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基础知识(中虚失健痰壅气逆)

中药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三子养亲汤,临床治疗咳嗽痰多,食少胸痞非常校验,用药却是取材于平日不起眼的菜籽,而且无论男女老少,皆可用之。

脾胃病基础知识(中虚失健痰壅气逆)(1)

明朝有一位姓韩的将领,因为常年在外领兵南征北战,环境艰苦卓绝,久而久之,身体日益衰败。他想辞官告老还乡,但是因为身居于当时比较重要的岗位,朝廷没有准许,无奈只好强打精神,坚守岗位。

他的二儿子,名叫韩天爵,见父亲身体日渐衰微,便放弃了自己的功名,苦心钻研医术,跟随父亲身边。父亲但有不适,他尽心医治,侍奉汤药。直到父亲去世,韩天爵才行医四方,游历大江南北,医术名震天下,还著有《韩氏医通》一书,流传至今。

有三位读书人来请名医韩天爵为家中老人看病,年纪大了以后,普遍有咳嗽,气不顺,多痰的症状。但是对老人一说吃药,他们就有心中不舒服的感觉。

这个方子就是三子养亲汤,有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均炒后使用。

莱菔子就是萝卜子,苏子是紫苏的种子,白芥子是芥菜的种子,它们合一起成汤,不仅甘美可口,而且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效。

本方针对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水谷精微化为痰,痰壅气逆,肺失肃降,以致食少痰多,咳嗽喘逆等证。

急则先治标,缓则治其本。方中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导滞,下气祛痰。“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

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并寓“子以养亲”之意,正如原书所说:“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正如吴鹤皋云:“奚痰之有飞霞子此方,为人事亲者设也。

脾胃病基础知识(中虚失健痰壅气逆)(2)

现代来看,三子养亲汤,对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都有一定的效果,成为很多养生专家推荐的食疗方案。

三子养亲汤一般用量三子各三钱,炒制,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现代也有用三子磨粉冲服,效果也佳。

此方不拘一格,是一个开放性的方剂。三药的用量,可以根据临证视痰壅、气逆、食滞三者程度不同增减,白芥子偏于豁痰,苏子偏于降气,莱菔子偏于消食。大便实硬者,可加熟蜜;冬寒时,更可加生姜。

痰湿重者,可配合二陈汤,提高疗效;兼有表寒,可再合用三拗汤。病情得以缓解,可改用六君子汤善其后。

脾胃病基础知识(中虚失健痰壅气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