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

(本文是四点老师的第82篇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原创,保护原创从你我做起!)

01.

很多家长可能会有一个感觉,孩子过了12岁之后,性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叽叽喳喳变成了现在的沉默寡言,以前的亲昵也变成了现在的疏远,有时候想和孩子聊聊天,孩子也总是惜字如金。如果哪句话说的不对了,孩子还可能大发脾气,把你怼的血压飙升。我们不禁想问一句:“这孩子到底怎么了?还是我以前的孩子吗?”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1)

与其胡乱猜测孩子的想法,不如了解一些青春期的发展特征,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变化进行必要的引导。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2)

在这个阶段论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和社会矛盾,以及矛盾得不到解决可能出现的结果。

青春期又被称为“人生的第二个断乳期”,是从心理上开始独立的重要阶段,孩子萌发的自我意识常常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似乎改变世界也易如反掌,所以有的家长才会觉得孩子怎么这么自大,其实也是有心理原因的。

02.

自我同一性是什么意思?跟自尊心是一个意思吗?

同一性其实就是人生第一大问题——我是谁?

我在这个世界是什么位置?我在他人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

青春期的孩子们在到处搜寻这个答案,并且在和外界的碰撞中不断形成自我形象的轮廓,他们不仅能从自己的自我认知中确定自我的形象,还能兼顾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觉察到二者的差异和区别。他们能从更宽广的角度观察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这一时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逐渐降低,同伴对孩子的影响不断提高,所以孩子们跟同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但是跟家人的互动却逐渐减少,这也不可避免出现同伴对孩子影响的两面性。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3)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我认知有些时候是复杂而混乱的,比如有的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善言辞的、内向的,但是来自同伴的评价却是人缘好、受欢迎。当自我评价和外在评价产生冲突时,孩子们就会陷入混乱和焦虑,外在表现就会出现性格多变、前后反差大的情况。

这个阶段被埃里克森称为“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阶段”,他们试图在个性、兴趣、优点缺点等方面缩小范围,形成自己的独特性格,最终弄清楚自己是谁。

这种同一性还会伴随着自尊心的增强和变化,自我同一性或者自我评价会影响孩子自尊的形成,自尊和同一性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仍有差异

同一性对应的是“我是谁”,自尊对应的是“我有多喜欢自己”,二者是有差异的,即便孩子们对自我有一定的评价,但不等于他喜欢这样的自己。自尊感高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程度更高,相反自尊感低的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低,对自我的喜欢程度也略低。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4)

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们的自尊心?

13岁的小琳最近觉得很心烦,同桌总是随意拿走她的东西,还把这种做法当做两个人关系亲密的证据,但是小琳心里却很不高兴,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说,觉得这样会显得自己非常小气,所以会呈现出来一种随意又有点生气的状态。

但是男生似乎对自我的喜爱程度更高一些,这是因为性别差异造成了自尊感的不同,也是影响自尊的第一个因素。不过也不能以一概全,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和心理特征仍旧有自己的独特性,有的男孩,自尊感比较高,但是在遇到具体困难时仍旧会显示短期的低自尊状态。

比如学校举行一场篮球比赛,对方是实力非常强的一组,想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太可能的,这种时候他可能会非常关注观众对自己的表现呈现出来的评价,特别是同龄的女孩。他知道这场比赛非常艰难,心里打了退堂鼓,觉得自己非常无能,但是社会固有的男孩印象是自信乐观坚强的,这就产生了矛盾,也说明了自尊感的多变性。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5)

当然,学习情况、样貌、社交能力、家庭状况等因素都会对自尊产生影响,使孩子对自我的接受程度发生变化。

埃里克森的阶段论显示,这一阶段如果无法顺利通过,青春期的孩子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比较混乱的,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感,再加上升学的压力和家庭学校的压力,孩子们内心是慌乱不安的。

那么问题来了,当孩子经历了这么关键又混乱的时期,家长可以怎么帮助他们呢?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顺利解决青春期矛盾呢?

03.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把孩子当成平等的成人看待;

孩子在我们的精心照顾下慢慢长大,高兴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伤感,孩子长得越大,就会逐渐离开家开始他自己的生活,情感上很不容易接受。所以,一些家长仍旧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去控制,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其实这对孩子伤害非常大,可能会产生两个极端,孩子要么十分叛逆、无法沟通,要么表面顺从、内心压抑,无论是哪一种都距离我们的初衷越来越远。

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物,要把他当做一个独立的成人看待,这样做不仅仅是有助于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孩子对自己的同一性的建立,孩子会从家长的态度形成自己的认知。

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谈论孩子的隐私和趣事,更不能当众让孩子像个木偶一个做个表演之类的,这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事情。另外,允许孩子不那么听话,也是重要的功课,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孩子以前多听话,现在怎么这样子了?”或者“再不听话我就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这是对孩子严重的不尊重和伤害。

*给予孩子更多的生活空间,不要事无巨细的关注孩子的一切;

想想朱朝阳的生活,就知道在密不透风的“爱”的包裹下,孩子过得有多么压抑和痛苦,连一杯牛奶自由都无法实现。虽然是影视剧,但是现实往往比影视剧来的更加狗血。

以前看过一个电影,一个单亲母亲为了顺利自己好母亲的形象,不惜让健康的女儿整天躺在床上装病,这位母亲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艰苦、勤劳、能干、了不起、不容易、伟大”等,她沉浸在自己塑造的形象中无法自拔,完全忽视一个健康的孩子整天躺在床上装病是什么滋味。

几乎没有父母会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但是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却是一个需要学习需要反思的事情。当父母用“为你好”的借口翻看孩子的日记、拦截孩子的信件、修改孩子的报考学校和专业,这份爱就已经变成了阻碍孩子发展的负担,是有毒的爱,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家庭氛围宽松自由,用良好的亲子关系滋养孩子的内心;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6)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疲惫时的温暖窝,如果孩子迷茫、受挫、无助时无法得到家人的安抚和支持,他只能在网络世界或者同龄人那里寻找一丝丝温暖,但是很多时候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大的。希望孩子们在想到家的时候,就是温暖的放心的、可以任性撒娇的,无论自己做的有多不好,家人都不会嫌弃自己。学会用幽默的方式鼓励孩子,让生活处处充满温暖和友爱。

*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

青春期的孩子是构建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除了自我评价之外,他对自我评价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家人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他会在家人的口中形成一个自我的认知轮廓,所以家长最初怎么评价孩子真的非常重要。

家长们一定不要只盯着缺点和不足,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是需要鼓励来滋养的。著名的心理学家艾斯利提出的情绪认知法指出,影响人们的并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这件事情让你产生的认知,这种认知会影响你的决策和行为。

当孩子经常处在打击、贬低的环境中,他就会产生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的基本认知,即便有些事情通过努力可以做到,他也会因为担心失败而无法正常发挥,结果真的失败了,这种失败反过来印证了自己的无能为力。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成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真的是个失败者,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这时候真的很难矫正了,因为他的自我认知已经基本成型了,改变起来非常难。

总之,青春期是非常关键的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面临迅速的身心发育变化,还有学习和人际压力,性格不稳定是必然的,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帮助,尊重孩子的变化和独立,给孩子更多的选择空间和生活空间,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永远站在他这边,让青春期的孩子能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埃里克森青年期的特征(青春期的孩子说不得)(7)

作者:四点老师,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二宝妈妈,记录育儿趣事,探寻育儿规律,不做完美妈妈,做一个跟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的妈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