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

解读琉球的前世今生3

作者:桅杆

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1)

1971年6月17日,美国未经联合国许可,与日本达成协定,于1972年5月15日将琉球交给日本。作为交换条件,协定规定《日美安保条约》适用范围扩大到琉球群岛、美军拥有继续使用琉球军事基地等权力;同时,日本向美国支付3.2亿美元的财政补偿,后在双方备忘录中,将补偿提高到5.2亿美元。

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2)

《联合国宪章》第83、85条规定,“托管协定条款之核准及其更改或修正”,应由安理会或联合国大会行使之。美国是在1947年4月从联合国获得授权对琉球群岛实施托管的。从法律上,此项托管的任何变化,都应得到联大会或安理会的批准。因此,美日之间对琉球群岛行政权的私相授受行为,招致东亚各国的强烈反对。在压力之下,美国在1971年10月发表声明,认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意思是美国只是交还行政权,并非主权。美国一向高举“自由、人权、法律”大旗,但在琉球群岛行政权这个问题上,既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批准,也没有考虑琉球群岛人民“自由表示之愿望”,完全是一种私相授受。

二战结束后,美国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将其战略防线从西海岸推进到亚洲大陆的东沿,形成从阿留申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到菲律宾群岛的远东防卫线。琉球群岛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令人不解的是:美国经血战占领的琉球群岛,又有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什么要将行政权交还给日本?

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3)

三大原因:

美国将琉球群岛行政权交还给日本,其首要原因是经济问题。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财政赤字急剧上升,国际收入持续恶化,美元信誉受到冲击,大量资本出逃,多次爆发美元危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崩溃。以美国的黄金储备为例:1949年为246亿美元(约22000吨),占到整个西方国家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到1971年下降到102亿美元((约9000吨))。美国交还琉球群岛的行政权,可以从日本获得5.2亿美元补偿,之后每年还可节省约6500万美元开支。

有人可能会疑惑:堂堂美国,还差这点钱?其实,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元危机与经济危机频繁爆发,美国已经极度虚弱,与苏联在全球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不然的话,尼克松也不会来华,求中国帮助其“体面地撤出越南”。再者,5.2亿美元在当时还真不是小钱:当年的经济规模远没有现在这么大,美国1970年GDP为1.07万亿,而2020年为20.94万亿;当时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1盎司),以黄金等价法计,当时5.2亿美元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60亿美元。

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4)

其次,美国是要扔掉行政权这个“烫山芋”。日本自1879年吞并琉球群岛后,一方面大肆屠杀原居民,一方面大量移民,加之冲绳战役时日军强迫原居民“玉碎”,战后琉球群岛的原居民比例已经很低,其居民主体已经是日本人。因此,在美军托管期间,琉球居民强烈要求回归日本,经常举行抗议示威,让美军很头疼,管治难度很大,行政成本也很高。托管有时候还真是“烫山芋”英国托管巴基斯坦地区,就是因为当地居民冲突不断,难以管治,主动放弃了托管权。琉球的情况虽没那么严重,但托管的民政治理也很复杂的。将行政权交还日本,可以减少很多麻烦,可以节省大笔开支,又不影响军事基地使用及对日本的控制。

第三是改善对日关系。琉球回归是战后日本孜孜以求的,并多次向美国提出过,美国驻日大使就曾说:“同琉球的军事价值相比,与日本保持友好更为重要。”况且交还行政权对其军事价值并无影响。

应该说,自进入20世纪开始,美国对外战争都不是以领土为主要目的。美国托管琉球群岛的最终结局无非有二:一是让其独立,二是交还日本。在当时情况下,两者之间,交还日本当然更符合美国利益。

此外,战后琉球群岛的居民中,原住民比例已经不到10%,绝大多数已是日本人,民众独立意愿并不强,琉球复国的声音也很微弱。对于琉球群岛,一来美国是以巨大代价攻占并取得托管权的,二来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申明主权。因此,虽然托管是基于联合国的授权,但美国将琉球群岛行政权交还日本,其他国家除了口头反对和道义谴责外,并无其他有效的应对办法。况且,美国一再宣称只是返还行政权,“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

可是,行政权本就是主权的核心部分,对于主权归属不明的琉球群岛而言,归还行政权实质上就是把包括主权在内的一切权利交给了日本。实际上,美日之间私相授受琉球群岛行政权,并不是中国关注的重点。中国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美国将主权属于中国的钓鱼岛的行政权一并交给了日本。由此引出了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并延续至今。

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5)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就曾有过侵占钓鱼岛并纳入冲绳县管辖的动议,但并没有实施;甲午战争后,钓鱼岛作为台岛的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该岛又随台岛一并归还中国。《旧金山对日和约》第3条规定的琉球群岛托管区域,并不包括钓鱼岛。

1953年12月25日,琉球托管当局副长官、美国陆军少将奥格登发布第27号令,指定琉球群岛的地理界线。此公告扩大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所规定的托管范围,将钓鱼岛划入琉球托管区域,成为美国海军的靶场。

琉球岛战后为什么受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由美国托管)(6)

驻日美军基地

这个“第27号令”就是今天钓鱼岛争端的源头。在此之前,钓鱼岛一直属台岛管辖,并无争议。即便在当时及以后10多年,日本方面也没有表现出把钓鱼岛纳入其领土范围的意图,至少其意愿远不如今天这样强烈。例如:直到1961年4月4日,日本出版的九州地方地理志地图中,就没有所谓的尖阁列岛(日本对钓鱼岛的称谓)一说。可后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为什么那么强烈呢?

(未完待续)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