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要长大才会怎么样(孤独症不能被治愈)

有人说,孤独症儿童就是星星的孩子,因为“天上的星星不说话”。他们拥有明亮的双眼却总是回避他人的眼神、他们拥有灵敏的听力却无法自由回应他人的呼唤……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面对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应该得到怎样的关注?

孤独症儿童要长大才会怎么样(孤独症不能被治愈)(1)

视觉中国

很多人会把孤独症和抑郁症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概念相差甚远。”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和沟通障碍以及重复性和限制性行为。“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王民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目前的研究,孤独症和多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联。”比如父母携带了一些微效基因,如果这些‘脆弱’的基因都集中在孩子身上,那孩子出现问题的几率就相对较高。“此外,在孕产期服用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孩子孤独症的发生,比如丙戊酸盐类等等。

资料显示,大约有2/3的患者是从出生就患有孤独症,但因为早期孩子的一些心理行为还没有得到发展,所以很难去发现和辨认。”孤独症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自愈。“王民洁提醒,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表现只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使孩子逐渐丧失独立自理的能力。所以,面对孤独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至关重要。孤独症患者的最佳干预时间是2-6岁,而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在正规机构接受科学的干预治疗和康复训练。

王民洁回忆,在自己的门诊上曾遇到过一位患者:两岁的时候能够清楚的辨认所有国家的国旗和国徽,各种汽车的品牌标识也能明确区分,家长一度以为自己的孩子是一个”神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症的一些症状开始明显起来,比如话越来越少、经常自言自语一些毫无意义的语言等等。“所以有时候他们会在某些方面具有天赋,比如记忆能力较好,但理解、推理能力较差。”王民洁告诉记者,孤独症患者的智力呈现一种不均衡发展的情况,也有症状比较明显的一部分孩子,他们会同时合并智力发育障碍,即又有孤独症的表现,又有智力低下的表现,家长都需要引起注意。

那在早发现早干预之后,孤独症可以治好吗?“大概会有9~10%的患者在干预治疗后不再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但这并不代表孤独症被彻底治愈了。”王民洁说,孤独症很可能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这些患者虽然有孤独症的症状,但并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孤独症患者会有一些特点,比如刻板、固执等等,一定要按照某些规则去做事,但这恰恰让他们比常人更仔细,遇到问题会反复钻研,虽然社交能力弱,但他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孤独症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给他们建立起本就该拥有的与人交往的能力,我们需要用善意的眼光看待他们,不疏远、多互动,给予他们友好的、支持性的环境,他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些人甚至还可以有很好的成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王菲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