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牛郎织女的)

折纸斗巧、穿针引巧、放河灯……每年七夕节,总会有一群身着汉服的南阳人在公园、博物馆举办节日活动,向市民讲述七夕与南阳的故事,传播民俗文化。因为在这个“中国情人节”里,不仅有牛郎织女浪漫的传说,也有与古城南阳相关的历史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见于《诗经》,说明此故事起源于先秦时代。到了汉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已臻成熟。结合资料分析,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因汉朝的兴起,七夕节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得到广泛深入地流传。当我们网上搜索“七夕”和“牛郎、织女”等关键词,就会出现上万个相关网页,明确交代故事发生地在“南阳城附近牛家庄”。

七夕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牛郎织女的)(1)

位于宛城区溧河乡的牛郎织女文化馆

据记载:距南阳城20里有个牛家庄,牛家庄有个牛郎。(2001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俗百科》)很多“老南阳”认为,南阳市宛城区溧河的牛郎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牛家庄。一些民俗学专家也指出,根据地理条件、汉代意识形态、相对集中的民间传说、古代文献记载等诸多方面的考察分析,牛郎织女故事源于汉水两岸的楚地。

民俗学家张振犁先生在《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中也说:“牛郎叫如意,是南阳城西桑林村的人,织女从天上来到人间,与牛郎成亲,亲手教南阳一带的姐妹们学会养蚕、抽丝、织绸缎。”汉水最大的支流——白河环绕南阳,素有“天汉中白水”之称,形似牛郎织女传说中的天河。南北朝西梁皇帝萧《愍时赋》曰:“彼南阳之旧国,实天汉之嘉祉”,与南朝梁殷云《小说》所云不谋而合: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责令归河东。如此,印证了发生在白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故事,合情合理。

七夕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牛郎织女的)(2)

在南阳汉画馆,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也可从汉画像石上找到踪迹。汉画馆有一个表现牛郎织女的汉画像石。此石于上世纪70年代在南阳北郊独山东坡白滩村被发现。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作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从画中可以看出,传说中的老牛体型,和现在南阳黄牛是一样的。此外,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曾播出完全以南阳为拍摄背景的《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七夕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七夕节牛郎织女的)(3)

下载原图下载原图

上图为南阳市汉画馆珍藏的汉画像石。石右举鞭牵牛者为牛郎,内有一女子跪坐,当为织女。此画表明牛郎织女这一天象神话早在汉代已经广为流传。

目前,很多地方都称是这一传说的起源地。正如民俗学家刘守华所说:起源地研究才刚刚开始,现在没必要谁来定论,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可以大力宣传、开发,把品牌叫响,争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传统文化推广一定大有裨益。

全媒体记者 赵林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