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

徜徉在圣马可广场

柳 笛

乘坐着一艘白色游轮,我朝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驶去。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1)

波翻浪涌的颠簸中,威尼斯城渐渐地清晰起来:大钟楼、总督府、圣马可教堂、圣马可广场……都在海水的晃动下遥遥可见。真的就要到了魂牵梦萦的威尼斯了吗?思绪一阵恍惚。对于威尼斯的最初记忆,还是来自青年时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时至今日,对于这座城市犹太商人夏洛克的残忍狡诈,富家孤女鲍西娅的机智勇敢,依然有着深刻印象。随着后来在书本上对威尼斯的了解,这个小岛在我心中成为一座快乐与悲戚、华丽与忧郁参半的城市。当我就要登陆这个传奇的小岛时,一腔渴望的心情中又增添了些许激动,在艳丽的阳光照耀下,这种激动使我梦幻般地走出了船舱。

我是从圣马可广场旁的码头登陆威尼斯岛的,这是每个乘坐游轮登岛的游客必走路线。这里是威尼斯的官方门户,千百年来,威尼斯城的正式入城仪式都是始于这个码头。蔚蓝的天空下,两根白色大理石柱对称地立在码头上,柱头上分别是威尼斯不同时期的城市守护神。一根柱子的雕塑是威尼斯的传统守护神圣狄奥多,他手握一根长矛,脚下踩着鳄鱼,一副征服世界唯我其谁的自信;一根柱子上的雕塑是守护神圣马可飞狮,这头飞狮头颅高昂,双目远视,前爪前伸,后爪微屈,两翼高扬,长尾甩起,如飞行在天。这柱头上的飞狮是《圣经·旧约》中四个有翼动物之一,是圣徒马可的坐骑、标志,也代表着《马可福音》的作者圣马可。威尼斯城是岛屿,自然没有传统概念上的城门,这两个石柱就成为威尼斯的官方城门,前来威尼斯的贵宾们都是在官吏贵族的簇拥下,从这两根石柱中间荣耀的进入城市的。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2)

顺着海边宽阔的人行道,最先来到的一定是圣马可广场。这个广场因圣马可教堂而得名。在威尼斯这个不大的岛屿上,有着107座教堂,平均每2000名居民就拥有一座教堂,现今还有80座教堂仍在使用,安抚着岛上虔诚信众的不安灵魂,坚守着它建造时的神圣职能。与每座教堂为邻的就是广场,这些广场大大小小,各自拥有不同的风格:华贵的圣保罗广场,妩媚的圣玛利亚福摩萨广场,粗糙的圣贾科莫广场,优雅的圣斯德旺广场,以及随和安宁的圣玛格丽塔广场……不管这些广场怎样的风姿万千,而最为尊贵的广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圣马可广场。在这样一个小岛,圣马可广场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空旷之地,而这种空旷绝不是旷野的辽阔与广远,而是带有一种威风凛凛的王家气势,一种虎跃龙骧的巍然气象。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广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规整方正的体态,而是由一大一小两个广场刀把状地连在一起,呈梯形平面。大广场的三面都环绕着建筑物,广场北侧是老市政厅大楼,南侧是新市政厅大楼,西侧是连接两个市政厅的拿破仑翼楼,东侧便是拜占庭风格的圣马可教堂和它华丽的穹顶。英俊少年般的钟楼是方形塔楼,座落在大小广场相连处的内角,与所有建筑物完全脱开,傲骨嶙嶙地特立独行,睥睨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这使得无论站在两个广场的哪个角落,钟楼都成为视觉焦点,成为顶天立地的傲娇存在。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3)

在圣马可教堂脚下,钟楼处右转,便是小广场。小广场东西两侧分别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总督府最初建于公元810年,十四世纪经过重建,是一座杰出的哥特式建筑。总督府建筑的下半部分是骑楼风格的柱廊,上楼下廊,下廊是人行道,上廊遮风挡雨,这种骑廊建筑最早流行于古希腊,后来流行于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总督府立面的上半部分是伊斯兰席纹图案,成为不同于下半部分哥特建筑的特殊风格,这大约是由于由于当时威尼斯与伊斯兰国家密切的贸易交往,大量的阿拉伯人居住在威尼斯这样的的文化背景,建筑师的脑海里就有了这灵光一现。楼上楼下骑廊上的立柱清一色的白,唯有二层骑廊左侧第九、十根立柱的颜色有些发红,两根立柱间过去是法官宣读死刑判决书的地方。总督府对面的圣马可图书馆,是两层哥特式拱廊建筑,建筑运用古典柱式结构和华丽的雕刻装饰,庄重和谐而富于变化,被誉为威尼斯最受人喜爱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一层立面为拱廊,后面是商店,图书馆在二层。两层立面都用圆形壁柱,檐壁上装饰有浮雕和通气孔,拱廊的肩部饰有人物浮雕。屋顶石栏杆顶部立着人物雕像,四角是方尖碑,整个建筑看去风格高雅,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建筑中最壮丽的作品。两座古典建筑都出自著名建筑师 之手,风格看去虽然不尽相同,但神韵酷似。两座建筑的外墙近乎是平行的,长长的立面和森林似的柱廊像士兵列队一样向海边延伸,直抵尽端的码头。这倒像是铸就的铜墙铁壁,顽强地抵御着无休止的凌厉海风,威严地震慑着窥视者的掠夺野心。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4)

