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集体采写 编辑 高唯 王一川

大风、降温、降水,寒潮来了。

据浙江省气象台消息,本轮寒潮浙江将有明显降温、大风和降水天气过程。21-23日全省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达9-11℃,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可达11-13℃,23-24日早晨最低气温除沿海外全省大部地区0-2℃,有霜冻,山区-1℃到-4℃,有冰冻。

寒潮来势汹汹,浙江各地行动起来战寒潮。

宁波:开辟海上绿色通道保障能源畅通

11月21日至23日,宁波沿海迎来新一轮强冷空气影响,近岸海域出现2-3米中到大浪,近海海域有3.5米-5米的大到巨浪,对海上能源运输船舶进出港造成较大影响。宁波海事部门开辟能源绿色通道,优先服务能源物资船舶进出港手续办理。

江北:一条围巾温暖社区孤寡老人

气温不断下降,家住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和塘雅苑社区的孤寡老人们却感受到了“温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发起一场“围住温暖系住爱”的爱心围巾编织活动,为老人民亲手编织了毛线围巾。

温岭:这位阿姨编出1200多条围巾送他们

在温岭,有一位义工,她通过手中的毛线棒,编织出一条条爱心围巾,来传达自己对留守老人的关爱。去年12月至今,她已经编织并送出了1200多条围巾。

鄞州:寒潮下,保障1200亩水产养殖不“缺氧”

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1)

走进宁波鄞州咸祥镇水产养殖公共服务中心,一派繁忙的哗啦啦水声传入耳中,只见鱼塘里的制氧泵正开足马力工作着。针对新一轮寒潮来袭,连日来,国家电网浙江电力(鄞州)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咸祥镇水产养殖基地,对养殖基地的用电设备及其周围线路进行检查,保障该基地“寒潮”无忧。

(记者 吴晓鹏 王丹静 通讯员 周一峰 林开升)

建德:与寒潮“赛跑”帮老人抢收红薯

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2)

秋末冬初,杭州建德市更楼街道桥岭村迎来了今年红薯新品种“浙薯13号”的丰收季。多数村民早已把红薯挖出收回家中,忙着制作软糯香甜的番薯干了。

接到比上次更强一轮寒潮即将影响本地的通知后,桥岭村党总支书记邓美红第一时间想到了胡竹奶。田里的红薯被冻坏,会影响后期番薯干制作,于是她立即安排了党员志愿者去帮忙。

(共享联盟更楼微融站 吴国洪)

临安:防寒防冻 严阵以待

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3)

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 胡建强 摄

11月21日,农技人员来到海拔1000米的玉山村梅大姐蔬菜基地指导防寒抗冻工作。寒潮将至,为减少寒潮给农户带来的损失,杭州市临安区龙岗镇在“天目红盟”数字信息平台上开通农技专家对防寒抗冻的咨询服务,方便蔬菜种植户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镇海:电商田头直播助农抢销售

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4)

“大家看,这些橘子挂在树上太诱人了,随便摘一个剥开来,汁水就爆出来了……”11月19日上午,在宁波镇海区蛟川街道的何达农场,一场田头直播正在进行。赶在寒潮到来之前,招宝电商的直播团队们走进田间地头,帮农户在线上抢销“美人橘”。

德清:党员志愿者帮早园笋大户“孵笋”

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5)

寒潮临近,气温降低。德清县竹林里的早园笋正慢慢生长,正是农户们抓紧“孵笋”的时候。

阜溪街道的种笋大户严有方刚刚采购了2000袋砻糠,“要达到保温效果,得覆盖20厘米左右厚度的砻糠才行,眼看寒潮即将来临,他正手忙脚乱的忙着铺砻糠,生怕早园笋冻坏。”村里得知此事后,积极组织党员志愿者来帮忙,协助农户开展砻糠覆盖工作,力保春笋不“挨冻”。

(共享联盟德清站 沈宇翔 白羽 记者 孟琳)

南浔:为鱼儿盖上“厚被子”

冬季低温寒潮应急预案(滚动寒潮下的温暖守护)(6)

“寒潮来袭,跑道养殖要24小时开启推水装置,有条件的尽可能移入越冬池内,晴天勤开增氧机促进上下水交换……”11月21日上午9点33分,湖州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南浔区菱湖镇就通过该镇的数字化平台“渔都渔业专属钉”,向近500户养鱼户发去了温馨提示。

当天菱湖镇迅速成立5个党员志愿者防寒小组,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帮助37户养殖户制定科学防范预案,落实防寒潮措施。

(记者 吴丽燕 共享联盟南浔站 陆志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