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墓志铭 英雄丰碑大地情怀

○ 姜宝才 柳宗龙   金秋十月,祥云瑞彩,是龙江大地最美的季节地处长白山山脉张广才岭下的尚志市,不仅收获了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还矗立起四块抗联英雄碑——赵尚志将军起兵地碑、赵一曼烈士殉国地碑及两块英雄诗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抗战英雄墓志铭 英雄丰碑大地情怀?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抗战英雄墓志铭 英雄丰碑大地情怀

抗战英雄墓志铭 英雄丰碑大地情怀

○ 姜宝才 柳宗龙

  金秋十月,祥云瑞彩,是龙江大地最美的季节。地处长白山山脉张广才岭下的尚志市,不仅收获了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还矗立起四块抗联英雄碑——赵尚志将军起兵地碑、赵一曼烈士殉国地碑及两块英雄诗碑。

2020年10月17日上午,人们来到尚志市乌吉密乡半截河屯,沿着漫坡向上前行,眼前的一块石碑仿佛在渐渐隆起,给人以巨大的视觉震撼。行至坡顶,一座高耸的石碑赫然矗立,就像一位身披红绸,胜利而归的大将军。著名作家莫言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和尚志市党政领导一同拉紧绳索,长长的红绸在空中飘起,石碑露出英姿——“赵尚志将军起兵地”八个大字遒劲有力、气势磅礴,让在场的人都感到为之震撼。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赵尚志将军起兵地碑、赵一曼烈士殉国地碑和两块英雄诗碑,皆出自退役军人、著名作家莫言之手,他以书丹立碑的形式,向抗日英雄献祭。

  尊崇英雄,讴歌英雄,莫言用自己的行动为当代文人“打了个样儿”。

“生为豪士死英雄”

  龙江大地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游击区和根据地,东北抗联11个军有9个半军曾在此战斗过,尚志市是以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烈士命名的城市,是东北抗日老区的“红地盘”。赵尚志、赵一曼都是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出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的一员。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以赵尚志、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用铮铮铁骨和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长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在长达14年的苦斗中,很多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联将士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著名抗日将领冯仲云曾说:“那些将士受尽了饥渴风霜之苦,有的竟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的光复,未能亲眼看见盘踞在这里14年的倭寇离开这块土地。甚至于他们死了,连个名也未曾被人得知……”

  1951年,冯仲云率团重回战地,在赵尚志起兵处忆及当年,数度落泪,发愿为殉国者立碑。在抗战胜利75周年之际,继英烈志、树英烈碑,再次成为尚志民众热议的话题。对抗日烈士素怀尊崇的莫言,以笔为旗,题写碑铭、赋诗,在他眼里,赵尚志和赵一曼身上有着超乎普通人的勇敢、智慧、思想和人性光辉,大地还没有肃清,他们却已经殉国。

  赵尚志,祖籍山东,生于辽宁朝阳,成长于哈尔滨,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莫言在修改碑阴时,特写上“曾在东北长期从事反帝爱国运动,身陷缧绁而矢志不移。九一八事变后,毁家纾难,率众抗日”的内容。

  1933年秋,赵尚志与东北义勇军“朝阳队”官兵行至珠河县(今尚志市)六棵树地区,得知部队内讧,遂带领6人离开“朝阳队”。珠河中心县委在其基础上,成立珠河游击队,鸣枪宣誓,甘愿赴汤蹈火,为收复东北失地、为祖国自由而战。三年后,珠河游击队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兼北满抗联总司令,麾下十个师六千余众。松江两岸、兴安岭上,抗联三军将士爬冰卧雪、忍饥受寒,殊死拼搏、英勇抗争。赵尚志将军指挥若定、屡建奇功,身先士卒、陷阵冲锋。他曾赋诗明志:“黑水白山,被凶残日寇强占。我中华无辜男儿,倍受摧残。血染山河尸遍野,贫困流离怨载天。想故国庄园无复见,泪潸然。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冰天雪地矢壮志,霜夜凄雨勇倍添。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赵尚志向死而战,血洒疆场,身首异地,成为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典范。