新旧市政大楼与拿破仑翼楼形成巨大的“U”字型,构成了大广场的围合。北侧旧行政大楼始建于十二世纪,与总督府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融古罗马、哥特式和伊斯兰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古建筑。旧市政大楼一楼是闻名的夸德里咖啡馆,大楼后面有供贡多拉停泊的奥尔塞奥洛湾,很方便当时政府人员的出行。在当年威尼斯鼎盛时期,许多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大楼东侧有座圣马可时钟楼,突出于大楼的高处。这座时钟楼又称摩尔人之钟,最外圈有1到12的罗马数字,内圈则是12星座。这座时钟楼建于文艺复兴时期,时钟楼顶上有一口铜铸大钟,大钟旁边守着两个摩尔铜人,手持大锤,到了一定时辰,两个铜人就会自动敲打大钟,悠扬的钟声响彻全城。每当此时,广场上的鸽子就会腾空而起,密密麻麻翱翔于蓝天之上,场面非常壮观。这座时钟塔不仅是让航海人知道时间进而推断潮汐,对于而言,更是展示财富和精湛工艺的精神指标。南侧是新行政大楼,开始建造于十六世纪后期,直至十七世纪才完成。这座大楼除了一层与旧市政大楼接近外,二三层就有了巴洛克的建筑元素。大楼的一层有著名的弗洛里安咖啡馆,楼上是威尼斯的国家考古博物馆。两座大楼的一楼拱廊,都有着精雕细刻雕塑,都沿用了古罗马的建筑方式,把一楼不同的建筑功能隐藏在相同的形式背后。西端是拿破仑翼楼,把新、旧市政大楼连接起来。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5)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心脏,是威尼斯历史的源泉所在。这个广场,集威尼斯的历史、宗教、艺术、民俗、历法、司法为一体,是威尼斯困苦与顽强、辉煌与权力、浮华与衰落的见证。正是这个广场,在1797年的一天,拿破仑乘以一个占领者的自负和傲慢,站在这里,环视四周,被广场的美丽所动,满心欢喜,说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感叹:这是“欧洲最美的客厅”“世界最美的广场”。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6)

很多人都说,圣马可广场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的时候。潮水涌进广场,如同给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所有建筑都被镶嵌在水晶般的潮水中,就像坐落在神话世界里,显得玲珑剔透,光彩照人。每一座精美建筑的倒影都真切地映在水面上,镜花水月,虚幻如梦。一大早,就会有着母亲、孩子、情侣、游客跑到广场,在这海市蜃楼似的水中嬉戏。觅食的鸽子,飞满广场上空。然而,殊不知这种奇特的美却隐含着极大的灾难隐患。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降雨和潮汛使威尼斯潟湖的海水发生倒灌,使一些古老建筑物的地下基础结构被腐蚀,造成古建筑下沉。据记载,目前的威尼斯每年有100多天被浸泡在水里,而在17世纪初,却只有7天。科学家们发现,威尼斯自1727年以来的近300年间,已经下沉了67厘米。这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响外,近代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层塌陷,也是因素之一,整个城市正一点点没入水中。甚至有人预言,再过80年威尼斯将成为水下之城。这是多么恐怖的预言!成之于水、美之于水、也困之于水的威尼斯城充满了忧戚。

威尼斯是一个摇曳多姿的城市(之徜徉在圣马可广场)(7)

此时的广场,数以万计的鸽子在与人们亲近交流,小型乐队倾情演奏着音乐,戴着奇异面具的小丑扭动着滑稽的身躯穿插而过,市政厅下的咖啡店熙熙囔囔。威尼斯太拥挤了,数不清的人群,密密麻麻的游客,都是那样乐此不疲的在这里喧闹。身在这样欢乐的人潮中,心情自然会被感染,在这蓝天丽日下的美丽广场,尽情地享受这美丽与欢乐,谁还会去忧虑100年后的威尼斯呢。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