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冷门故事(史记故事人性的扭曲)

今日读《史记》读到易牙烹子和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不禁背脊发凉,人性的残忍不堪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禁掩卷沉思,这究竟是人性本恶,还是后天的欲望使人疯狂?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真的就毫无底线了?被欲望攫取的人性到底有多可怕?

01

史记冷门故事(史记故事人性的扭曲)(1)

易牙烹子献齐桓公

易牙,春秋初期齐国彭城人,齐桓公的厨师。易牙的烹饪技术应该是那个时代的王者,但是他不仅仅只是满足做一个厨师,欲望的膨胀烧灼着他的每一根神经,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以便进入权力核心阶层。他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像伊尹一样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虽然他绝对没有伊尹的智慧和能力,但是他有着强烈的欲望。

终于机会来了,有一天齐桓公突发奇想,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甚为憾事。要是这话被管仲听到,肯定会想方设法劝诫,让齐桓公打消这个念头,把精力用到治国理政上去。但这话偏偏就让易牙听到了,回到家就把自己的小儿子炖了,做成肉羹献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喝了之后,那叫一个回味无穷,连连赞叹易牙的厨艺。说:寡人从未喝过如此美味的汤,这是什么汤这么好喝。易牙说:您不是说没有尝过人肉的滋味吗,我把儿子杀了,这汤就是。齐桓公大为感动,感激涕零啊,为了满足我的口腹之欲,他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羹汤,看来天底下没有比易牙更爱我的人了。易牙终于用自己儿子的命换来了荣华富贵,满足了他罪恶的心理欲望。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易牙为了得到齐桓公的宠信,丧尽天良泯灭人性,杀子奉君以求得权力和官位,其心理狠毒程度不能用语言形容。而齐桓公的变态心理也让后世诟病,最终还是死于他认为最爱自己的人——易牙的手里,不能不说这是报应。

02

史记冷门故事(史记故事人性的扭曲)(2)

杀妻求将

吴起,春秋时期卫国人,因卫国弱小,他感觉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离卫适鲁,并拜在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学。后因其母去世他不回家奔丧,曾申认为其不孝,不合儒家的伦理道德,遂与其断绝师徒关系。吴起也就弃儒习兵,也许他天生就具有军事才能,在兵法上颇有建树。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此时正值齐强鲁弱,路过缺乏军事将领,鲁国大夫季孙氏向鲁穆公推荐吴起,。但吴起妻子是齐国人,穆公害怕吴起有私心而不能全心全意效忠鲁国,于是游移不定。吴起知道原因后,认为是妻子阻碍了他上升的通道,也为了向鲁国君臣表明决心,竟然对妻子下了死手。可怜吴起的妻子,做梦也想不到会死在自己的丈夫手里。后来因有人向穆公进言,说吴起为了得到兵权杀妻也会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背叛鲁国,于是吴起被驱逐出境。因背负杀妻的恶名,也不容于魏国,不得已去了楚国,因在楚国实施变法而触动了贵族的利益,在他的支持者楚悼王去世后他也被贵族诛杀。也是他自作孽不可活的应有下场。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结发之妻,是陪伴自己到老的人,但在吴起看来,夫妻之情和自己的前途相比不值一提,在他的心中,没有亲情道义,有的只是权力的欲望。

回顾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君杀臣,臣弑君,父杀子,子弑父,兄弟相残,翁婿相杀,触目皆是。人人都为了权势和富贵争得你死我活,哪管什么饿殍遍野,尸塞满路。

人性的扭曲,源于对权力的渴求,是那个特殊时代野蛮的生存法则,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进化以及文明的发展,终将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