  赵尚志将军殉国62年后,头骨被找到,堪称抗战史上的重大发现。东北三省朝阳市、长春市、哈尔滨市、尚志市都提出了安葬英雄头骨的意愿。赵尚志的英雄事迹出现在“时代先锋展”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赵尚志事迹。在赵尚志诞辰百年的日子,他的头骨回朝阳故里安葬。莫言为之感叹不已,为自己的战友、将军头骨的发现者赠诗,抒发对英烈的缅怀之情:

  白山黑水富饶地,

  大豆高粱育英雄。

  义旗高举八方应,

  烽火猛烧九州红。

  百年奋斗洒碧血,

  千古流传感苍穹。

  将军灵台还故里,

  吾兄宝才建奇功。

  作为善于讲民间故事的莫言,把目光和笔触,深入历史的深邃之中,尖锐地分析人类的苦难和人性,创造了大地英雄的形象,使“红高粱”成为一种“酒神”精神,努力张扬一种民族魂魄。

  莫言当过20多年兵,骨子里有着很深的军人情结。在他眼里,抗联将士是在真刀真枪地跟敌人苦斗肉搏,尤其赵尚志的事迹曾让他热血沸腾。2019年6月,莫言偶然从一张照片上发现了对英雄的误写——梧桐河畔鹤北林区是当年赵尚志战斗和牺牲的地方,但至今石块上依然刻着赵尚志“遇难之地”等文字。莫言在情感上受到一种刺激,感慨万千:“赵尚志真是一条汉子,像他这么一个人,这么年轻就牺牲了,在我的脑子里,赵尚志这个名字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赵将军久遭磨难,但爱国之心不改,牺牲后身首分离,流下最后一滴血的地方应该叫‘殉国地’,只有把铭文上的‘遇难’二字改为‘殉国’,才能真正凸显出将军的生命价值,否则愧对英灵!”

  看到那张由日军拍摄的赵尚志将军死不瞑目的首级照片,莫言心灵受到巨大冲击,热泪盈眶。他“以浩然正大之愿心、对英雄崇敬之心,几十年军旅之志炽萌”,写下了“赵尚志将军殉国地”和“赵尚志将军躯体投江处”的碑铭。

  胸中有大义,笔下游乾坤。2019年7月初,莫言创作了一首英雄挽歌,概括了赵尚志将军极其不凡的一生:

  白山黑水建奇功,

  剑影刀光气若虹。

  首葬丘陵藏猛虎,

  躯投江海变蛟龙。

  身经百难心不改,

  体被双分目未瞑。

  题罢碑铭拍案起,

  生为豪士死英雄。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莫言对诗歌反复润色和推敲,用毛笔抄写了几十遍,写出满意的书法作品后,他感到非常快意:“自饮烈酒一碗,拍案曰:此诚为今夏第一快事也!”

  赵尚志烈士的侄女和赵尚武烈士的女儿致信莫言说:“亲人赵尚志当年曾立下誓言,不驱走敌寇誓不成家,死也死在抗日的疆场上。最后敌人残忍地割下他的头颅。他为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身首异地至今,给我们家族带来漫长的痛苦。莫言为烈士赋诗、题写碑铭,是对我们几代人精神上的真切抚慰。”

“儿女英雄何处觅”

  在给赵尚志将军题写碑铭后不久,莫言收到赵一曼烈士后人的信,希望他为祖母赵一曼题写碑铭并赋诗。

  赵一曼是母亲、是战士,也是思想者。她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宁、李一超、李洁,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曾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九一八事变不久,她别家舍子来到东北。

  1933年夏,在去珠河抗日游击区之前,她写了一首《滨江书怀》,表达了自己的报国之志:“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她取军长赵尚志之姓,用漫漫雪花为名,立志把生命融化在这片黑土地上。在日伪军眼里,赵一曼是“白马红枪驰骋于哈东地区的女侠”。

  “民众的旗,鲜红的旗,覆盖着战士的尸首,尸首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红了旗帜。”赵一曼就义前用《枫叶树》曲调唱起她喜欢的歌曲,给自己的孩子“宁儿”留下一封家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伟大的“实行”,教育了她的儿子和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宁儿”——陈掖贤多年后听说抗日英雄赵一曼就是自己生母时,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在手臂上刻下“赵一曼”三个字,从此把母亲深深地记在心里。他不想因母亲的牺牲得到任何东西,把光荣牌和抚恤金都婉拒了。一曼家书感动了无数国人,烈士后人每当想起她,“如仰望星空,泪流满面”。烈士遗族有个心愿——在亲人牺牲的地方立一块碑,让世人永远记住赵一曼是为国而牺牲的。

