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

在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裴梅镇这片贡米飘香地、红色润土间,老百姓的身体里流淌着一股勤劳、刻苦、赶闯敢拼的“红色血脉”,也正因此,该镇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获批富林村、葛茅坞村两处红色名村,龙港村一处市级红色名村, 红色党建特色品牌这“一抹红”激荡洋溢在裴梅大地乡村振兴图景之中。

红色宣讲员曹建金在赣东北苏维埃旧址讲述动人故事,种植大户凌加淦忙着水稻收割,葛茅坞红色娘子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舞台载歌载舞歌唱幸福生活……裴梅镇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红色教育、稻作文旅、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1)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省级红色名村富林村。

驱车驶入万年县裴梅镇富林村,干净宽敞的村道中央处屹立着一栋经历几十年风雨洗礼的天井老屋,这就是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墙上的裂纹见证着当年的革命故事。

77岁的富林村村民丰金水讲述了从村里父辈们那里流传下来的革命故事。“1929年11月10日,富林村在党的领导下,发起了富林暴动,1930年8月,在方志敏的带领下,赣东北苏维埃政府由弋阳县芳家墩搬迁至富林村,富林一度成为赣东北苏区的中心,村民聂永祥乡苏区主席,在打土豪、分青苗、筹粮款、打敌堡等斗争活动中与同志们勇敢斗争。在一次行动中不幸被捕,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向敌人屈服”。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2)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省级红色名村富林村赣东北苏维埃旧址。

红色基因代代传。90余年过去,这片红色旧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年,裴梅镇积极挖掘革命历史,以“修旧如旧”形式修复富林村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发展红色旅游,让老区焕发新彩。

裴梅镇邀请了烈士后代、老党员、乡贤等人担任义务讲解员,设计开发了多条红色参观线路。游客可以在红色名村吃一碗“忆苦思甜饭”,在坞头暴动革命旧址、初心广场学习红色精神,在富林参观知村史馆、在红色电影院感受曾经岁月,到龙港村参观48村起义指挥部旧址、到龙会山重走红军路。裴梅镇还利用闲置房屋设立了民心讲堂、村史馆,村民编排了《红军在富林》《娘送你上前线》等情景节目,促进以文化人。截至目前,裴梅镇红色旅游每年接待单位500余个、游客30000余人次。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3)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省级红色名村富林村史馆。

随着人气的不断提升,红色资源成为带动红色名村发展的红色财富。近年来,裴梅镇鼓励并支持红色名村出租闲置房屋承办民宿,并以稻作文化为纽带,拓展稻作文旅 红色旅游综合业态。稻田承包发展观光游,积极发展红色研修、原产大米、蔬菜基地等乡村振兴产业,截至8月底,红色名村葛茅坞村茶树菇、葡萄种植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余万元。

在富林村隔壁村组上沙溪村,水稻种植大户凌加淦正忙着向自己承包的水稻田抽水灌溉。“哈哈,占了富林红色名村的光,我种的水稻深受前来红色旅游观光游客们的欢迎。不少老客户提前很久就打电话来预订了。”今年,凌加淦种植的200余亩早稻产量超80000公斤,喜获丰收。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4)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市级红色名村龙港村。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富足壮大,更代表生活品质的提高。在裴梅镇葛茅坞村委会坞头村初心广场,麻将机换成了点歌机。“以前农闲了就打麻将,自从建起了大舞台,大伙儿每天来广场唱歌、跳舞、健身,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葛茅坞村党支部书记裴国庆高兴地说。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5)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市级红色名村龙港村胜利的号角。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6)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市级红色名村龙港村红色景点龙会山。

省级红色名村葛茅坞村的变化,正是裴梅镇开展乡风文明治理的缩影。该村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多名名党员主动认领民事调解、点对帮困、文体活动等岗位,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仅如此,村委还申请专项资金办好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安全饮水、公路扩宽、农厕改造等民生实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7)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省级红色名村葛茅坞村。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8)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省级红色名村葛茅坞村红色教育基地初心广场。

江西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研究(一个乡镇三处红色名村的乡村振兴)(9)

图为万年县裴梅镇省级红色名村葛茅坞村坞头暴动纪念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裴梅镇,一幅以红色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刘存文摄影)

(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记者 王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