容军、殿中将军慕舆根、右司马皇甫真等帅步骑二万助慕容评攻邺。——《资治通鉴》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2)

前燕与冉魏之争,使得邺城几度沉沦


在经历了数次蹂躏之后,邺城最终被搞得残破不堪,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其只能躲在一旁默默地疗伤修养生息,直到其迎来了一位新的伯乐—高欢。

洛阳久经丧乱, 正气衰尽, 虽有山河之固, 土地偏狭,不如邺, 请迁都。——《资治通鉴》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3)

再次改变邺城命运的高欢


当高欢控制住东魏的政权之后,他就将洛阳的朝廷一股脑都迁到了邺城之地,而此番随着朝廷一起迁移的人口竟多达四十多万,为了适应新形势,高欢还征发七万八千人修筑邺城,将之再次大规模的扩展和延修。

填鸭式的发展邺城,使得邺城顿时成为了北方第一大城,沉寂的邺城再次获得了凤凰涅槃的机会。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4)

邺城再度凤凰涅槃

数次残破沉沦,又多次烈火重生,这座城池曾经创造了不少的奇迹。然而这次杨坚将其摧毁之后,历史却再也没有给它却重新振作的机会,随着历史的发展,邺城最终走进了青史黄卷之中,并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之内。

那么为何后世再也没有王朝青睐邺城这个地方了呢?

时代的发展,地理的变迁,战争的疮痍这三个因素,最终决定了,邺城往昔的凤凰涅槃,再也不可复制。


大一统的王朝,留给邺城的机会不多


在历史上,河北这个区域的崛起条件很尴尬,不是造反便是分裂。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5)

大一统王朝汉朝时期的国都不会考虑邺城

在唐朝之前,大一统的王朝时期(汉、晋),王朝的定都一般会选择长安、洛阳这种自带山川护甲防御的王业之地, 邺城本身处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天险不多,且属于四战之地,而非稳妥之所,一般不会进入大一统王朝的建都考虑之中,即便是区域一统的曹魏、北魏王朝,也都会在立足稳定之后,迁往更加稳妥的许昌、洛阳等地,而不会停留在邺城之地。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6)

曹魏时期,邺城是五都之一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邺非久居之地。石虎倾于前,慕容灭于后,国富主奢,暴成速败。——《彰德府志.地理志》


后来随着西晋王朝的分裂,邺城才最终有了崛起的机缘,从后赵、冉魏、前燕、北齐等政权的屡次建都,都可以看出这些政权之所以选择邺城,本身就是因为其属于地方政权,国家势力范围不广,没有太多更好的选择,为了进图天下,选择四战之地立国,也是最终权衡利害后的抉择。

然而隋朝之后,唐、北宋、金、元、明、清等王朝都算得上是大一统或区域大一统王朝,即便是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纷乱数十载,河北之地却始终没有对中央王朝构成威胁。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7)

朝廷打击河朔三镇削弱了河北实力


原因就在于,安史之乱后遗症——河朔三镇的分裂,让唐朝对河朔之地非常忌惮,自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历届帝王都会对河朔之地的藩镇,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分化,最终使得河北之地变得孱弱起来,进而丧失了造反的实力。

时代的发展,大一统王朝的兴替,使得邺城之地,没有了再次靠着分裂、造反兴盛起来的可能,当然时代只是一方面,交通的没落也是邺城衰落的一个原因。


成也漳河,败也漳河


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西门豹治邺》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8)

西门豹将神婆所扔进的那条河流就是漳水


我们大家在上学之时曾学过一篇文章《西门豹治邺》,而这里西门豹将神婆所扔进的那条河流就是漳水,邺城就位于漳水之畔,自西门豹领着百姓开凿十二条渠道后,邺城便开始不断发展起来。

然 而最终奠定了邺城腾飞基础的却是曹魏时期的水利大发展,古代时期,水运是大吨位运输的首选,相当于现在的货运火车,而那些水路便利的地方,就成为了货运集散之地,各地漕粮、商贸流转于此,该处想不腾飞都难。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19)

水路的开凿,使得邺城发展起来


曹魏时期邺城作为曹操的王兴之地,成为了五都之一,为了扶持邺城的发展,曹操开始大力兴修邺城方面的水利,而将天然河道与邺城旁边的漳水联通,则是最简单的办法。

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粮......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三国志》

引漳水东入清、洹以通河漕,名曰利漕渠。漳津故渎水断,旧溪东北出,涓流濗注而已.——《水经注校证》

曹魏时期,以邺城为中心,朝廷花了大力气去开凿沟通天然水系的人工河道,四通八达的水系网络建成之后,运粮的漕船便可沿着白沟直上,顺着兴修的人工水道折入漳水之中,然后继续溯流西上进入邺城,自此邺城便成为了河北漕运系统的中心,邺城开始步入了腾飞的快速道。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20)

曹魏时期邺城周边水利

令人唏嘘的是邺城因水而兴,最终也因水而败,隋文帝杨坚虽然毁掉了邺城,但并没有动摇邺城地区重要的属性,真正给邺城一击必杀,将其扼杀在复兴的摇篮之中的是——隋炀帝的大运河。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21)

邺城没在大运河经济带上


隋炀帝时,举全国之力修成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而大运河的河北段,则由永济渠段承担运输航道,淮南的粮草如果北上涿郡一带,将不再转漕邺城,直接北上通过永济渠输送,而邺城一段的漳水则被直接绕过,没在经济带上,必然没落和悲催了。

这座因水而兴的城池,最终被水运所抛弃,成为了地理的弃儿,同时战火的焚燹,也使得邺城屡次兴复,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战争疮痍的伤痛。


战争疮痍

邺城地靠漳水,沾了漳水水运便利方面很大的光,然而邺城之内的人们却不会太领情,因为靠着漳水这么近,也让他们倒了很大的霉,那就是谁来攻打邺城,一旦久攻不克,都会想到一个歪招,那就是掘开漳水,倒灌邺城。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22)

决堤灌城也是一个攻城手段


建安九年,曹操攻邺就曾引漳水灌邺。

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巉,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三国志》

后燕慕容垂出兵二十万全力攻打邺城,由于前秦苻丕的拼死抵抗,久攻不下的慕容垂也曾引漳河水灌城。

一次次的倒灌,使得城内之人死伤惨重,也使得邺城附近的耕田全部沦为洪泛之地,久而久之,邺城附近的耕地,也全部沦为不可耕种的废土。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23)

邺城附近的耕地,也全部沦为不可耕种的废土


相、魏、磁、洺之地并漳河者,累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宋史》

丧失了水运、耕种优势的邺城,最终在时代的发展中,与时代渐行渐远,在一次次衰落之中,彻底隐匿于历史的背后。


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北王城——邺城,在经历了六代皇都风流之后,最终在杨坚的一纸诏令之下,被彻底摧毁,在时代发展、大运河开发、战争疮痍的影响之下,邺城再没有创造出凤凰涅盘的奇迹,其最终沉沦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千百年过往,昔日繁华无匹的邺城,只留下了一片残垣断壁,野草春花,让来往的迁客骚人,凭吊触景,感慨不已。


邺城是古都吗(屡毁复兴的邺城为何在隋代以后就彻底消停了呢)(24)

最终邺城消失在历史之中


下马登邺城,空城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日暮飞云电。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登古邺城》.岑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