  烈士遗族的信任,令莫言十分感动,他又有几分不安。在上小学的时候,莫言就读过课文《赵一曼》,还看过电影《赵一曼》,对她为国英勇捐躯的事迹刻骨铭心。在莫言的眼里,赵一曼是民族英雄,是思想者,更是伟大的母亲。在莫言看来,很多党政要人、社会名流早就为赵一曼烈士题词赋诗了,自己人微言轻,不敢做“续貂”之事。在犹豫不决时,他接到一封公函——赵尚志、赵一曼烈士纪念馆受中共尚志市委委托,请莫言为赵一曼烈士题写殉国地碑铭和碑诗,“以先生的才情和笔墨,传播英雄事迹于天下”。

  忠人之事,玉成此事。莫言在研究抗联史料中,发现赵一曼的平凡和伟大之处:在当时白色恐怖情况下,作为一个四川鱼米之乡的弱女子,却抛家舍业到东北救国抗日,她的坚韧来自她思想的硬度。

  莫言后来写道:“一日午间小寐,梦中似至一山坡上,见一英武女侠,身披红绸,骑白马呼啸而过。此正为久思成梦也。于是沐手恭书,一遍而成碑铭。”并创作出一首赵一曼颂歌:

  巾帼抗日第一人,

  血沃中华献此身。

  白马红枪豪士气,

  遗诗绝笔母亲心。

  钢筋铁骨穿牢狱,

  义胆侠肝化斗辰。

  儿女英雄何处觅?

  且从尚志到宜宾。

  莫言写就“赵一曼烈士殉国地”碑铭和颂歌那天,正值第六个全国烈士纪念日。

“红地盘”上祭英魂

  鲜花之下,埋着烈士的遗骨。

  尚志市地处哈尔滨东部,原名珠河县,后以赵尚志名字命名。日本司令官曾称,哈东根据地是“红透三尺”的“共匪乐园”,称赵尚志指挥的抗联三军是最顽固、最活跃的“匪团”。尚志市是有名的抗联“红地盘”,赵尚志、赵一曼、冯仲云等大批抗日英雄曾在此领导抗日斗争。1935年7月,珠河县成立了农民委员会、农民县政府。在三股流一带,有游击队密营、兵工厂、被服厂、医院等,很多老百姓家就是抗日秘密交通站。哈东根据地牺牲了无数的抗日将士,“白骨堆成了山丘,碧血染赤了大地”,冯仲云曾感叹道:“实我大中华民族之光荣,谁谓东北无慷慨悲歌之士?”

  支前模范的代表梁树林,当年和丈夫带领全家族抗日,把两个儿子送到游击队,家里是抗联的秘密交通站。给部队送情报或物品时,她经常在树林子里穿来穿去,便有了“梁树林”这个名字。她和赵一曼以母女相称。因赵一曼南方口音重,怕被敌人识破,她让赵一曼装哑巴,一次次通过敌人的哨卡。后来她的两个儿子牺牲了,身孕六甲的儿媳被日军枪杀,梁树林悲痛欲绝。赵尚志等人前来认母,说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以后不管谁活下来,都会给你养老送终。没想到,赵一曼和赵尚志却先后为国捐躯,梁树林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一生都在思念抗联儿女、寻找烈士遗骨,带头修建了烈士陵园。

  1951年春,梁树林出席东北人民政府召开的烈军属模范代表大会,被誉为“东北抗联吕老妈妈”。在1951年国庆节,梁树林被邀请赴京参加国庆庆典,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她。梁树林被授予“中国革命八大妈妈”的称谓,中央人民政府还授予她锦旗一面。梁树林去世后,埋在了山野,身旁是她两个儿子的“空坟”。

  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碑揭碑,悼念烈士,人们不忘给抗联母亲上坟。莫言敬献的鲜花摆放在梁树林的坟前,挽联上写着:“抗联老妈妈——莫言敬献 ”。

