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买房(怎么看江苏买房)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在江苏买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在江苏买房(怎么看江苏买房)

在江苏买房

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有在上海工作的读者问我一个案例,某女子在江苏昆山买房,通过高铁往返上海,每天只要通勤50分钟,比住在上海的同事还快,更重要的是,算下来,每个月交通费也只有1000元,性价比很高。

但是我注意了一下,她的路线是这样的:

从家步行6分钟到高铁站、乘高铁17分钟、乘地铁20分钟、步行8分钟到公司,总用时51分钟。

我为什么要把这个路线列出来,下面会给你计算。

她之所以买在昆山理由很简单,比上海便宜4万块一平米,100平就是400万。

少付400万,通勤只要51分钟,确实很香。

不过我们来看看,她主要省的是什么?是6分钟到高铁,说明她家小区正对高铁口,出门即高铁站,掐着点去了就能上车。

那么接下来高铁17分钟之后换乘地铁20分钟,这部分就是不可预知的。

为什么说不可预知?因为与换乘20分钟肯定与路线有关。如果她要去的公司所在的地铁网与换乘高铁站之间不那么方便,比如要倒腾几次,那么这个20分钟,就有可能大大延长。

地铁就是这样的,如果你下了高铁站,坐某条线路,直达公司附近,那就很快。反过来,如果你下了高铁站,要倒腾三个不同的地铁,换个方向,那这就耗时了。

到底是直达还是反复换乘,取决于你公司在哪里。

明白了吗?这是两个点的游戏,不是一个点。光你家距离高铁站近只是完成了一个点。

一个人,每三年换一次工作,是正常的,年轻人里面这算做得牢的,那种毕业五年换八份工作的,大有人在。

这还只算了你一个人。

既然你买房是为了成家,家里就会有别人,有你的配偶。

所以这个终点,也就是你工作所在地,就要乘以2。明白这个数学模型么?

起点是同一个,是距离高铁站近,可是终点也许30年里要变10次,两口子就是20次,这里面有很多排列组合,总有人,总有某份工作乘车不方便是大概率事件。

到这里并没有完,你们还有孩子,孩子要念书。在哪儿念?在上海念,难道也坐高铁?谁送?线路不同步怎么办?如果在江苏,开车送?谁送?送完自己再怎么回来停车坐高铁去上海上班?

你开始发现没有那么香了对吧?

我们现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买房子?我们到底为什么执着于买房子?

作为青年男女,既然工作在上海,钱又不够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租在上海呢?孩子在哪里读幼儿园小学,就租在附近,孩子换读中学了,那就租在中学附近。

大家都方便,难道不是吗?

原因很简单,不用我来讲,很多读者都会给出答案。因为房子不只是房子,牵扯一大堆的事情,比如户籍。

我理解为什么要有户籍,说明你是哪里人,你在哪里工作和生活。户籍通常与各种管制相关,比如孩子上学,比如买房资格,甚至进出许可。

这些年感受还不深么?一旦出现行程码问题,你觉得这个住在江苏,工作在上海的姑娘,还方便么?

那我们想想,户籍这东西真的有用吗?或者说真的管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曾经聊过,这东西本质上就是农耕文明下的产物。

农耕文明下一个人一辈子可能连火车都没见过,户籍也许能说明他生活,工作的地方。商业文明下能吗?

一个高管在三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团队,每星期飞三个城市,你告诉我,他到底算哪儿人?

我来告诉你,这里面还真是有算法的。

我们的大数据是根据一个人在户籍科登记的手机号来定位的。

你说你是北京人,你的手机如果长期在上海,那么大数据就认为其实你主要工作生活在上海。

有人说这很先进呀,可以判断哪些人是真的工作生活在当地,哪些人是炒房客。

你比如一个人,手机长年累月不在深圳,大数据就可以判断,他没有在深圳的自住需求。

真的是这样吗?那如果他有十部手机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武汉成都西安,各个城市登记不同的手机号,每个城市都放一部手机,他自己用第十一部。

你拿什么判断?

我不是跟你开玩笑,我说的是常规操作,很多投资人,商人,有十几部手机太正常了,放在不同的城市太正常了,登记不同的信息太正常了。

常规操作,你以为呢。

你想通过那点技巧判断别人的行踪,你太天真了。

我只是在随便举例子,我们的户籍管理,看似有用,实际上人家真想绕开,办法一千个。

不公开聊的话题不意味着不存在.......

锁这种东西,防君子不防小人,我从来没见过防盗门升级能够消减小偷。

真正消减小偷的,是移动支付以及摄像头技术。

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真的要打破地方之间的壁垒,你就会明白,户籍这东西,根本没有价值。

你想要防止所有人都拥入一个地方买房,或者讲非自住需求的炒房。

太简单了呀,大数据联网,全国联网,所有人的住房信息统一透明化,然后开征房产税。

我管你在不在深圳居住,你交税就可以。你买第一套房子税率2%,你买第20套房子税率100%。

有问题吗?他愿意每年都按照房价交一遍税,你为什么要阻止他?你管他在哪儿住呢,他在火星上住,不还是给你交钱么?

是不是很简单?如果你觉得他影响了别人的居住权,那更简单。空置也交税,他要么租出去,要么交税,也交100%。

他为了不交税,就得租出去,供应大了,房租还便宜呢,皆大欢喜。

为什么要每个人买房,你想想看为什么?租房子这么便利,空置的都扔出来,何必买?租不香么?

好,我知道你们要问上学。

上学为什么要和户籍挂钩?

这孩子的监护人在哪儿工作,在哪儿纳税,他就应该在哪儿读书。这才是最靠谱的呀。

你想让孩子念好学区,没问题,你去好学区纳税呀。

你说人人都想自己孩子去好学区,没问题,你去好学区找工作嘛。本来要本科的,现在都改要博士后了,你挤的进去算你本事。

这才是合理的,人本来就应该在哪儿工作,在哪儿交税,在哪儿读书。

因为这个读书的学校就是真的在附近工作的纳税人支撑的呀。

你想想看,这里面为什么要来一道户籍呢?一个明明可以很清晰界定的事情,最后变得很复杂。

说来说去,如果我们不能把大数据打通,上面的这一切就做不了,才会有今天这种半吊子的智慧城市方案。

智慧城市本质上就是一切信息化,数据化,不要再搞各种复杂的人为的管理。遗憾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还没有完全打通。

这就是未来要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所谓的统一大市场

那些我赚了还是你赚了,钱交给哪个城市,负担丢给哪个城市的小九九,说到底都是山头思维。

当山头消除了之后,你再回过头去看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清晰,因为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你要买房的这个板块内部到底有没有发展潜力,这个板块内部到底有没有好的企业,好的工作机会,好的学校。

跟其他的统统无关。

再不要说什么江苏上海,把这些统统抹掉,你只需要盯着板块,而不是考虑这个板块在哪个大城市的附近,是环京,还是环沪,有没有高铁。

而这一切,有待于统一大市场。文章来自记忆承载。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