  在为抗联英雄揭碑期间,莫言还来到被誉为“抗联之家”的哈尔滨市鞍山街23号,与东北抗联历史研究会的工作人员及抗联史学者进行座谈。抗联前辈的故事,让他肃然起敬。

  陈雷和李敏是抗联战友,又是患难与共的夫妻,鞍山街23号是他们的故居。赵尚志头骨发现后,被暂厝在这里。陈雷和李敏为赵尚志将军购置了“将军罐”,设立了灵堂。赵尚志牺牲前留下的血毯和喝水用的瓷碗,成为这里乃至哈尔滨市最为珍贵的抗联文物。陈雷当年在黑龙江省省长任上,推动了为赵尚志平反和对抗联历史文化的研究;李敏生前创建了东北抗联精神宣传小分队,为把“抗战14年历史”写进教科书而八方奔走。两位老战士离世后,这里成了东北抗联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在这里,莫言有一种回到抗联之家的感觉,参观老战士生前雕刻的抗联石碑,倾听李敏生前原唱的抗联歌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抗联之家”,莫言深情地说:“我想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在一个无数先烈创建打造出来的新中国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作家,缅怀先烈,歌颂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是神圣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想,人人都有权利提笔书写英雄事迹,人人也都有权利为宣扬英雄事迹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说,我的心是热的,情感是真挚的。”

英雄碑、大地情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为赵尚志、赵一曼立碑,首先是由莫言发起,继而由民间推动,同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尚志市的有志之士,看到了莫言书写的颂诗和为英雄立碑对社会的影响作用,要把莫言书写的颂诗刻在石头上,使之更具文化的传承性。英雄碑采用质量上乘的辉长岩,此石材在户外环境中500年才会失去光泽,2000年才会风化一层宣纸的厚度,最能经得起岁月的风霜。

  每块英雄碑的设计,都融入抗联文化和碑主的生命符号元素。在设计赵一曼殉国碑和诗碑过程中,考虑碑主女性、母亲、战士的身份,碑石力求突出赵一曼刚毅柔美的特质,殉国碑的高度、诗碑的长度,皆为3.1米,寓意赵一曼牺牲时的年龄——31岁。

  2019年冬季,赵一曼殉国地碑铭和碑诗上石成碑。当时莫言正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在国外访问。看到雪中的碑照,他兴奋地写道:“冰雪降临之前,丰碑树起后,瑞雪纷纷从天而降。吾见此景,不由热泪盈眶。虽我诗陋字拘,只恐有愧青石,但崇敬英雄之心赤诚。”

  “生为豪士死英雄”“义胆侠肝化斗辰”。为英雄立碑,莫言荣辱不惊。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莫言禁门于山东老家,他在窄小的桌子上书写“赵尚志将军起兵地”的碑铭,并挥毫重写了赵尚志将军碑诗。之后,他特意把碑铭和碑诗墨迹带回北京,转给尚志市。

  赵尚志将军起兵地碑和诗碑,在艺术设计上追求粗粝、浑厚和雄伟。石碑设计者何树岭数次进山,寻得奇石。赵尚志将军起兵地碑,碑身高8.1米,寓意东北抗联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其血液融入人民军队之中;碑宽1.62米,寓意赵尚志身高1.62米。赵尚志诗碑的石材是重达30多吨的天然石,属于长白山造山运动的产物,成材于1500多万年前。用此石立碑,凸显其文物价值。该碑恰好宽3.4米,高6.2米,其寓意为赵尚志英年34岁,牺牲62年后头骨被发现并厚葬。

莫言题写的四块英雄碑,都具有文学和书法艺术价值。选最好的石材、知名的工匠,将莫言题写的英雄碑铭碑诗作品镌刻成碑。

  人豪迈,字雄健,碑壮美。

  一位抗联后代说:“莫言的诗篇和墨迹,慷慨悲壮、力透纸背。在我有幸拜读过的追怀赵将军的作品中,最为出类拔萃。丹书勒石成碑,英烈风范与大师情怀相得益彰。英雄慷慨悲壮,诗篇意境深邃,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为英雄立碑,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立碑经历了风风雨雨,正值第七个全国烈士日,四块碑全部落成,感天动地。

2020年10月17日,黑龙江省和尚志市举行四块英雄碑揭碑仪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来宾及尚志市各界群众见证了这一时刻。莫言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哈尔滨市和尚志市的领导,共同为四块英雄碑揭碑,以此为所有抗日英烈献祭。在烈士的生死之地,莫言表达了“生为豪士死英雄”的心声:

在尚志这片光荣的土地上,曾涌现过很多像赵尚志、赵一曼这样悲壮的英雄,产生过英雄史诗。踏上这片土地,缅怀我们的先烈,我非常激动!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形成了誓死抵抗、无私奉献的伟大东北抗联精神。

  作为一名在部队服役了20多年的老军人,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确实觉得应该不遗余力地宣传我们的先烈,歌颂我们的先烈,歌颂我们这块土地,歌颂我们的人民。我非常荣幸地与尚志结缘,非常荣幸地为抗日先烈题写碑铭碑诗。尽管我写的字还没达到书法家的水准,但我的心是热的,我的感情是真挚的!

让我们永远怀念我们的先烈,尊崇我们的先烈!在东北抗联精神的激励下,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以此告慰我们的先辈和英灵们!

  四块英雄碑,矗立在长白山山脉、三股流之畔,已成为尚志市乃至黑龙江的抗联文化标志性建筑。

为当代文人“打个样儿”

  “尚志市是全国四个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之一,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由尚志市委市政府发起的这个活动,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抗战纪念设施保护利用,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对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人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莫言老师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更是心怀家国、崇尚英雄的学者。他不仅用诗文深切缅怀赵尚志将军、赵一曼烈士流芳千古的英雄业绩,而且百忙之中亲自出席揭幕仪式,并来到龙江采风,体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家情怀。”在揭碑仪式上,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在重温抗联历史时,客观地评价了莫言为英雄书写碑铭碑诗的作用。在以往的创作中,莫言以文学虚构的形式,写过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与辉煌,塑造了民间英雄和各类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人性之美。而今,莫言为英雄书写碑诗碑铭,标志着他的创作领域从高密东北乡扩展到东北的黑土地,从山东高粱地扩展到松花江两岸的白桦林,从胶东的伏击战扩展到苦斗十四年的东北抗联历史。

  “红高粱、白桦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在参加揭碑仪式期间,莫言为老战友、军旅作家留言,道出了他创作上的思考。1944年出生、长在尚志市一面坡的李占恒,对莫言的创作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在他看来,莫言最具影响力的作品《红高粱》,描写的是山东胶东的民众抗日,而莫言为赵尚志、赵一曼创作的两首碑诗,讴歌的是东北的抗日,具有民众抗日的共同属性。“红高粱抗战”到“白桦林抗战”,艺术地体现了毛泽东“战争伟力之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的论断。莫言到尚志市来追寻白山黑水英雄、白桦林的魂魄,是他的家国情怀使然。无论是投入战争的民众,还是反映民众抗战的作家,他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民族之心、爱国之心。做人要有这个底线,做文化人更应有底线——在这方面,莫言给我们打了一个样儿!

  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张智深会长认为,莫言先生为抗日英烈撰写的碑文、碑诗,对文人的创作、抗联文化的研究有着榜样和示范作用。

  赵一曼烈士的后人在赵一曼诗碑前说:“莫言先生撰写的碑文、碑诗,对我们传承抗联精神,使之深化和扩展,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莫言给两位抗联英雄题写碑铭和碑诗,是第一次。以前,莫言把自己的英雄情怀寄托在他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上,现在则对抗联英雄表达出崇高敬意,也就是对坚持14年抗战的东北抗日联军表达敬意。以莫言的影响力,这次为赵尚志、赵一曼题写碑铭和碑诗,丹书上石成碑,对中外历史文化界了解东北抗日联军,传播中国二战英雄事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凭借莫言在世界文坛中的影响力,他为抗联英雄创作的诗篇,会让全世界了解、认识东方战场上的二战英雄。”

东北抗日义勇军将领成庆龙的遗孤、99岁的成皓然先生,感慨万千:“我曾多次到东北战地寻找父亲遗骨,至今没有如愿。莫言为英雄书写颂诗,老区人民为英雄立碑,对我们烈士后代来说,有一种巨大的抚慰感。家父当年和很多山东人一样,为了救国,奔赴东北,牺牲在了疆场上。为烈士书写颂诗,为英雄立碑,又多了一处拜谒英灵的地方,这种爱国重史之举,值得推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